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曉
關鍵詞:小組積分 ?促進 ?后進生 ?轉化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主任往往會用積分獎勵制度獎勵去激勵學生努力達到老師所理想的狀態。眾所周知,獎勵制度往往是通過外物的吸引或誘惑使得一個學生為之去努力,在小學階段,對于中低段學生積分獎勵制度可以說是非常受用的,但是高段的學生就不是那么管用了。優秀的、自律的學生可以輕輕松松的得到很多積分,換取很多的禮物。當然,我也多途徑的考慮到后進生,想方設法為他們創設獲得積分的機會,比如掃地掃的特別干凈、今天作業及時完成、某節課上表現有進步等等。但高段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別是我現在所帶的六年級學生,個別學生有青春期叛逆的叛逆的狀態表現出來,有時候你希望他這樣,他偏偏就和你唱反調。還有的學生就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幾天,當積分和同學拉開距離時,就干脆破罐子破摔的也不在少數。班級越來越像一盤散沙,行動力差,團結性力弱。自律的優生自顧自,后進生也開始拉幫結派的“躺平”。我嘗試過用家長的力量一起促進后進生的進步,但無奈農村的家長每天忙于養家糊口的工作,對于學生的學習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開始認清一個現狀:學生的成績只能靠老師。
一、變班級座位——同桌變組員
一直以來,積分獎勵制度是我慣用的班級獎勵制度,以往的積分獎勵制度我是基于學生個人的。但學生進入六年級后,我發現這種獎勵制度對班級的學生不再受用,不管是上課狀態、作業質量或行為習慣都表現出班級學生兩極分化及其嚴重。正當我焦頭爛額之時,在一堂數學課下課的課間,我進班級準備上課課件時,看到班級里的一位數學優生正在耐心的教著一位數學后進生一道數學題,后進生所表現出來的認真是我在課堂上前所未見的。而且在優生的指導下,這位后進生很快掌握了答題方法,算出了答案。于是我的心中就產生了將個人積分變成小組積分的想法。
為了讓小組積分制度順利運行,首先要改變班級的學生座位。六年級的學生不同于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隨意調動位置,我們班學生又是特別追求公平公正的人,加上這次的座位安排可能會影響到某些同學的積分以及后續獎品的兌換,為了避免學生有情緒,我提前做足了準備工作。我們班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班級學生人數又比較多的一個班級。如果一個小組里都是男生或男生比例特別大,那么這個組課堂紀律就會令人堪憂;如果一個組里后進生特別多,積分難以獲取,那么這個組的學習積極性又讓我有所顧慮;如果一個組優生特別多,積分獎勵總是他們的,那么我的小組積分獎勵失去了我原本的初心。
綜合考慮之后,我將班級的學生根據男女分成兩份,由于我們班的女生都是乖巧努力的孩子,于是女兒二次分組時我就根據他們的學習成績分成了兩份。男生由于人數多,調皮的又多,于是男生在二次分組時先根據成績將他們分成了兩份,再根據他們的上課表現(以是否會影響課堂紀律為標準)進行三次分組。這樣分下來之后,相當于將班級學生平均分成了6份。完成了前期分組之后,我開始了我的成組計劃,將六組學生的名單分別放在六個不透明的紙杯中,和學生強調這是我隨機分出的兩組名單,由小組組長來抽取自己的組員,一旦成組,就要團結一致,積極向上。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自己的主見,小組組長的選定先有學生自薦,再由班級學生投票選定,選出的小組組長必須是全班同學公認支持的組長人選,因為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會和哪位組長成組,所以在選舉組長時,其他同學如果提出公認不支持某位參選組長同學的正當理由是可以一票否決參選的組長人選的。
選定組長之后,先在紙杯中找出組長的名字牌,并記住自己所在的紙杯號,在抽取組員的時候組長將不再在同號紙杯中抽取組員。這樣下來,成組的小組組員都是不相上下的,小組積分獎勵制度也顯得公平、工正,班級里那幾個愛計較的學生也就挑不出問題了。
二、變積分制度——個人積分變小組積分
之前的個人積分獎勵制度,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只為自己努力,造成了班級兩級分化越來越大的現狀。于是我相處了改變班級積分制度的想法,將個人積分變為小組積分。這樣下來,每個學生不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無形之中有了團隊的約束力,個別“躺平”的學生也不再可以由著性子自我放縱了。
就我的語文學科而言,以往的個人積分中會背一篇課文獎勵1積分,現在變為小組成員全員會背某一課加1積分,為了激勵優生監督后進生積極性,我又加上了第一組完成任務的小組額外加3積分,第二組完成任務的小組額外加2積分,第三組完成任務的小組額外加1積分,從第四組開始完成任務的小組不額外加分,但規定的時限內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要被扣分。獎勵制度一轉變,小組里的每個組員都好比同根繩子上的螞蚱,唯有團結互助。
即使在成組時多方面考慮學生的綜合情況,仍然會有一些小組是很難得分的,有時候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而是實在是后進生努力也很難讓小組獲得分數,很快積分低的小組會像泄了氣的脾氣,全組“躺平”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于是我立即和說了小組積分制度的2.0版本,即在原來的小組積分獎勵基礎上增加一條一周一小算,一月一兌換。其中一周一小算的積分不是直接累積到月積分的,而是根據積分排名換取排名積分,不管你的周積分是5分或是50分亦或是500分,根據每周小算結果第一名的小組獲得3分排名分,第二名的小組獲得2分排名分,第三名的小組獲得1分排名分,第四名開始如果是正分的不扣分,如果是負分就依次為-1分、-2分、-3分。這樣以來每個小組每個月都有三次復盤的機會,因為一周一小算之后的排名積分大大縮小了組與組之間的差距。我們都知道每個月平均有4周,其中前三周是一周一小算換取排名積分,而最后一周的積分直接算入月積分,然后每個月的最后一周的最后一天結算積分,兌換小組禮品。我們班的學生都是農村的孩子,對零食的興趣特別大,因此小組積分獎勵我就投其所好選擇他們喜歡的零食作為獎品。根據月排名選定前三組給予獎勵,當遇到同分時,當月就增加獎勵數量。每個學期有四次兌換積分,實踐證明只要小組組員齊心協力、共同進步,都是有機會贏得小組獎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