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柏
關鍵詞:高職數學;課程思政;實踐路徑
一、前言
數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遵循科學規律學習該門學科,也要帶領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行為導向,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得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罢n程思政”是涉及全校師生、整個教育過程、以及涵蓋所有學科課程的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緊密結合的育人理念。“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教師立足于數學基本課程內容,將思政理念作為必備元素帶入課程之中,關注思政元素融入數學課程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學習和培訓,最終通過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進行檢驗,驗證“課程思政”理念融入的效率。
二、高職數學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一)利用現代技術,更新教學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職數學教師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數學課程中,可以借助現代技術,向學生更直觀展示思政內容。以往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多采用講解法,教師僅憑三尺講臺、一只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就將課程知識全盤托出。這樣講解的一個優點是學生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在教師身上,其無意注意很少被喚醒。但處于信息化時代的學生們難免會對這樣的課堂略失興趣,并且這樣的教學手段會使得學生更多處于被動的狀態,很難有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研究的理念與行為,沒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更新教學手段,豐富高職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課程思政”理念。比如,在講解正項級數時,教師可以在下課前五分鐘給學生們播放關于達朗貝爾的生平事跡,引導學生關注這位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一直向往著真理,不盲目跟從時代潮流,遵循科學規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立志成才,有自己的理想目標,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地進行學習,并將這種學習理念也遷移到日常生活的做人做事上,使學生成為努力上進的人。
(二)立足教學目標,創新教學內容
傳統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更多定位到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上、實際解題能力上,最終通過卷面成績來定量一個學生數學能力的好壞,在“課程思政”理念上涉及較少。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到高職數學課堂中,需要數學教師從已有的基本教學目標出發,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主動學習“課程思政”知識。比如,在教學二階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當天課程的自習課上,向學生介紹大數學家歐拉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正是因為少年時期的歐拉十分熱愛學習,從現實生活中不斷思考問題,不畏懼現實權威,為未來歐拉的數學之路鋪設康莊大道。教師在介紹完歐拉的故事之后,可以請學生簡單分享自己對這位大數學家成功之路的認識與理解,引導學生以他為榜樣,從微小的事情中發現巨大的道理,并告誡自己無論身處什么處境,無論大事小事,都要抱著嚴謹的態度與鍥而不舍的精神去探索,夯實每一階段的基礎?!罢n程思政”關鍵是教師,成效則在于學生,高職數學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介紹這些思政元素,更重要的是給予學生話語權,引導學生在新穎的教學內容中,發揮自身的學習主體作用,談談自己的認識與理解。
(三)以教材為媒介,挖掘思政元素
高職階段的學生,對于數學學科更多的了解僅停留在數學教材上,那么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學情,以教材為基本媒介,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內容,在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之外,還培養了學生將教材與思政知識相結合的本領,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課程思政”理念的熏陶。比如,在教學無窮級數,冪級數展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請學生關注教材中,不同類型的復雜函數是如何展開為多項式函數,引導學生發現任何一個復雜的問題,其實都是由簡單的問題組合而成,在遇到難題時,首先要有轉化思維,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以此促進學生從教材到思政元素遷移,加深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理解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一種科學思維。
三、結語
高職數學融入“課程思政”需要高職數學教師首先認清思政元素融入數學課堂的重要性,使數學教師由內而外地散發出對思政理論的認同感,也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課堂中的思政元素。通過現代技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數學課程中所蘊含的德育理論;在創新教學內容上,結合學生日常現實生活,以學生學情為導向,從學生興趣入手,引導學生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心中;利用高職數學教材,從中挖掘思政元素,加深學生對思政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更加健康科學地進行學習,成為應用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倩.課程思政融入高職數學的教學改革探索[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1):83-86.
[2]石會芳.將數學精神融入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J].職業技術,2020,19(1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