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英語素養,一些教師從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入手,把學生的自主記憶與主動創新相結合。通過觀察和分析,了解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科學有效地學習,積極規范個人英語學習習慣。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思維品質
從高中英語教學的角度來看,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既是培養學生主體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從思維品質的內涵來看,是指記憶、創新、綜合、觀察、聯想、分析、注意、推理等思維方式。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抓住各種訓練機會,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學生形成高水平的思維品質。本文探討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
一、邏輯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對策
(一)合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構整體脈絡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的模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比如英語閱讀中常見的語篇類型有記敘文、說明文、記敘文,可以通過5W(When,Where,How,What,Why)的方式整理全文的要點,說明文可以用概念、說明順序、內容等整理,議論文可以通過論點、論據、論證來進行整理。同時教師要將權力下放,充分利用課下時間,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為例,該文是一篇說明文,主要講述了地球生命的起源,從最廣泛認同的大爆炸理論講起,到水的出現,到各種動物的出現,到最后智慧動物對地球的破壞。可以通過為學生建立各種各樣的思維導圖展開教學,既可以從繪畫的角度畫出變化,使閱讀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化,又可以從傳統的樹狀圖的模式來從時間、出現順序有何變化來系統化理解文章,還可以直接以時間順序畫時間軸,既清晰又直觀。
(二)充分開展讀后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整理
讀后整理可以給學生一個機會去重新梳理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獲,不局限于知識點的整理,包含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比如文章的整體語篇結構、寫作特點、作者相關的背景知識,也可以通過拓展性閱讀或者相關的主題閱讀,使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概括能力,同時通過自己課上以及相應練習中獲得的各種信息及觀點,歸納共同要素,形成自己的觀點。
以Annes best friend為例,該文節選自《安妮日記》,主要介紹了身困閣樓中的安妮,渴望與大自然和外界的接觸,卻由于身份的特殊,只能通過把寫日記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排解孤獨與郁悶的心情。通過對文章的分析,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讀后整理的活動,通過教師布置的符合學生難度的英語資料的整理,使學生了解當時安妮身份的特殊,當時在德國發生了什么。這樣既可以將英語與歷史聯系在一起進行跨學科學習,又可以與安妮建立共情,更加理解她當時的心情,教師可鼓勵學生閱讀英譯版的《安妮日記》節選,并做英語的讀書筆記。
由于該書是作者十三歲時的日記,相較成年人文筆更簡單質樸,更易讀且有趣,教師可以提前找出適合學生閱讀的篇章,鼓勵學生進行全英閱讀,整理喜歡的句子和有用的生詞,最后形成自己對《安妮日記》的觀后感,通過閱讀表達自己的感想。除此之外,由于本單元是友誼的主題,教師還可以通過本單元中安妮對日記這個好朋友的友誼上升到學生的友誼觀,積累相關實用內容。
二、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對策
(一)判斷相關信息能力的培養對策
1. 精讀全文,引導學生捕捉文章細節
閱讀的重點不在于完全著眼于知識教學,而是通過精讀課文,來更好地理解文章,抓住細節,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到文章的精髓。
以Journey down the mekong為例,全文主要以王坤的第一人稱的視角來進行敘述,通過文章中的一些敘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關注文章中的形容詞、動詞或者語句比如stubborn、insist、I have to、give in,通過結合上下文可以看出王薇是一個敢于冒險,堅持到底的人,但是同時She doesnt care about details. 可以看出王薇是一個不重視細節,不擅長做計劃的人;通過分析全文王坤的言語和表現,比如在決定一起去騎自行車旅行之后,他主動查資料并且了解到這場旅行并不容易之后,主動反復和王薇溝通可以發現王坤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通過對文章細節的解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物或者事物的性格、特色,還可以幫助學生在高考閱讀題中的態度看法類題型中更好地抓住關鍵,提高分數。
2. 擴展主題,引導學生開展針對主題的泛讀活動
泛讀,即廣泛性閱讀,是通過大量、廣泛地閱讀各種閱讀材料來達到獲取信息,建立語境,從而提高整體閱讀技能的一種閱讀方式。課程標準要求課外閱讀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詞,這也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幫助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而與主題相關的泛讀活動,既可以幫助學生豐富相關詞匯量,又可以通過泛讀的手段,從不同視角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該主題的理解,形成質疑與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完全接受教材中的一種觀點。
以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為例,本篇課文主要介紹了不同國家的節日和相應的慶祝形式。通過學習本篇文章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節日文化,比較異同,探討其對文化認同、傳承的價值與意義。泛讀活動的開展既可以發生在閱讀教學前,用于引入,又可以發生在閱讀教學后,用于升華。
在學習本篇文章前的預習環節,教師可以通過發放教參或者英語輔導報等其他英語資料中的材料,使用真實的、地道的語言材料,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過節的風俗習慣;或者在閱讀教學后,教師利用相關材料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視角,使學生從多角度來了解主題,進行批判性閱讀,達到升華。
(二)解決問題或結論能力的培養對策
1. 鼓勵學生合理續寫,積極預測
通過鼓勵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合理的續寫,一是雙向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二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表達出對文章真實的理解與看法。
例如Body language中,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人所運用的肢體語言是不盡相同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后,合理地開展對課文的續寫,這些人來到學校之后在食堂、在課堂或是分別時可能會有什么樣不同的表現,體現了哪些文化上的不同,可以帶來哪些啟示,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合理續寫,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注意到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結論的能力。
2. 創設情境,鼓勵學生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除了對文章的合理續寫,還可以通過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鼓勵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更好地將閱讀與生活聯系在一起,不僅可以使學生對閱讀內容更感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面對真實情境的應變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的五單元First degree burns的閱讀課中,可以通過了解燒傷的級別與相應的解決辦法,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真實的場景(可以是動畫演示,也可以用一些道具進行角色扮演),鼓勵學生判斷燒傷的嚴重程度,通過小組討論或自主探究等方法,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或者是通過示范一些錯誤的行為,引導學生積極糾錯,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大家一同正確處理燒傷問題。
三、創新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對策
(一)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策
1. 以寫促讀,利用寫作思路分析閱讀內容
以寫促讀,本身就是逆向思維的體現,從筆者的角度來整體分析語篇的特定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并且利用寫作思路分析閱讀內容,更好地把控全文的脈絡,欣賞作者的文筆風格,達到深度閱讀的效果。
以Living legends為例,根據結尾小注可以判斷本篇閱讀選自一本雜志,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語篇類型,讓學生結合常識說一說雜志中的文章通常有什么特色,通過討論得出答案,并由教師進行補充,首先雜志的題目要抓人眼球,本篇題目使用了頭韻法的修辭手法,簡明扼要;其次,從文章結構看,由標題、引領段、小標題、正文、插圖、小注組成,結構清晰,并且中心句位于段首;最后,雜志的語言通常通俗易懂,分析文本的特色可以發現,文章語言精練,同時將排比、暗喻、經典名言穿插其中。教師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如果相同的內容你來寫,你會使用怎樣的結構,使用寫作模式的經典三段式,總分中,還是另辟蹊徑,你認為這篇雜志文章的特色在哪,有什么需要改進?通過以寫促讀,讓學生從編輯的視角,批判性地看待文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通過逆向思考,對整體語篇結構、風格也能夠有更全面的認知,培養了相關文體的寫作能力。
2. 以讀促寫,鼓勵學生合理利用閱讀內容再創造
以讀促寫是課本中經常用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方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方法并沒有在實際中得到重視,課本中應用以讀促寫方法的習題大多數都以復述的方式考查學生概括與建構能力,真正考查學生逆向思維的內容較少。因此教師還需要通過以讀促寫來加強學生的逆向思維,鼓勵學生在原本的語言材料基礎上創新,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達到再創造的目的。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例,本文通過第三人稱Daisy的視角,了解到目前一些瀕危動物的境地,使讀者意識到保護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性。但是正當她要將她的發現告訴給世界自然基金會時,帶她飛行的飛毯和同行的猴子消失了,全文以Daisy的收獲結束。這顯然是一篇很具有續寫價值的文章,本身詞匯難度不大,又以孩童的視角,續寫既有趣,又可以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果Daisy真的和猴子乘著飛毯到達了世界自然基金會,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或者他們繼續乘著飛毯來到世界各地,又會見到哪些瀕危動物,發生怎樣的故事。由于本身開放性問題的答案就五花八門,學生也可以通過仿寫,將故事延續下去,更好地加深閱讀的代入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
(二)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策
1. 適當將辯論引入課堂,鼓勵學生思考事物的正反面
將辯論引入課堂,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積極思考,開闊其思維的廣度,還可以使得英語閱讀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并且可以在辯論之后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總結,完成閱讀內容的升華。
以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為例,埃及政府在修建阿斯旺大壩的過程中,會對阿布辛貝神廟等珍貴的文化遺產與文物造成毀壞,最后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解決問題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教師可以利用其中的矛盾點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是否有必要花費許多的人力和財力放在文化遺產的保護上?可以聯系之前的熱點圓明園重建的消息,使學生更有參與感。通過分組確立正、反方,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合適的英語材料,也可以給學生自主整理資料的時間,利用晚自習等時間鼓勵學生開展英語辯論比賽,并由教師最后總結學生的表現以及對本場辯論主題的升華,鼓勵學生凡事要全面看待它們的利弊,在做選擇時才能找出最優化的角度與方案。
2. 運用頭腦風暴等方式開闊思路,引導學生用積極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時,需要鼓勵學生以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思維不要受自己的認知所局限,要接受事物的無限可能性,鼓勵學生通過閱讀課開闊思維,進行拓展性閱讀。
以Stronger together: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為例,Jan本來是一名因為生病辭職在家的教師,后來互聯網改變了她寂寞無聊的生活,她通過建立IT俱樂部幫助更多的老人使用互聯網,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本文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一是從大家常說的“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入手,鼓勵學生頭腦風暴,并利用Pros and Cons表格全面發散地認識互聯網,并且鼓勵學生多多利用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益處;二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互聯網,當今世界技術的飛速發展,手里的電子產品在生活中應該更好地被利用起來,不應該再局限于互聯網的好處就是玩游戲、看小說、聽音樂,利用互聯網可以把世界聯系在一起,幫助他人,獲得自我成長;利用互聯網可以學習,了解這個世界。辯證思維能力其實無處不在,通過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以更加開闊的視野、積極的態度,迎接生活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沈陽.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若干思考[J]. 英語教師,2020,20(10):69-72.
[2]夏衛華.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的案例研究[J]. 英語教師,2019,19(23):84-89.
[3]袁漢邦. 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實踐[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10):69-75.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