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熠培 王雅萍 蘇延利
關鍵詞:高中學生;主動學習;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學生主動學習需要動用學生的知識儲備,在充分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熟悉感,以避免學生產生畏難的心理。其次,高中教師還需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對相關學科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在遇到較難的知識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挑戰意識。最后,高中學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通常比較密切,同學間的協作能夠有效地抵消學習中的枯燥之感。基于此,在探索高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學策略時,需要充分考慮以上的教學重點原則,切實提高高中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建問題驅動式主動學習課堂
高中教師對相關的知識提出問題,并且將相關的問題拋給學生,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和成功解決問題的好勝心以及滿足感,幫助高中學生集中學習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參與度。因此,高中教師應當探索著建立問題驅動式教學課堂,更多的設計和提出與課堂所學知識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問題思考中認識和學習相關的知識。高中教師在設計課堂問題的時候,應當要準確把握問題的趣味性和難度。在高中學生初步接觸相關知識的學習時,高中教師應該提出趣味性較強但是整體來說難度較低的問題。隨著學習的深入,高中教師再逐漸地加深問題的深度,以此來循序漸進地誘發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有效地的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1]。并且高中教師拋出相關問題,其實也是在給學生營造一個分解知識難度提高知識掌握程度的時間,避免形成一個知識點接一個知識點的枯燥教學模式,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說,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由于化學學科比較嚴謹和細致,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會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化學教師更是要在課堂上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教授完相關的知識點后及時地提出相關的課堂問題,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化學課堂的參與度。
二、創設教學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性
具體的生活化教學情景能夠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認識到各學科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自主意識。在學生認識到相關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后,才能夠更加主動自覺的融入相關學科的學習,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相關學科自主學習上的困難。因此,創設教學生活情景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具有較強的可應用價值。不同的學科與實際生活所形成的聯系也有所不同。高中教師應當立足于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知識體系,充分挖掘學科的特點,設計開展更加氛圍感的教學活動,在寓教于樂中降低學生對相關學科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進一步提高高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對“甲烷”進行介紹時,就可以讓學生來舉例說明甲烷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即在生活中哪些物質中能夠見到甲烷這一有機物,比如在有些農村的沼氣池、現在家家戶戶所使用的天然氣中,以此來增強學生對甲烷這類有機物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
三、組建學習小組提升學生獨立自主能力
高中學生交流最密切的既不是家長也不是教師,而是與自己具有共同話題的同學。在與同學的交流中,高中學生能夠形成最放松的姿態,在和同學一起學習時也會更加放松。因此,高中教師應當在班級內部組建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2]。高中教師應當針對相應的學科知識設計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項目,在小組內選拔組長對項目內容進行拆分和任務的分配,保證每個小組學生都能夠承擔起相應的任務。在小組合作項目中,各個學生或主動或被動都需要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且在此過程中可以開展有效的小組探討,解決作業項目完成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有效地發揮各個學生的優勢,從而幫助學生之間形成互相學習的風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提高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成為高中課堂中的主體,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不僅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能動性,還會忘卻學習的初心是汲取知識而不是單純地提高考試的成績。因此,在競爭越發激烈的現代社會,高中教師十分有必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用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協作探究的主動學習能力主動地參與進課堂,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出綜合素養能力更高的青年人才。
參考文獻
[1]林作碧.在化學課堂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方法[J].新教育(海南),2021(4):44-45.
[2]徐穎.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研究[J]. 中學數學,2021(1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