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創設生活情境,讓幼兒進入到閱讀的環境中,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在生活化情境中,幼兒可以積極觀察,分享觀點,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還要積極質疑并表演,在課后組織“漂流圖書館”主題活動,這能讓他們得到融合成長。
【關鍵詞】生活情境;早期閱讀;幼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幼兒教育中要培養他們對生活中常見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方法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產生興趣。然而,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盛行,各種信息魚龍混雜,幼兒對手機、電視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閱讀時間大為減少。針對此問題,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幼兒圍繞生活主題閱讀繪本,利用閱讀解決生活問題,從而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培養良好習慣,開啟閱讀之旅
1.觀察,鼓勵主動表演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幼兒開啟閱讀之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首先讓幼兒觀察生活情境,看看有哪些細節,然后對照繪本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最后鼓勵他們自主表演,圍繞繪本情節和生活經驗進行創編。這樣就能讓他們養成觀察、思考、展示的良好閱讀習慣。
在幼兒閱讀《不許欺負人》這個繪本的時候,教師先讓幼兒觀察繪本中的圖片:“大家說說圖片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樣子的啊,給人什么感覺?”幼兒描述了自己看到的細節內容:“他的身上披著紅色的披風,看上去很威武。”“他低頭看著別人,雙手叉腰,好像很兇狠的樣子。”結合繪本內容,幼兒認識到這是一個喜歡欺負他人的小孩,總是恃強凌弱。此時再引導幼兒觀察生活:“那么,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小朋友呢?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又或者反思一下自己在家里的行為。我們一起把各種生活場景表演出來吧。”幼兒回顧了生活中的各種片段。如有的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旁邊的小“霸王”過來,將他手中的積木拿走了。又如有的幼兒反思自我:“我在幼兒園里很乖,不過,在家里我就變成了‘小霸王,因為我知道爺爺奶奶都會讓著我的。”他們表演了觀察到的生活片段,并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幼兒一般都比較活潑好動,所以教師要引導大家進行互動游戲,讓他們在觀察生活場景、閱讀繪本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講述或者創編故事。這樣的活動體現了動靜結合的原則,既能讓幼兒安安靜靜地專心閱讀,又能讓他們通過表演活躍啟發,激發興趣,因此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分享,形成積極氛圍
良好的閱讀環境對于培養早期閱讀興趣有很重要的影響,豐富的圖書資源能為大家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而交流分享則能構筑一個和諧的心理環境,也有助于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其他孩子則結合自己讀到的繪本幫助其解決問題,推薦其閱讀繪本。這樣就借助生活情境作為影子,讓幼兒分享閱讀感受。
在交流討論中,有幼兒提出自己晚上害怕一個人睡覺,總是覺得床底下會有怪獸,吃掉自己。此時教師鼓勵大家圍繞這樣的生活場景進行討論,可以說說自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說說自己看過哪些繪本,其中介紹了怎樣的解決方案。如有幼兒給同伴介紹了《床上的怪獸,床下的怪獸》,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里面的老鼠小朋友,本來膽子也很小,但是后來它們鼓起勇氣,挑戰自己,所以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世界。”幼兒圍繞這個話題交流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不如我們睡覺前都看一下床底下,這樣就不怕怪獸了。”“我每次都將小狗玩具放在床邊,有怪獸的話,小狗會保護我的。”在分享交流中,幼兒不斷地探討彼此的想法,逐步消除了恐懼心理,建立了自信,同時,閱讀氣氛也變得更為激烈。
在分享活動中,幼兒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認識到閱讀書籍能幫助自己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和他人交流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這樣他們就能更積極地投入活動,構筑濃厚的閱讀氛圍。
二、走進繪本世界,發展閱讀思維
1.質疑,反思日常行為
視頻雖然色彩鮮艷,但是由于其節奏過快,所以沒有給幼兒一個思考的時間,很難提升他們的閱讀思維。但是繪本則不僅有生動形象的圖片,而且還給了閱讀者一個思維留白的空間,讓他們能一邊看,一邊想。在閱讀中,幼兒若能圍繞生活主題提出疑問,質疑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反思自我,則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有的幼兒性格比較活潑,但是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喜歡大聲說話,甚至大喊大叫,影響了其他小朋友的閱讀。針對這個生活問題,教師組織大家閱讀繪本《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讓他們圍繞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夠。“故事里的小朋友是個乖孩子嗎?為什么這個小朋友總是故意找茬,發脾氣呢?”在思考分析中,幼兒走進了主人公貝拉單純而敏感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除此以外,《杰瑞的冷靜太空》《野獸國》等故事也都展現了喜歡大聲吵鬧的孩子形象,讓讀者反思,令他們思考不冷靜的情緒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問題,同伴們是否愿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久而久之,幼兒反思了自己的日常行為,并充分認識到該如何解決問題,調整自己的心理情緒。
在觀察繪本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質疑反思繪本故事傳遞的主題。這樣幼兒能深刻把握繪本的主題,獲得故事傳遞的道理,從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這給幼兒的成長道路帶來了幫助,也很好地提升了他們的早期閱讀能力。
2.表演,尊重個性創新
閱讀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要滲透到各個不同的領域中。幼兒園可以積極開展體驗式生活課程,注意讓幼兒在生活中獲得直接經驗。在幼兒閱讀繪本后,教師讓他們圍繞生活進行回憶,看看是否有類似的事情,思考能否仿造繪本的形式創編故事,并和小伙伴將其表演出來。這樣的教學尊重幼兒的個性創新能力,而且也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在參與角色扮演類游戲的時候,教師設置了一個生活情境:“平常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們做飯,如果我們能為他們做一頓飯,那該是多有意思的事情啊。”幼兒興致勃勃,在角色扮演中扮演“廚師”,想要完成“做飯”。但是,即使是用橡皮泥等玩具做飯,對于一些缺乏生活觀察的孩子來說,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此時《小夢做飯》這樣的繪本給了幼兒很大的提示,他們通過閱讀繪本的方式回憶起了父母做飯的場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意設計,思考自己要如何運用各種材料“做飯”。在《小夢做飯》中,大海龜馱著小夢得到了魚和貝殼,而在幼兒的展示中,他們騎在了蝴蝶的背上,采集到了花蜜,還讓小猴子幫忙,采摘蘑菇和桃子。這樣的表演在原有繪本的基礎上展現了幼兒獨有的想象力,充滿了童趣。
在表演中,幼兒擴展了閱讀的內容,圍繞生活主題參與了故事編寫,提升了創造能力。同時,幼兒也學會了用可見的形式將閱讀成果可視化,讓他們提升自信心,在閱讀中認識自我,充分預估自己的能力,獲得成就感。
三、開設主題課程,拓展閱讀資源
1.漂流,引導多向交流
幼兒園和家庭都是幼兒閱讀繪本的場所,但是很多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很少閱讀繪本,認為家中的圖書較少,沒有閱讀興趣。此時教師設計了“圖書漂流”主題活動,首先設定一個交流主題,然后每一個幼兒都在家中選擇一本符合該主題的書本,拿到幼兒園和大家交換閱讀。這樣就讓幼兒多向交流,拓展了他們的閱讀資源。
有一名幼兒表示:“昨天是我的生日,但是爸爸媽媽好像忘記了,他們都在忙工作,我好失望啊。”教師利用這個生活資源,組織大家圍繞“朋友的生日”這個主題閱讀繪本。大家首先從自己的家里找出一本適合在生日閱讀的繪本,拿到幼兒園,和其他同伴交換閱讀,如《小熊的生日派對》《小老鼠過生日》《科妮過生日》《難忘的生日》等,若家中沒有類似主題的書,幼兒也可以選擇給大家講一個同主題的故事。在“圖書漂流”會后,教師又引導大家思考:“現在,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生日,大家覺得哪一種過生日的方法最好呢?不如,我們來給這兩天過生日的小朋友,開一個派對吧。”這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他們圍繞生活主題互動交流,探討繪本中讀到的內容,并設計了具體的活動項目。
圍繞生活化主題設計“圖書漂流”活動,讓幼兒認識到閱讀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且還是社交的一種方式。通過閱讀和分享能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這樣他們的閱讀興趣也得以提升。在設置主題課程時,教師要盡量選擇一些生活化主題,這樣會讓幼兒產生親切感。
2.融合,實現自我成長
如果能構筑幼兒園、家庭、社區多元融合的閱讀環境,則能讓幼兒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得到全面成長。教師可以聯系社區公共圖書館、閱覽室甚至是小區物業等,讓孩子們在社區中有一個自由閱讀交流的空間。同時,社區還要結合傳統文化、節日等各種生活主題,定期設計主題閱讀項目,讓幼兒將閱讀中掌握的知識靈活運用到解決生活問題中,讓他們自我成長。
在元宵節期間,社區組織了元宵燈會,號召小朋友們也參與其中,大家可以展示自己的創意,幫助社區叔叔阿姨制作漂亮的花燈。此外,社區還組織大家閱讀了繪本《元宵節》,讓大家了解了元宵節的由來,明白了相關的歷史和文化知識。此時有幼兒提出:“元宵節除了要掛花燈,還要做元宵的,我們一起做元宵吧。”教師給幼兒提供了面粉、豆沙等制作元宵的工具,并讓他們回憶繪本中讀到的內容,思考要如何將“捏橡皮泥”的技巧遷移運用到制作元宵上。最后,大家分食元宵,感受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這樣的活動圍繞生活情境進行,將閱讀、歷史、文化、手工制作、烹調等不同的內容融合在一起,讓幼兒一“書”多“得”,在繪本閱讀中得到了全面成長。
社區活動千姿百態,而且也和解決生活問題、構筑良好的社區環境緊密相連。這樣的活動架設起了生活和閱讀之間的橋梁,能讓幼兒融合各種知識,從而體會到閱讀的開放性,增強閱讀興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早期閱讀提出了要求,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應給幼兒提供寬松舒暢的閱讀環境和豐富的讀物,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在生活化情境中指導幼兒閱讀圖書,能讓他們對文字產生濃厚興趣,有助于擴展其詞匯量,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良好聽說習慣,讓他們成為良好的閱讀者。
【參考文獻】
[1]張秀赟.基于繪本的幼兒親子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策略研究[J].教師,2021(22).
[2]江陽.幼兒園親子閱讀的實踐探索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