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思遠 魏雨 高小茹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信息技術進步,新媒體時代到來,新聞傳播速度明顯加快的同時,傳播路徑也更加豐富了起來,傳播效率獲得了大幅度提升,給大眾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改變,新聞消息獲取、分享、交流日益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新聞編輯記者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政治素養、道德品質以及文化儲備,是新聞編輯記者更好地適應當前新媒體環境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首先就新媒體環境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提出的要求進行了分析,其次對現階段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現狀進行了研究,最后就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素質提升的具體路徑展開了探索。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新聞編輯;記者素質;提升路徑
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大眾物質生活水平獲得了明顯提升,對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有了顯著發展的大環境背景下,對媒體的關注程度也普遍有所加強。新聞媒體作為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承擔著對新近發生事件準確報道重任的信息傳播機構,對大眾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影響作用,也具有社會輿論引導、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的功能,對日益多元化社會環境的穩定維護,意義重大。新媒體時代到來,信息傳播速度更加便捷高效,新聞編輯傳播工作若是出現失誤,所造成后果更加嚴重,需要新聞編輯記者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與專業能力,在事件爆發之際快速反應、小心求證,充分保證新聞傳播的高效性與真實性[1]。
一、新媒體環境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
(一)需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
作為新聞的生命力,時效性直接關系著新聞信息的價值,決定了隨時站在第一線,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或是直接采訪事件當事人都是新聞編輯記者的工作常態,在新聞事件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更是如此。因此深入事件現場進行報道,時刻保持身為新聞媒體工作者的客觀公正是促使新聞報道真實準確的關鍵影響因素,需要新聞編輯記者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謹記自己作為新聞媒體工作者的崗位職責,公平公正地看待事件,進行事件雙方采訪的同時,還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自身情緒的影響,影響新聞的真實準確性。
(二)需要具備堅定的政治素養
作為信息傳播渠道,媒體報道是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進行信息溝通傳遞的重要橋梁,對于官方媒體而言,重要新聞事件報道,往往是官方觀點與態度的重要體現,由此決定了新聞編輯記者在進行相關報道時,需要具備極強的政治素養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唯有如此,才能在了解上級部門真實想法的基礎上,進行相關新聞報道,妥善選擇遣詞造句,兼具詼諧趣味又不失嚴肅莊重,做到有序傳達相關信息的同時,還能引導受眾進一步了解官方態度和立場,為良好社會環境的營造奠定相應的基礎[2]。
(三)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
作為新聞事件第一手資料的收集者,新聞編輯記者需要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作出迅速反應,在對事件發生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諸多方面進行廣泛了解與深度發掘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報道。新聞報道最終呈現效果深受記者對事件了解情況以及各類信息挖掘深度等的影響。新聞報道也容易因記者本身的道德品質不良而導致發生報道方向的偏離,或惡意曲解事件當事人的想法,或有意煽動受眾不良情緒,凡此種種,很多時候直接導致了某些新聞報道與新聞事實真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進而喪失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現狀
新聞作為就新近發生事件進行及時準確報道的信息傳播方式,是大眾了解社會熱點事件重要途徑的同時,在引導社會輿論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團結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聞編輯記者能力素養高低作為新聞報道效果好壞的關鍵影響因素,由此也更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新媒體環境下,媒體融合趨勢漸趨明顯,信息傳播便捷高效,新聞消息海量的現實狀況在給新聞編輯記者搜集、整理、共享信息提供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新聞編輯記者規范篩選、科學編輯等方面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很多新聞編輯記者或固守傳統新聞編輯方式,個人能力素養發展提升不足,難以適應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新需要;或自我發展與行業需求落差明顯,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新聞發展空間;或難以抵擋利益誘惑,不能保持自身從事新聞報道行業的本心初衷,進而導致了眾多新聞編輯記者不管是新聞挖掘能力,還是新聞報道能力都明顯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聞傳播的質量與效果[3]。
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提升路徑
(一)細致打磨選題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新興媒體平臺層出不窮,融合趨勢漸趨明顯的大環境背景下,新聞編輯記者已經失去了進行新聞采編與報道的唯一地位。有效提升選題打磨與策劃編輯能力是新聞編輯記者適應當前新媒體環境的重要方式。首先,需要深化新聞編輯記者對新聞業的了解,在對新聞編輯形成自己獨特見解的基礎上,有效提升自身進行新聞觀點表達的專業能力;其次,需要提升新聞編輯記者的信息篩選和整理能力,善于依靠自身基礎文化素養以及過往工作經驗,進行信息價值梳理與篩選,進一步磨煉自身選題能力,有效提升新聞編輯報道的效率與質量[4];最后,可以通過創建信息庫的方式將過往信息處理、選題確定的過程留存起來,為后續新聞編輯選題確定提供參考,也可以為新入行新聞編輯記者相關能力鍛煉提供真實案例。
因為現階段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新媒體環境下對于普遍新聞編輯記者有素養等多方面的需求,這種需求主要是體現在利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快速傳播其選題會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受眾的信息接收量不斷增大,那么對于新媒體新聞所提出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如何有效提升自身選題能力,會直接影響到普遍受眾對相應選題的觀點,進而影響到新媒體下的新聞編輯記者自身能力和工作效果。這一項的產生本質上是與相關行業發展和生態發展呈現著高度關聯性的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遞速度不斷加快,那么相應的選題也會隨之而來受到一定的影響,普遍的新聞,編輯記者會面臨較多的考驗與挑戰,需要積極加以應對,才能夠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避免出現實際工作的問題與不足。換言之,新媒體編輯記者在具體選題時要更加具備獨到的眼光,發揮個性選題的素養,迎合受眾需求的同時發掘受眾的潛在需求,并通過相應的選題在生活之中找到相應的新聞,激發普遍受眾潛在需求。這種方法和措施尤其關鍵,所帶來的影響也較為突出,是后續所有工作開展的關鍵性基礎之一。在這基礎上積極提高政治素養,也是保證其自身能力提升的關鍵性組成部分之一。
(二)強化政治素養
作為民眾意見傳達和政府政策法規宣傳重要陣地的新聞媒體平臺,尤其是官方新聞媒體,對重要新聞事件的報道,往往代表著官方的觀點與態度,同時也是民眾了解官方立場,進行意見表達的有效途徑。由此決定了新聞編輯記者只有具備極強的政治素養,堅定的政治立場,才能更好地充當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信息溝通橋梁。鑒于此,需要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加強新聞編輯記者的政治素養,在進一步強化新聞工作者責任意識的基礎上,擺正記者進行新聞編輯報道的工作方向。可以利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傳播日益便利的條件優勢,組織開展線上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以便新聞編輯記者隨時隨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觀念學習,達成全面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的目的[5]。
政治素養的強化是新聞編輯記者本身最為重要的基礎素養之一是勝任此類工作的關鍵基礎,只有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之后才可以較好地完成相應的記者工作,迎合時代對于記者和新聞等各方面的需求,堅定的政治信仰能夠促使新聞記者更加客觀直觀的報道各類事實,為新聞業的綜合性發展和新聞業的生態提供支持堅守新聞職業道德。這部分內容具備較強的重要性和基礎性,是勝任相關工作,迎合新時代發展的關鍵性基礎之一,在后續未來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正確認識到這部分內容所帶來的影響,對新聞編輯記者的素養等方面加以一定的強化,才能夠取得更滿意的效果,保障其自身得到綜合性的發展,為新聞業發展和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迎合新媒體時代和相應的生態環境對新聞記者方面的需求,堅定政治立場確保新聞的客觀性和直觀性,自覺擁護新聞業的生態發展,建立相應的職業道德觀念。在這基礎上還需要不斷提升,普遍借著自身的道德素養,還可以更好地融合時代發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三)提升道德品質
信息科學技術發展,新媒體時代到來,在有效拓展新聞傳播方式途徑,促使新聞傳播更為便捷高效,推動新聞業實現突破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給從業人員新聞報道工作又快又好開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既包括信息獲取渠道增多、信息資源海量帶來的虛假信息篩選、有效信息識別困難的挑戰,也涉及外部誘惑增多情況下帶來的道德品質、職業道德堅守困難的挑戰。鑒于此,一方面應當加強新聞編輯記者的職業道德教育,從新聞編輯記者自身道德品質強化提升的視角出發,促使新聞編輯記者始終堅守新聞報道的底線與原則,有效避免惡意報道、虛假報道出現;另一方面應當制定完善的新聞編輯報道制度規范,從加強外部監督入手,通過加強對新聞編輯記者工作監督、仔細核對新聞編輯報道真實性,嚴厲處罰新聞編輯記者收受賄賂、進行虛假報道等方式,為新聞編輯記者嚴守職業道德打下堅實的基礎。道德品質是新聞生態發展的關鍵性基礎,也是目前階段在具體發展過程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內容,目前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的工作,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和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提升最終工作質量,就必須要注重普遍工作人員和從業人員自身的道德素養,從道德素養的角度出發,進行深入性的分析,了解新時代背景下相應環境對新聞記者的需求提升相應的素質,才可以更好地保障底線積極發展,為其行業生態發展提供支持。因為新媒體環境下所傳遞的信息更多,而且信息的復雜性明顯增強,如何加以仔細地甄別和辨認,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工作效果,而且新聞從業人員自身能力和素養會進一步影響到工作質量,而道德品質則是這些所有工作的關鍵性基礎,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礎之后,開展后續的實際工作才可以更加順利。由此可見,強化道德素養,本質上具備較強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是后續所有工作的開展基礎,也是從業人員的從業底線,只有不斷強化之后有自覺的道德意識,進行新聞的挖掘,才可以遵守相應的法律,在職業道德的約束與要求之下,開發各類新聞資源,讓新聞資源更加迎合新媒體環境下對行業和受眾等方面需求,從而取得更加滿意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效果。
(四)豐富文化儲備
新媒體環境背景下,做好新聞編輯報道相關工作,需要記者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決定了提升新聞編輯記者能力素養應當關注記者本身的文化知識儲備。除了開展新聞報道必須具備的專業文字素養以外,由于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涉及內容日益多元,具備多領域文化知識儲備是記者準確開展新聞報道的關鍵所在。例如,在對火星探測飛船發射等事件進行報道時,新聞編輯記者只有了解衛星行進軌跡、火箭發射原理等基礎概念與知識原理,才能準確開展相關報道,避免報道出現錯誤,對公眾形成誤導,導致新聞媒體公信力降低[6]。鑒于此,新聞編輯記者應當時刻保持學習態度,多加涉獵各領域知識的同時,也應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積極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習提升自身文字、視頻編輯能力的基礎上,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新聞內容。現階段大環境發生了一定改變之后勢必會對其原本的新聞生態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在現階段可以使用的技術逐漸增多,如何掌握相應新技術就會影響到最終的新聞傳播,因此目前階段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新聞編輯記者必須要擁有較好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擁有較好的職業眼光,在這基礎上也需要能夠豐富自身的文化儲備,讓自身的文化儲備積極跟進,按照現有發展情況和具體的新聞特點進行跟蹤性的報道,并深化其跟蹤的深度。只有在這基礎上,才可以滿足新聞報道在現階段的綜合性需求,為其綜合性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避免出現報道方面的深度不足,無法滿足普遍受眾的問題,讓其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之下取得更滿意的效果。換而言之,新媒體發展為新聞業帶來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要求之下,相應的從業人員就必須要正確認識到這種要求,提出針對性的方法,才能夠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為其綜合性的提高提供支持,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相應的從業人員必須要認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性,并在這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方法,才能夠更好地通過文化儲備等方法,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其綜合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支持,避免出現實際問題與不足,讓其自身發展等多個方面都得到優化,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持。
四、結語
新媒體環境在給新聞編輯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外部挑戰。本文對新媒體環境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提出的要求、當前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現狀以及后續提升路徑展開了研究與探索,以求為新聞編輯記者今后的素質提升提供些許參考。
參考文獻:
[1] 孫泓.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提升路徑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5):131.
[2] 韓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素質提升的路徑探析[J].新聞傳播,2021(4):80-81.
[3] 李薇.探究新媒體環境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新要求[J].國際公關,2020(2):52.
[4] 徐靜.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J].新聞文化建設,2020(17):46-47.
[5] 張玉濤.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及提升策略[J].新聞文化建設,2020(7):19-20.
[6] 陳光志.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J].西部廣播電視,2018(19):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