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赟
摘? 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還需要教會學生做人。所以,教師的素質必須要提高,才能確保“雙減”的落實。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學,分析了“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智慧作業設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雙減”;初中物理;智慧作業
一、影響初中物理課后作業設計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教師因素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物理;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物理知識。初中階段每個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當堂掌握知識的情況不同,所以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應避免單一。然而,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幾乎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秉承“拿來主義”,習慣于利用現成的教輔資料開展教學。這樣做的結果既不利于學優生思維的拓展和知識的延伸,同時也不利于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環境因素
雖然當前推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但初中學生依然面臨著初升高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作用下,教師只能將作業重點放在可以快速提高學生成績的書面練習上,反復練習成為一些教師提高學生成績的法寶,使師生陷入題海中無法自拔。此外,家庭環境也會影響學生學習,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孩子,將無法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太理想。這一情況將限制課后作業效果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三)學科因素
物理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記憶力等。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記憶物理知識時較為被動,缺少學習的興趣,容易出現抄襲、應付等不良現象,導致課后作業的完成過程變得低效或無效。
二、提高初中物理課后作業有效性的具體措施分析
(一)提高物理課后作業的趣味性
人一旦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就會自心底產生一種迫切的學習欲望,興趣越濃厚,這種欲望感越強烈。而引起學生寫作業的興趣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提高物理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受物理學科特點的影響,大部分物理作業都是枯燥無趣的,需要教師創設相應的情景,提高作業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內部需求感,調動其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物理課后作業時,可以在趣味化的情景中融入物理知識點,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充分挖掘其物理學習的潛能。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編題目或分組合作探討作業難點,激發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如在完成“整式除法”知識點的教學后,教師可以設計“依據體重估計人體血液質量”的探究性作業題目。該作業題目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收集數據的難度不大。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到家后詢問家長的身高體重、爺爺奶奶身高體重等,和家長一同計算血液質量與健康指數。教師通過設計這個物理作業題目,既可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又可以加強學生與家長的親子交流,切實發揮物理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點的作用。
(二)差異化課程,助推學生多元發展
課后服務自2017年便有相關文件出臺,并在多所學校施行,到目前為止,“作業輔導+興趣活動”是課后服務工作的主要形式,既輔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又滿足學生興趣需求,實現多元發展。為了減輕課業負擔,保證學生睡眠,同時又滿足學生的實踐活動需求,學校通常將兩個小時的課后服務時間分為兩節課,一節課用于作業輔導與答疑,保證學生作業不出校,另一節課則用于帶領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興趣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也有部分學校將作業輔導與興趣活動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由學生決定參與其中哪一種服務,或者兩者兼顧。
每個孩子都是教育的主角,課后服務要以激發興趣,滿足成長需求為目的,設置多樣化活動課程,關注到學生需求的多樣性,努力實現興趣方向全覆蓋,避免遺漏部分學生的訴求,幫助每個學生找到發展方向和優勢,做到各美其美,共同發展。攀枝花市實驗學校兼顧學生多層面、多樣化的興趣需求,開設“學海泛舟”“陽光生活”“美時美刻”“創意無限”和“我形我塑”共五大門類的興趣活動,從知識積累,視野開闊,到思維開發,強健體魄,再到提高審美和交流能力,學校致力于從各個層面為學生提供無限發展可能,激發潛能。四川眉山市東坡區三蘇路小學將課后服務活動分為常規服務與社團活動兩個板塊,包括快樂游戲、體育運動、拓展閱讀、影視欣賞等內容,致力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三)做有層次作業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具有獨特性。要在家庭作業中樹立彈性意識,實施個性化設計,允許學生張揚個性完成作業,讓每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都能得到發展。如此,學生找準定位,才能在做作業中錘煉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品格,形成物理綜合能力。
教師設計作業應該設法使課內、課外互補,尤其把物理課后作業變成一泓活水,形成學習物理知識、發展物理能力,為會學物理、學好物理奠基。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就要提高學生學習幸福指數,設計分層作業。比如,家庭作業的模式可分為每日必做題和自由發揮題。必做的題目由教師指定,自由發揮題目則由學生自創。通過設置必做題、選做題的范圍,教師設計出難易有別的家庭作業,給學生選擇的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中有樂、練中有獲。
(四)做評價性作業
對作業的評價是踐行物理作業教學目的重要環節。有作業就要有批改,有檢查就要有評比,家庭作業亦是如此。首先,學生互評。學生直接相互批改是互相學習的好機會,一方面有助于評價者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批改他人作業的同時跟自己做對比。
其次,家長參與。學生主動請家長當裁判,客觀公正地給自己打分,使他們更好地完成作業。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二場所,家長的評價對學生的成長同樣重要。比如,一些親子作業需要家長和孩子合作,在學生開動腦筋動手的時候,家長需要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最后,教師評價。教師從整體把握,橫向、縱向比較,點面結合地對學生的家庭作業進行科學合理評價。如此,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停留在對與錯上,更結合他們的個性特點予以反饋。通過合理評價,教師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意義在于喚醒和鼓舞。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引領下的家庭作業,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釋放他們自主創新的潛能。通過靈活多樣、趣味有效的家庭作業,必將練就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讓學習真的發生,促進他們健康、茁壯成長。
三、結語
“雙減”的實施不僅上述幾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方法,不斷地加以實踐,這樣,才能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才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使學生成長為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李登輝. 生活化物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9(09):49-51.
[2]周潔惠. 單元作業設計對真實性學力的培養——以滬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聲”為例[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12):18-19.
[3]陳鳳玲. 初中物理實踐性、開放性作業設計策略——以八年級物理《聲》為例[J]. 新課程(中學),2019(06):196-198.
[4]喬千恩. 初中物理教學中分層作業的實踐探析[J]. 新課程導學,2019(17):24.
[5]崔彥凱. 班內隱性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89.
[6]彭羿. 初中物理“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 學苑教育,2019(10):68-69.
[7]姚愛華. 淺析如何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J]. 新課程(中學),2019(0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