何志高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所以從小學起就應該引起注意。然而,目前在我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科學,這是造成學生作文教學效果不佳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拋棄以往的固有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信,注意問題、觀察人生、張揚自己的性格,為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逐步適應小學語文的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方法探討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課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小學語文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一步一步地夯實基礎,逐步提高。這就為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既要明確作文的基本步驟,又要進行教學改革,這樣,小學生就可以逐步地掌握作文的精華,并在練習中愛上寫作。
一、小學作文教學及學習現狀
1.過度重視寫作技能的訓練,輕視作文興趣的培養
盡管早在新課程的規定中,已明確提出了老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注意培育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但在目前的小學寫作課程中,很多老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作文能力的聯系是提高寫作技能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語法、文章布局、材料安排、句子修飾等方面,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表達,使作文既單調又乏味,又缺乏內涵,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影響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2.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而疏忽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功能
作文,總體上來說是學生內心深處感受的外在表達,是學生自身的情感感受。但是,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著過度突出教師主導地位,強調教師評價效果,忽視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主體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為了在作文中能拿高分或討老師青睞而說假話、編情節的嚴重問題,長期以往就會壓制學生的個性情感的表達與抒發。
3.過度強調作文的思想性,忽視了小學生的思想成熟程度
長期以來,很多老師在寫作教材中都極力推崇核心思想的意義和地位,但過于重視寫作思維的深刻性,卻忽略了學生的基本思維特征,過于拔高,以致讓一些小學生寫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成熟文章來。在寫作課程上,一些老師往往會要求學生要在寫作最后部分進行思考總結,并注重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可是,他們根本還不能建立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要讓他們完成文章是思考總結簡直是不切實際。
4.過分依賴作文書籍。
一說到小學生要學會寫文章,提升寫作水平,父母就會到書店里買很多的書籍,讓他們一遍一遍地朗讀,在寫的時候盡量模仿、照搬。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們的作文能力依然沒有提高。事實上,單純靠書籍對于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并沒有太大的幫助。此時,老師們要學會指導學生廣泛涉獵,查閱大量的課外書刊,從書海中去獲取、積累文字素材,以充實自己的大腦,努力成為情感豐富、頭腦充實的人。
二、小學作文教學對策
1.讓學生從多途徑累積作文寫作素材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積累經驗是學生創作的重要源泉,因此老師們應當注意多積累作文材料。閱讀則是最高效,也是最直接能夠給小學生帶來作文素材的方法,除此之外,通過閱讀優秀散文還能夠給他們帶來新作文范式。但書面材料卻并非惟一也不是最生動的作文來源,而立足生活實踐才是作文最基本的素材源泉,而往往最可以打動人作文的材料都是來源于日常生活,并且深入了日常生活后,還能夠讓他們對熱點作文如"美麗的家鄉"等,有著更真實真切的理解與感受。而書面和現實相結合,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加充實、更為全面的作文素材。
2.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
學習主要依靠興趣愛好,有了興趣愛好的學生會有意無意地去學、去記、去運用。那么,作文興趣愛好怎么養成?首先,老師就必須讓學生寫下感興趣的事情,然后設置每一個學生有話可講、在日常生活中可記的問題,如記錄自己的同事、家庭成員等。然后,老師要常常采取一種比較新穎的方式,不但使學生感到有話可寫,而且還要進行一定數量的口頭作文活動。如老師可以用講故事,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得流暢、清晰;又或是組織學生接故事,由某一位學生講故事的開始,其他學生再將這個故事相連下去,這樣由于每位學生的思考方法不同,所傳達的意思也有不同,所以故事的結尾也就自然地有所不同。經過長期鍛煉,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會明顯提高,作文水準也會有長進。
3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巧妙結合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隨著人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在為人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學生的學習和總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小學的孩子,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事情,對周圍的人、物都沒有正確的判斷力,在選擇的材料上,往往會產生一些偏差。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對課程內容、尤其是課外教材進行嚴格的審核,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掌握足夠的課程知識,同時也能掌握一些課外知識。這種方法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寫作材料,使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例如,可以讓高年級的同學來讀《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平凡的世界》《中國民間故事》主要介紹經典作品的風土人情、人物情感變化、風景、人物性格等。這對于熏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和寫作能力等方面是非常有幫助的。
4.加強方法練習,提高寫作技巧
方法的綜合使用能夠迅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語文老師要學會綜合使用各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并訓練他們的文化素質。學生也可采用模仿、續寫、修改等各種方法培養寫作能力。模仿,即老師根據已有的課文片段或單句、字詞,引導學生完成模仿訓練。模仿是學生邁向成熟的正確方法,當知識模仿得越來越多,就會不自覺地掌握和借鑒原文所運用的手段,從而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續寫,就是繼續對原指定的篇章內容加以創作。在進行續寫之時,學生一定要按照原著的思想,而不過于偏離,而是要在原基礎上再進行自己的主觀加工創造。這些都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結語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寫作的培養與提高要依靠教師的細心、巧妙的引導。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是一項長期而又艱苦的工作,因此,要從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入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方衛平,王昆建.兒童文學教程(第三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2:86.
[2]董書平.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J].學周刊,2011(18):212.
[3]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05):62.
[4]劉維寶.小學生習作有效指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03):98.
[5]賈會芳.談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