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鈴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德育;滲透方法;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在德育中的重要意義
音樂是利用人類的聽覺活動打開自身的情感世界,因此更要懂得用無形的聲音去捕捉學生的愛國熱情。讓音樂的火焰提升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同時還能加強人類內心的情感文化,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德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學會捕捉音樂元素,更要學會捕捉音樂的理解能力、優美的旋律、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力。讓學生在在感受到音樂美好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升華審美教育,讓學生的教育變得更加和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滌蕩心靈,并且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可見,要想讓學生們成長為健康、快樂、和諧的學生,還需讓學生提升思想一些思想教育基礎。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
(一)在教學歌曲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教師一般習慣采用優美的旋律和唱詞兒來學會蕩滌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情感,更表達出音樂中的情感教育。根據這些教材,課堂教學不僅要鍛煉學生的演唱能力、更要讓教師懂得更多的審美情趣,并通過表演等靈活技巧將學生培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的人才。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學《賣報歌》、《共產兒童團團歌》這樣的歌曲時,教師可以將過往抗戰和解放斗爭都意義結合起來,介紹圖片和背景,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當時的社會背景,對這些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可以有更深的代入感。只有讓學生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才能讓學生明白為何會有報童這個職業。為何上街賣報的會是一些小孩子?這些小孩子為何要上街賣報而不是上學學習?而這首《賣報歌》的產生背景又是什么?這樣,學生就會對當時報童的苦難生活有了一個深入了解。通過這些歌曲,才能幫助學生了解那個苦難的時代,了解那個苦難時代的風雨飄搖,才能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對國家的熱愛之情。
(二)在音樂欣賞中滲透德育
將德育滲透進音樂教學中,不僅可以更好的欣賞音樂,還能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形成新的思想體驗。學生在音樂欣賞的教育中,體會音樂的魅力,并在潛移默化中領略德育滲透的思想。例如,在二年級音樂欣賞課中有一首曲子《小狗圓舞曲》,歌曲音調十分歡快。尤其閉著眼睛聽歌曲的時候更是感覺有個憨態可掬的小狗在人面前晃蕩,讓人覺得意猶未盡。而當學生再度聆聽歌曲的時候,臉上也會再度重新聆聽幸福的笑容,讓學生也說說自己養過什么寵物,養寵物的經歷有哪些?這樣也能從另一個方面養成學生愛護小動物的責任意識,長此以往,自然對于熏陶學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用音樂內容培養學生的集體情感
音樂是用優美的曲調、旋律來影響人的。在音樂教程中,教師不僅可以選取合適的題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還能幫助學生培養集體責任感。例如,用《稻草里的火雞》來說明,這首歌曲不僅節奏明快、內容還十分淺顯,而且其簡單易懂的內容下還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因此,在展開對學生的教唱活動時,學生不僅可以從這樣的音樂旋律中獲取美的體驗,還能讓學生扮演更深的表演。而且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分組表演,更要讓學生學會用音樂的內容打節拍,讓學生學會在拍打節拍過程中學會和其他進行合作。因此,學生照樣也可以在無形中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四)音樂活動培養學生集體情感
音樂活動中更蘊含著較為深刻的活動形式。因此學生在音樂實踐內容中,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更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力,還能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音樂的熏陶,進而增強學生對音樂表演的興趣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集體認同感。
(五)在音樂背景中滲透德育,增強主人翁意識
音樂是一種教育工具,運用音樂教育工具可以幫助學生增強愛國主義情感,還能幫助學生增強主人翁意識。音樂作為一種豐富的意識,蘊藏著自身豐富的情感。在音樂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能讓學生找回些許地域歸屬感。通過音樂的形式學習《長城謠》的時候,可以先收集一些歌曲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深入了解歌曲背后時代的生活情形。在這樣的背景下,歌曲表達的抗擊日寇的愛國主義情懷自然也感受深刻。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不僅要懂得感悟思想情感,更要懂得感懷時代的命運和發展,從而更好的關心國家和民族的興亡,從而樹立為民族復興而學習的情感和感悟。
(六)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活動中的教學活動。學生在依仗本國文化的基礎上,不僅要學會學習天文地理、禮儀文化以及各方面的知識水平。除此之外,還包含情感態度、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相關文化、藝術形式等多種學科的表現形式。與這些項目相比,社會生活豐富多彩,還淺顯易懂,更給課堂德育提供了不少豐富的素材。例如,用《人教版小學音樂》起始階段,學生要懂得跟生活多接觸,才能更好的挖掘德育因素,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自然滲透,給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感活動,讓學生通過初學音樂創設真實的情感活動,才能對學生展開更多的文明禮儀,同樣也能督促學生養成敬重師長的好習慣。再比如,教師還可以通過養寵物的方式,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習慣。通過展示多媒體圖片分析愛護動物的行為,學生也能對愛護動物的行為多加贊賞。對行為文明的同學多加贊賞,多行為不夠文明的學生也應該及時指正,幫助同學及時更正自己的錯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德育教育,還要懂得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喜歡小動物、不隨便傷害小動物的意識。通過音樂熏陶的方式讓學生的音樂意識與教學效果同樣也融為一體,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陶冶學生性情、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的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很多種方式。通過這些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達到用音樂熏陶性情的目的。學生和教師也應該摒棄學習的功利性,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提升音樂素養、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并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和思想觀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立英.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 中華少年, 2019(6):282-282.
[2] 陶艷芝.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對策[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0):09-10.
[3] 汪子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