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摘? 要: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用來提升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表達等綜合能力的教學板塊,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綜合因素展開教學,創設豐富的教學形式進而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教師需要了解當前的教學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能力;培養策略
小學生語文看圖寫作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教師智慧,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化解和培養其相關素養。
一、小學生語文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調動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是每一門課都需要的,但部編本教材寫話教學的起點較高,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更高。教師需要把課本上生澀的內容轉變為更能讓學生理解、接受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多做功課。在上課之前,可以試著用一些故事引入課題,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課期間,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的常用方法就有:首先,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可視化的資源,比如一段視頻、一張圖片,讓學生對所見的事物進行描寫,但要注意的是,這一段視頻或者圖片是一個小學生能夠描寫出來的,教師在挑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具體分析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可以開展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以幾個學生為單位完成一份作業,學生通過交流合作能寫出自己一個人達不到的高度,在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且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小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要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要考慮如何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但是又要保持課堂的嚴肅性,這都是對一個優秀教師的要求。對于小學生,教師讓學生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游戲、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當然,要給表現好的學生一定程度上的鼓勵,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才能讓學生在上課期間有更大的學習動力。
(二)運用圖片引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小學語文寫作中,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中的內容,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而對于小學生而言,知識水平有限,倘若教師突兀地給學生展示一張圖片,會讓學生毫無頭緒,難以下手。因此,教師要改善這一情況,進行有效引導,培養學生觀察圖片的能力,讓學生把握觀察圖片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時,可以讓學生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有序地了解圖片,認識圖片中的內容,對于圖片有一個整體的認知以及了解,緊接著教師要讓學生借助圖片中的人物以及事物推測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立意以及思想,使學生在寫作時做到言之有序、觀察有效。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耐心,讓學生能夠連貫地理解所有的圖片,掌握觀察圖片的技巧,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摘花》這一課的相關圖片時,可以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生活中的知識去想象摘花的正確順序,從而進行有效的寫作。而有些學生在觀察完圖片之后,文章寫得平平無奇,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教師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想象,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觀察過后進行有效的想象,使其創作出來的文章飽滿,有內容。
(三)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圖片是靜態的,但思維是動態的,在進行看圖寫話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結合圖片內容發揮其想象能力,從而促進寫話能力的提升。一般情況下,小學生并沒能體會到看圖寫話的整體用意,因而在描寫圖畫內容時,僅僅是將看到的內容以簡單的話描寫出來,在思維上產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對此,教師則可開放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圖示內容,引導學生想象,比如“圖中沒有畫到的內容可能正在發生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圖畫中的現象?這幅圖畫在畫出來之前可能發生了什么?圖畫中的人物在思考什么問題?你認為他的內心活動是什么?”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考,以促進小學生發揮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進而為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礎。
(四)利用鼓勵表達,增強學生寫作意識
低年級的學生都有著十分強烈的表現欲,而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會缺乏一定的連貫性以及語言的邏輯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進行有邏輯性的表達,運用換詞的方法,根據規范的句式進行寫作,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斷地鼓勵學生,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創作。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日”的圖片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的生日,爸爸媽媽是不是都會給你們慶祝呢?在過生日時會收到什么樣的禮物?”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換詞表達,將快樂換成高興,將美麗換成漂亮,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語文課堂中。教師要不斷地糾正學生,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表述。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斷地提高語文課堂的質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情節進行仔細觀察,學會基本句式的擴展,增強學生的表述能力,讓文本表述清晰,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五)拆解式講解范文
教師上課時,要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一個長篇范文,可采用拆解式講解法。這是將一篇文章分成很多個小的部分來分開講解,講解時應多注重一些細節。例如在講到一些句子的寫作手法或者一些修辭手法時,可以試著讓學生模仿這一句的手法寫一個句子,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解某一句的語言環境,在不同語言環境下表達同一主題的句子的區別,這都是可以著重給學生講解的。需要注意的是,拆解式講解并不是拆解全篇的所有內容,這會大大減緩教學進度。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應注意重點內容,認真備課,避免泛泛而談。教師可以在第一次通讀全文時劃重點句,再進行具體分析,方便學生的吸收。
(六)仿寫練習,基礎訓練
看圖寫話是雙面的,學生不僅要看懂圖畫內容,理解圖畫,還要在此基礎上將看到的內容描述出來,這一過程不僅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識圖能力,也使小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寫作能力得到了訓練,從而為后期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寫話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可先讓學生依據示例內容進行仿寫,一方面,學習使用正確規范的語言進行表達;另一方面,學習看圖寫話的方式與技巧,從而在仿寫中逐漸學會并掌握,能夠在看到新的圖畫內容時,獨立創寫圖畫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加強訓練,尋找較為經典的示例內容,讓小學生進行仿寫,比如風景類、故事類、單幅圖、多幅圖等寫話方式分別是什么等。
(七)讀寫結合,綜合提升
在整體訓練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看圖—表達—寫話”的分段模式,以提升小學生的這一能力,將“看”“讀”“說”“寫”綜合起來進行訓練。比如在看到一幅圖畫時,先讓小學生觀察圖片,并將其中的主要內容表達出來,比如有植物,具體是什么植物?有動物,動物的名稱是什么?等等,進而將圖片中體現出來的內容,結合自身的想象將其合理地聯系起來組成一段話,并將其表述出來,最后根據所表述的內容,再返回圖片內容通過加工組織描寫出來。
二、結語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為小學生的發展鋪好康莊大道是每一位教師應當肩負的使命,而部編本教材就是教師前行的雙槳,帶領學生在知識海洋里暢游。對于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嚴肅對待,寫話是一個給學生以后寫作文打下良好基礎的機會,也能讓學生對生活有更好的體悟。教師要注重寫話教學的教學策略,爭取為學生上好每一節寫話教學課,讓學生都能獨立、完美地完成寫話任務。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趙春花.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3):54.
[2]萬曉艷.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