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影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自主學習
在前期的信息化教育建設過程中,關于信息技術的融入相對較為薄弱,這是因為教師普遍缺少對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價值的正確認知,受限于教學水平只是簡單的使用多媒體,對教材內容進行展示,這并不屬于對于信息技術的靈活使用,反而限制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發展。隨著近幾年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以及信息技術本身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可供選擇的方式越發的多樣化,能夠給予教師教學工作更多的支持,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大的便利。故此思考信息化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現實意義,目的在于更好地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一、以多媒體技術展示抽象數學,提高理解認識
考慮到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普遍表現出抽象的特征,這對于小學生的理解而言相對較為困難,這也是許多學生對于數學學科不感興趣的原因所在,因此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之下有必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持來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從而維持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獲得理解認知的提升。最為直觀的手段就是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形象化的轉變,從而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關注小學生不同階段對應的思維理解特征,從而選擇合適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方式,保證關于數學知識,教學的趣味性,更好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思考。
例如,在《1-5的認識》教學中,鑒于低年級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就接觸了一部分的數字概念,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關注數字概念和數量,關系的理解采用多媒體技術來呈現蘋果數量、人員數量、花瓣數量等做形象的展示,從而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數字概念的具體體現,最終所建立的理解更加直觀。
二、以思維導圖引導知識的推理,培養數學思維
考慮到小學生正是增長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關注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通過邏輯性推理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是不錯的選擇。為了達到該目的就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數學教學過程中,這是因為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維邏輯關系,且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特征。一般而言,思維導圖是通過制作內容的方式來呈現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系,以此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探究性思考,而不是被動的理論知識接受。例如,在《萬以內數學的認識》教學中,教師以最初的10以內數的認識為基礎,然后引入百、千、萬的數量概念,而在計算算法教學中以對位和借位為基礎,讓學生推理千位數的計算方法。采用上述引導策略的目的在于逐步幫助學生建立萬以內數字的整體認知,同時啟發學生對于更大數的思考,最終完成數學基礎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以教育軟件強化教學精準性,保證知識理解
由于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必然會呈現出差異化的狀態和學習成果,因此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學情做出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才能夠取得更優異的教學成果。結合信息化教育的相關特征,可以采用教育軟件的支持,做到對于學生學習實情的具體把握了解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的學習問題,最后對教學方案進行精準的設計和調整,從而為學生提供具有個性化的數學教育輔導,遵循生本理念達到精準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四則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洋蔥學院”這款軟件讓學生自主學習,借助軟件的統計功能實現對學生學情的準確獲取和分析,隨后在后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方案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可以采用電子教室實現師生1對1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準確訴說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方便教師進行指導。
四、以線上教學拓展教學的空間,提高教學效果
考慮到小學生普遍不具備良好的自控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引導和幫助,有必要在教學中增添更多自主學習探究的內容,成為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的契機,保證學生擁有更多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此時就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完成教學空間的拓展,使其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主陣地。例如采用線上教學平臺或者是微課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完成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都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更可以將這些信息化教學手段延伸到學生的課外生活,為學生自發的探究和學習提供支持和幫助,從而擺脫對于教師的依賴。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學開展更為多元化,符合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需要,推動有效的知識探究和能力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重視并應用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更要注重自身信息教學水平的提升,加強學習和實踐反思,以此讓數學教學能夠有效開展,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琪琪.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4):88-89
[2]朱彤輝.淺析小學數學中多媒體輔助手段的運用[J].學周刊,2020(13):81-82
[3]齊夢娜.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思路探索[J].現代農村科技,20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