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虎
摘要:基于現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摒棄固式思維、接納先進理念,并在現代化數學教學思想的引領下探尋構架低段思維課堂的可行路徑,旨在為小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鑒于此,教師需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生需求來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方案,最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認知層次,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如何構建小學低段思維課堂是當前教師們的重點研究課題,本文將圍繞這一課題展開深入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段;數學思維;構建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思維興趣
要想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要從思維興趣的建設出發(fā)。一般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手段誘導學生的興趣發(fā)展。第一為教學內容的趣味融合,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進行調研,以小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為基礎,將動畫、游戲、故事、日常生活等內容與教學內容向融合,以此誘導學生展開思考練習;第二,則是利用教學手段的引導作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利用情境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更加真切地產生思考的意愿與感受;小組合作則可以推動學生之間的互相促進,引起探究興致,進而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與交流;游戲教學法則可以借助游戲載體,引導學生進入在娛樂的同時展開思維訓練,尤其在快速反應、思維轉折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二、拓展學生數學思維
在思維興趣建設進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向與內涵也是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應以猜想與假設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猜想與假設是學生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經常運用到的方法,教師則要注重在學生進行猜想或假設時,給予他們更開放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可以活躍起來,進而從一個問題延伸到一類問題,可以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拓展。其次,教師還要利用開放性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由于該類題目并沒有唯一的解答方法,因此學生在思考時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入手,解題方向越多思維的發(fā)散角度越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可以得到更大范圍內的拓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習慣于從多個方向與角度分析問題,這是數學思維的關鍵因素。
三、規(guī)范數學學習觀念
出色的思維能力必須要建立在良好而規(guī)范的學習觀念基礎上,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時,一定要注意學生的精神與思想壓力,這是影響思維運轉的關鍵性問題。因此,教師需要積極開展減負減壓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的思維空間,杜絕“題海戰(zhàn)術”“補習班”等以壓力為核心的教學手段,而是要讓學生擁有更加寬松的思維活躍時間,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或實踐探究,引導學生開發(fā)自己的思想深度,這是思維深化發(fā)展的重要需求。此外,教師還需要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性能力,尤其對于數學而言,必須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思維觀,一方面在思考數學問題時,要掌握良好的切入方式、角度以及方法技巧,以經驗為基礎,以方法為路徑,為思維的探索鋪墊道路;另一方面則要建立科學觀念,數學問題要從科學的方向解釋和認知,不能抱著碰運氣與試試看的心態(tài)。因此教師最好需要開展一些數學思維認知課程,讓學生從最新的教育資源之中學習思維的本質與本源,了解思維的性質,進而在學習發(fā)展進程中,能夠合理運用思維,開發(fā)思維。
四、聯系新舊知識,深化數學思維
數學教育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從數學教學活動中受益,就必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與創(chuàng)造思維,使其全方位的接納數學、了解數學、應用數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數學教育的開展手段比較有限——或是依靠教師經驗單刀直入,或是依靠教材內容完成教學引入,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教學章節(jié)被分裂成互不聯系的個體,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自學意識與數學思維,只有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建立從無到有的教學框架,才能全面發(fā)揮數學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知識聯動”的機會,將原本被割裂的知識點聯合起來,提升教材內容的聯動性,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獲得鍛煉。在授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根據新課內容調整教學方向,要求學生聯系舊式的教學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聯想、類比,為數學思維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基礎。在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靈活利用教學手段,通過類比展示新舊教學知識的不同,通過整合幫助學生構建嚴密的邏輯系統(tǒng)。作為學生發(fā)展道路上的明燈,教師在為學生打下思維基礎的同時,應從現階段的教學活動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聯動能力,使數學知識緊密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
五、結語
總之,數學思維是推動課程發(fā)展、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框架,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查漏補缺,教師應處理好數學思維與教學任務之間的關系,努力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點,讓數學思維為學生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瑞青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