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予籍
摘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連年豐收,我們更有底氣向世界展示我們在面對糧食安全問題時的態度和方式。“節糧減損”方案的提出,是對糧食安全問題的一個強有力的答復,如何將開源與節流相結合,切實可行的保障糧食安全則需要進行更多的思考。本文主要從節糧減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結合當下我國糧食市場的現狀,為新時期做好節糧減排工作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糧食安全 節糧減排 新時期 開源節流
一、引言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直是刻在我們中國人心中的至理名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人民對于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從古至今都未曾改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乎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也關乎到我們國家在國際中的政治和經濟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在世界上一直備受關注。
目前,我國基本實現了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但是迅速發展的工業導致土壤污染嚴重,農村人口外流,網絡吃播為搏眼球而浪費糧食等現象,一直威脅著糧食安全。對此,我國提出了“節糧減損”戰略,從生產、儲存、加工、運輸和營銷,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同時進行,囊括整個糧食生產的產業鏈,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就是討論在新形勢下,如何正確貫徹《糧食行動方案》的實施,為我國糧食安全風險防范和行動指南提供參考建議。
二、“節糧減損”概述
(一)“節糧減損”重要性
10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節糧減損工作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直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自十八大報告以來,一直強調要采取綜合措施降低糧食損耗浪費,堅決剎住浪費糧食的不良風氣。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就要做到開源節流并重,增產與減損并行,為開展節糧減損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指南。提出節糧減損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節糧減損”必要性
實施“節糧減損”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受到資源環境的約束,種糧環境變差,種糧人變少,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居民對糧食需求增加,保障糧食安全的難度隨之增加,因此,減少糧食損失具有重大意義。
有助于穩產保供,強化糧食安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約有14%世界糧食產量的損失在糧食生產到零售環節。進行全產業鏈的節糧減損行動相當于在無形中增加糧食的有效供給,在開源的同時也做到了節流,為正確有效的保障糧食安全擴寬路徑。
有助于降排減碳,實現綠色發展。糧食的生產需要耕地、化肥、水資源和人力等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些資源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消耗,開展節糧減損行動,可以在生產時節地節水、保護生態、減排減碳,資源的重組利用最終可以實現綠色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有助于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糧減排重在“節”和“減”,節約這一優良傳統一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推崇的,實施“節糧減排”行動,在無形中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展,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三、我國目前糧食安全問題面臨的風險
(一)糧食需求量上升
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數據看,全國人口為14.1178億人,與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億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人口增加必然會帶來對糧食需求量的增長。除此之外,疫情的持續蔓延,社會上存在相當部分人民懷有“囤糧”的思想,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對糧食的需求。
(二)耕地數量減少和質量下降
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前面幾十年,農業一直在為工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持,農業一直在反哺工業,工業發展所排放的污水污氣使得土地污染嚴重被破壞,土壤肥力下降,糧食質量逐漸降低;城鎮化建設也占用大量耕地資源,土地資源的數量減少,糧食面積也隨之下降。數量的減少和質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糧食安全。
(三)種糧人數下降
近年來,農村地區出現大量荒地,這些荒地出現反映出目前農村地區面臨著嚴重的無人耕種的局面。一方面,青壯年勞動力隊伍的外流,遺留給農村的是無力完成耕種任務的老弱婦孺群體;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迅速發展,很多農村居民不愿意繼續從事傳統農業來維持生計,轉向網絡平臺從事直播行業來賺取生活來源。究于這些原因,導致了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閑置。
(四)糧食浪費嚴重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上不斷涌現出來許多浪費糧食的現象。隨著“光盤行動”的開展,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不能完全根除糧食浪費現狀。除了餐桌上的浪費,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特別是利用網絡衍生而來的小視頻軟件和直播行業的迅速發展,網絡社會涌出來大量吃播、大胃王等網絡紅人,其中不乏一些為博取關注的主播,不惜代價的滿足一部看客的獵奇心理,鋪張浪費糧食,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奢侈浪費。
四、“節糧減排” 倡導下保障糧食安全的建議
(一)做好開源工作,增加糧食產量
在生產環節,要做到因地制宜的發展糧食產物,加快選育節種宜機品牌,這需要科研單位和農業院校的共同努力和發揮農產品市場上的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向田間村頭推廣關鍵技術,傳達給農民豐產的技術和知識,提高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創新農業科技,增強農業技術推廣,減少田間地頭的損耗,培訓“新農人”群體,提高農民素質,提高機手規范操作能力。
在儲存環節,改善產后烘干條件,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綠色烘干服務,統一烘干標準;向農戶傳授科學有效的儲糧知識和方法在,積極引導支持農民科學儲糧;鼓勵開展綠色倉儲,升級老舊儲存設施和倉庫,提高用倉質量和效能。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在運輸環節,要完善運輸基礎設施和設備,鼓勵推廣糧食運輸專用通道,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加快流轉速度;建立健全農村物流服務網絡,使農村物流更加標準化、規范化,提升糧食運輸水平。
在加工環節,創新配送方式,構建冷鏈物流配套設施,提高糧油加工轉化率;加強飼料糧減量替代,增加優質飼草的利用,減少精飼料用量;有效利用生物質能源,生產更多的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產食用產品,功能物質及工業制品。
在技術層面,要強化技術支撐,推進關鍵技術的提質升級,提高科研成果的開發水平和有效利用,轉變糧食生產方式,同時保護土壤,減少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大氣的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二)做好節流工作,保障糧食安全
在消費環節,加強餐飲業經營行為管理,約束餐飲業強制消費大份產品的行為,同時要發揮消費者的監督作用,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單位食堂的采購工作,糾正浪費行為;規范活動用餐行為,嚴禁活動群體成員大吃大喝的行為出現;建立健全學校用餐行為規范,老師要做好帶頭作用;減少家庭和個人的食品浪費,充分利用食材,避免浪費;推進廚余垃圾的輸贏使用,學會廢物利用。
在道德層面,要多多開展宣傳節糧減損行動的活動,向全社會各群體輸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將“光盤行動”落實到實處;強化輿論宣傳,普及糧食浪費的危害,向廣大社會人民傳播節約糧食的廣告、視頻等,降低糧食浪費的出現;對于過多浪費糧食或者浪費糧食屢教不改者,要對此負相關法律責任。
五、結論
當下,我們要立足于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要做到節糧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就目前來看,政府為糧食安全工作做了許多舉措,例如為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提供人才、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支持。這些舉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糧食安全這個大問題來說,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比如如何提高節約用糧意識,減少餐桌和活動鋪張浪費現象的發生,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但是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不用再為糧食安全所困擾。
參考文獻:
[1]朱雋.節糧減損 重在行動[N].人民日報. 2021-11-01 (004).
[2]黎東升,曾靖.經濟常態下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挑戰[J].農業經濟問題.2015(05).
[3]胡小平.我國糧食安全與耕地的數量和質量關系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03).
[4]王炫凱,曲寶成.新形勢下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糧食問題研究雜志.2021(04).
[5]王炫凱,曲寶成.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風險與對策研究.[J].糧食問題研究雜志.2021(01).
(作者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物流學院)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