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龍
[摘 要] 隨著教育理念的改革和發展,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發展需求。運用對話式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文章分析對話式教學法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其成因,探討將對話式教學法有效應用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方法。
[關鍵詞] 對話式教學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
在當前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校教育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對話式教學法是一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學到知識的教學方法。對話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發展。基于美術鑒賞教學中的問題,教師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真正發揮出對話式教學法的作用,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對話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目前的高中美術鑒賞中,教師較少使用對話式教學法,使得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學生的參與程度也十分有限,使得對話式教學法的作用無法發揮。另外,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形式單一,對話式教學法的應用缺乏針對性,無法幫助學生有效地認識和學習美術知識,不僅無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總之,目前對話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差,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作用有限,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二、對話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應用現狀的成因
首先,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對美術鑒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對對話式教學法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不夠,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較少應用對話式教學法。其次,教師在開展對話式教學時所使用的對話形式較為生硬,課堂缺乏良好的互動氛圍,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不理想。再次,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對話時設計的問題不夠合理,無法有效引發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思考,影響了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形成。最后,教師在對話式教學的應用中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得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停留在表層,鑒賞能力無法提升。
三、對話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對話情境
對話情境是對話的前提,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快投入主題中,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1]在高中美術鑒賞對話式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對話情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知力,有助于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形成。首先,教師在創設對話情境時,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知曉與美術作品互動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掌握美術作品的內涵。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設計對話情境,加強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視覺印象,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的經歷和情感理解作品的內涵,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其次,教師在構建對話情境時應當遵循尊重的原則,將教師、學生和美術作品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拉近師生之間、人與作品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準確把握美術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身的想法,并尊重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看法,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有助于學生發揮想象力。最后,教師在構建對話情境時還需要遵循開放性原則,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地發揮想象力,有助于學生形成對美術作品的獨特理解。
(二)對話引導鑒賞
對話式教學法的應用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2]因此,在高中美術鑒賞對話式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需要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鑒賞上,選取適當的對話形式,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鑒賞水平和思維方式進行充分了解,根據學生的整體特性合理設計對話的方式,提高師生對話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有目的的對話引導學生鑒賞作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其次,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對話時,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讓學生能夠有目的地去鑒賞。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同時豐富美術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經歷,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感受美術作品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對話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和比較,通過對美術作品的繪畫手法、表現手法和光影變化等分析,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美術鑒賞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夠對作品進行深入理解,從而進行互動對話,發展學生的鑒賞思維。例如,在《園林與民居》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樣化的對話形式,引導學生對蘇州園林的藝術性進行鑒賞,并引導學生分析蘇州園林與北方園林的不同之處,加深學生對園林的理解。
(三)設計提問環節
提問是一種高效的對話形式,能夠增強對話式教學的效果。[3]在高中美術鑒賞對話式教學中,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并根據其中的重難點內容設計提問環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藝術鑒賞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首先,教師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根據目標合理設計問題,確保提問環節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提問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發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深層思考。其次,教師要注重問題的互動性,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具有開放性和延伸性的問題,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最后,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促進學生形成美術素養。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發展學生的鑒賞思維,讓學生能夠學會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美術鑒賞,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四)給予思考空間
思考空間是確保學生具備獨立鑒賞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對學生鑒賞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高中美術鑒賞對話式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和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在與學生對話時應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話中的留白,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提升互動的有效性。其次,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讓學生對相關藝術形式進行深入鉆研和分析,增加學生的美術知識儲備量,為在課堂中的對話和思考做好準備。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主題探究活動,讓學生積極收集相關的美術資料,幫助學生更系統、更全面地了解美術知識,為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最后,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討論。學生通過對話和互動,產生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引發對美術作品的多維度思考,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有層次的小組討論問題,讓學生逐漸深入美術作品中,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知力。
四、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對話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佳。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對話情境、對話引導鑒賞、設計提問環節和給予學生思考空間等方式,提升對話式教學法的效果,促進學生鑒賞能力和美術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范賀.對話式教學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9(12):152.
[2] 王珊珊.高中音樂鑒賞課程中如何應用對話式教學[J].學周刊,2019(7):82-83.
[3] 宗慧.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程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39(2):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