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職院校;畜牧獸醫;現存問題;改革策略
我國畜牧行業不斷發展改革,逐漸走上了智能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畜牧業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還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良好的實踐能力。因此,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也需要進行更新。中職院校要培養具備高技能、又具備優良職業道德的人才,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當前,部分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不管是實踐能力,還是實際解決問題能力,都無法滿足現代化畜牧行業的需求。
一、畜牧獸醫專業教學現存問題
(一)學生方面
最近幾年,由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畜牧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是畜牧獸專業的技術性人才卻比較短缺,特別是服務型的中高端技術人才。其中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出現了斷層,不少學生對于畜牧獸醫專業存在歧視,認為從事畜牧獸醫的工作環境臟、亂、差,認為獸醫這一職業不光彩,不愿意選擇畜牧獸醫專業進行學習。也有一些學生盡管選擇了學習畜牧獸醫,但對于畜牧獸醫沒有正確的認知,對這一職業不感興趣,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專業課實踐學習的時候不專心做實驗,得過且過,導致專業能力跟不上,就業競爭力差。
(二)教師方面
教師的綜合素養不足,存在教學過于理論化,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教學模式較單一等現象。中職院校教師大多從一畢業就進校任教,缺乏在一線實踐的經歷,實踐能力弱;有的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導致學生學習缺乏熱情,課堂效率低下;有的教師任教多年,但是不重視實踐鍛煉,不參與學校提供的進入企業實踐的活動,對于行業調研工作興趣比較低,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也有部分教師是跨專業教學,本身沒有專業知識的基礎,又沒有通過系統的培訓,導致教學質量差。
(三)學校方面
學校實踐配套設施不足,實踐教學環節的不足,也阻礙了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專業水平的提升。中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在于為各行業發展提供技能人才,關注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因此中職院校注重實訓教學,需要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但當前不少中職院校存在校內、校外的實訓場所缺乏,實踐教學設施不足,試驗設備更新慢面臨淘汰等問題,實訓課程質量差。此外,中職院校的教材更新比較慢,滯后于畜牧獸醫行業的發展,與教材配套的獸醫實驗設施設備更新速度也慢。
二、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一)打造畜牧實訓實踐基地
中職院校不僅要變革教學體系,還應大大推動實訓基地的建設進程。中職院校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量,為學生開設了電腦配方實驗室、分析監測飼料室等領域相關實驗場所,還要引進VR、AR教學設備,給學生營造工作情境,以現場造作規程為主要實踐內容項目,引導到學生主動參與到企業考核工作中。有條件的中職院校還可以建設更多功能的實訓基地,建設
獸醫院、大型畜牧養殖場、動物防疫中心,為學生的實習實踐提供了有利條件與充足的空間。為了解決實訓基地建設所需資金、設備問題,并提高實訓基地的建設質量,使實訓基地與獸醫行業發展更加匹配,中職院校還可中大型畜牧獸醫企業,協同育人。校企協同育人一方面給院校帶來更鮮活的行業發展信息,另一方面能夠解決一部分學生就業問題,同時還有助于產、學、研的教學改革體系。
除此之外,中職院校應時刻掌握現代化的畜牧業實際生產需求,引導學生在寒暑假期間,走入到校企實踐基地,開展頂崗實習活動,參與畜牧生產、畜牧飼養管理、畜牧疾病診斷等工作。親身體驗畜牧行業的工作內容,加深對畜牧行業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對畜牧獸醫工作的熱愛之情。總之,參與實際生產活動,學生通過實踐不僅了解了職業崗位的必備技能,還能掌握一定的畜牧行業管理技巧,為日后成為畜牧行業全能型人才做好充足的準備。
學校要為學生積極創造實踐學習的條件,讓學生實地參觀考察學習,學習別人先進的管理經驗,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常見的有哪些問題,不同的崗位設置有什么樣的要求,讓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進而更有目標地學習。校企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廣闊、更接近畜牧獸醫工作環境的實訓平臺,讓學生針對性地進行實訓,提升他們的獸醫專業能力。同時,學生在實訓的同時可以提前感受真實上崗的工作氛圍,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
(二)創新畜牧獸醫教學模式
中職院校一直在探索教學改革,引進了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MOOC、微課教學等諸多方法,開展了多樣化的教研活動,推動了教學改革。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充分體現。中職畜牧獸醫專業還需要進一步碳素教學創新之路,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從根本意義上落實理論聯系實踐的教育目的。根據教學任務,向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以任務為驅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需從旁進行恰當的引導。
例如,在“禽畜日糧配合”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禽畜日糧搭配的任務,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遵循禽畜日糧配合的原則和飼料配制結構,設計一個科學的禽畜日糧方案。最后,各小組進行匯報評比,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打分,分析方案存在的問題,學習優秀的設計方案,引導學生進一步改進其方案。在這個設計禽畜日糧方案的活動中,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并在匯報評比階段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習質量。
又如,在《動物藥理與毒理》課程中,學習“藥物的作用”時,因為這節課程具有一定難度,為了讓學生明確了解藥物作用的表現形式和不良反應,教師有比亞引入信息化教學技術,用圖片和視頻展示藥物的作用表現。信息化不僅可以使呆板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更豐富的學習資源的支持下,學生也能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
(三)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師資水平
中職院校必須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借助多元措施著力提高教師參與實踐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專業實踐能力,進而更高效地開展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中職院校要積極與畜牧醫藥企業合作,分享畜牧獸醫行業的新技術、新藥品、新設備。校企雙方還可以進行互聘,發揮各自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的優勢,增強彼此的人才力量,企業的高級獸醫人才可以來校做兼職講師,指導實訓課程。職業院校教師可以在每年寒暑假期間進入企業進行實踐,校企合作,互相搭建和提供平臺,提高雙方人才的專業能力。
中職院校也可以聯系獸醫企業專家、行業組織,舉辦一些沙龍或者專家論壇活動,邀請畜牧醫藥行業專家交流和分享經驗。中職院校要在職稱評定、薪酬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鼓勵教師參與實踐,同時還要給教師提供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支持他們參與實踐。總之,中職院校需要為教師搭建實踐研究平臺,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理念先進的畜牧醫藥專業教學團隊。
(四)培養學生對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習興趣
畜牧獸醫專業學生與禽畜動物打交道,需要學生具備愛心、耐心,需要他們熱愛獸醫動作,同時,社會上存在一種歧視獸醫的觀念,因此,中職院校需要加強對畜牧獸醫專業的職業道德培養,讓他們熱愛自己的專業和工作。中職院校可以組織一些“最美獸醫人”評比活動,也可以加強對獸醫行業先進人物事跡的宣傳,以此感染學生,培養他們對于獸醫工作的熱愛之情。
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文化知識基礎不牢,自信心不足,缺乏好的學習方法,面對家長和學業的壓力,往往容易出現對學習目標不明確、學不會等問題。為此,教師需要開展針對性幫扶工作,為學生解決學習和心理上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少批評、少指責、多贊美、多鼓勵,幫助他們建立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激發他們的潛能。其次,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取故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創設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職業院校還有必要改革教學評價模式,在具體的評價指標上,可以綜合小組表現、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匯報演講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等指標,使得評價結果不僅反映學生對于畜牧醫藥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反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創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職業道德等各方面,使評價結果更綜合、更準確。
三、結語
中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為畜牧行業培養高素質的獸醫人才,因此,中職院校必須要面向畜牧行業的現實情況,積極對外合作,融合企業和政府資源,打造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高效的畜牧醫藥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打造高質量的實訓基地、積極創新畜牧獸醫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于參與獸醫工作的熱情。中職院校也要尋找與合作企業的利潤結合點,互惠互利,促進雙方合作長久落實。
參考文獻:
[1]李巍,李冰潔,金艷,張爽.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目標的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J].畜禽業,2021,32(12):123-124.
[2]馬青飛.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J].畜禽業,2021,32(11):84-85.
[3]羅佳,趙舟,孫璐.大學生合理“增負”背景下畜牧獸醫英語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海外英語,2021(18):160-161.
作者簡介:蔣能高(1993-),廣西桂林市灌陽人,本科,助理實驗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教學等工作,廣西農牧工程學校-畜牧獸醫品牌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