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
關鍵詞: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
伴隨先進教育理念的不斷出現和推廣,諸多教師開始轉變自身教育意識、教學理念,并嘗試將先進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時間中。其中,讀寫結合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和教學實踐,已經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成果,為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思路。通過加強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強調二者的重要性和關聯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深入地把握學習要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現狀,抓住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關鍵,引導學生快速完成學習任務,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培養其英語運用能力。
一、關注學習心理,創新活動形式
對小學階段學生而言,讀寫結合實施面臨一定挑戰。受限于母語環境和思維、詞匯量限制,小學生寫作能力往往不強。為打造貼合小學生思維特點的英語課堂,教師應多通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心理,根據其心理需求,設定趣味化、互動性的讀寫集合活動,既能夠讓學生了解、參與讀寫結合活動,還能塑造良好的讀寫氛圍,為英語教學注入更多活力。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選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電子化、信息化資源與紙質教學資源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多媒體資源進行閱讀、利用電子化手段參與寫作。例如,在“Merry Christmas!”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可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引導學生了解單元的主要表達句式和詞匯。然后,利用多媒體呈現慶祝圣誕節相關的繪本故事、寫作素材,豐富閱讀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了解圣誕節慶祝方式后,教師可以此為寫作主題,讓大家運用所看畫面、單詞和詞匯提示,將個人想法轉化為英語語言,達成讀寫結合的目標。
二、分享讀寫心得,激發學習熱情
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讀寫結合的時間較短,未能積累大量的讀寫經驗,導致其缺乏一定的學習熱情。對此,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圍繞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地介紹一些讀寫心得,或讓學生在讀寫教學中總結學習技巧,分享學習感受。這樣,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充分調動學習主觀能動性,積極運用課堂、課外資源學習。具體而言,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寫作熱情,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教學內容,選取相關主題的繪本故事,打造特殊的讀寫場景,引導學生自由聯想,結合具體對話語境,書寫出所想表達的內容。同時,基于課程教學內容,教師可帶領學生一邊誦讀課文片段,一邊鼓勵學生嘗試擴展和擴寫,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其將閱讀經驗和閱讀知識轉化為寫作內容,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例如,在“What's the matter with Dami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圍繞閱讀教學內容,讓學生提煉某個片段場景,結合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故事擴寫或改寫。這樣,學生可自由聯想課文后續的故事畫面,聯系已學英語知識進行創作。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展示選取的擴寫片段,向大家展示寫作思路,所用的句式、詞匯等,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抓住生活元素,培養讀寫習慣
生活經驗是支持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資源。因此,在開展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活動時,教師應多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內容、生活習慣,盡可能地設計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讀寫教學活動。只有確保讀寫結合內容符合學生現實生活實際,才能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學習,觸動學生的閱讀情感、寫作情感。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同時,要鼓勵學生分析英語主題在現實生活中的影子,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生活,使其能夠結合生活進行閱讀和創作,培養其語言思維能力。例如,在“It's in the west”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結合學校周邊的地點,如家、超市、文具店、菜市場等區域,讓學生討論這些地點位于學校的哪個方向,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句型進行表達。在教師示范后,教師可呈現中國地圖、動物園地圖、科技館地圖,讓學生隨機選取一幅圖畫進行觀察,鼓勵其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陳述各個位置的相對關系。通過開展生活化的讀寫教學活動,能夠帶領學生回歸現實生活學習英語,根據英語閱讀自主表達、自主寫作,培養其英語閱讀、寫作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關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英語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調查和分析學生英語基礎,通過創新讀寫結合活動形式、分享讀寫心得、培養讀寫習慣等方式,構建趣味化、情景化、生活化的讀寫任務,激發學生英語閱讀和寫作熱情,進而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興祥.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21(5):98-99.
[2] 姚云芳.探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落實讀寫結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