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 要:中職學校教育在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而且發揮了獨特的作用。藥物學是中職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提高中職學校藥物學課堂教學質量是必需的。作為中職學校的重要課程,中職學生在學習藥物學時,經常粗線積極性不高的情況,所以要對中職學校藥物學課堂教學實行改革。
關鍵詞:中職學校;藥物學;教學改革
中職學校藥物學教師給學生上課時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到底哪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藥物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中職學校藥物學課堂教學改革可以通過實行哪些教學方式取得良好的成果,本文將對教學方式展開討論。
一、中職學校藥物學課堂教學難點
(一)生源水平問題
一般來說,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課水平較低,這是中職院校開展教學時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我國社會認知和教育體制中,學生初中畢業后要升入普通高中。中職院校為了招收到較多的學生,就會降低招生門檻。生源整體水平不高帶給了中職學校藥物學課堂教學很大的難度,這是藥物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時需要應對的教學難點。
(二)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狀態問題
中職院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常會遇見學生學習狀態問題,中職學生學習成績相對來說較低,也說明了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中職學生在學習時,通常不會制定學習目標和規劃,也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常會看到學生注意力分散、上課睡覺、交頭接耳等行為。還有些學生進入到中職學校后,因為周圍學習環境的影響,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會降低。所以,教師在制定中職院校教學規劃時,經常不能按照計劃進行,十分影響到了教學的質量。
(三)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藥物學課堂教學以講述為主,學生被動學習不能確保學習質量,這種教學方式也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影響了教學質量。中職院校藥物學是實踐和理論并存的課程,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打破傳統觀念和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影響,教師制定教學方案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初中和小學的教學情況證明了傳統填鴨式教學對這部分學生來說不適用,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方式,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提高藥物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中職院校藥物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一)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以及學生授課等教學方法,和學生互動,讓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把死板的藥理知識化為解決問題的鑰匙,打下學生以后步入社會的基礎。藥物學是基礎向臨床過渡的一門課程,藥物應用與不良反應都和臨床用藥關系密切。所以,教師在藥物學課堂教學時加入典型的臨床案例,讓學生提早接觸臨床,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防止紙上談兵的情況出現,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介紹B受體阻斷藥時,患者,22歲,性別女,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理想。近段時間因為心動過快,服用了普萘洛爾,第二天上午,患者突然昏迷,被診斷為低血糖,但是出現低血糖時,患者都會有明顯心悸和心慌的癥狀。通過喝適量糖水或吃餅干就可以緩解,但是這次只覺得頭昏,沒有出現心慌,但是出現了低血糖昏迷,這是什么原因呢?為什么普萘洛爾可以掩蓋低血糖的臨床表現?通過該病例的描述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習好B受體阻斷劑奠定了基礎。
(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藥物學因為其自身的特點,內容抽象,包含的藥名復雜且多樣,學生都會覺得該課程難學和難記,心里害怕這門課程,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先要做的是讓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在實際教學時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例子,強調藥物學的實用性,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找到學生的共鳴點和興趣點。中職院校學生年紀較小,身體健康,所患的疾病類型有限。學生生活用藥的經驗不多,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患過感冒并用過感冒藥,討論之后,讓學生知道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的病毒性感染,需要增加睡眠時間,是由于人在睡眠時機體的抵抗力會提高,可以更快康復,還有感冒時沒必要立刻服用抗生素,糾正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在實用性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讓學生展示自己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重要主體和教學重點對象是學生,藥物學教師明白上好藥物學課的關鍵是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對藥物學課上學到的藥物學知識有興趣,就會進入聽課狀態,藥物學課程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課堂教學進行時,教師要把握住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產生只有在上藥物學課時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感覺,讓其他人認可自己,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藥物學的信心。教師掌握了學生的特點后,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針對性教學,課程教學效果會得到提高。
(四)教師精心設計課堂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藥物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精心設計課程,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思考和參與,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感覺到他們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引導和輔助他們的學習,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發揮出來。傳統藥物學教學模式當中,課堂的主角是教師,學生圍著教師轉,教師把理論知識教給學生,學生再自己進行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常見疾病和熟悉藥物,讓學生來進行授課。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藥物學教師培養學生對藥物學的情感,從學生對藥物學愛好興趣的角度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藥物學的積極性和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藥物學的意識,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這樣學生在學習藥物學課程后,掌握藥物學知識,充分展示自己,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增加和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當中。
(六)教師幫助學生樹立職業觀念
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和普通高中不一樣,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生進入社會后的職業技能,所以,教師在藥物學課堂教學時幫助學生樹立職業觀念,奠定學生以后就業發展的基礎。中職院校的學生因為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原因,不會過早形成職業觀念,如果這時職業觀念沒有得到引導,在中職院校中會缺乏學習動力和學習方向,還會導致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影響未來的就業。因此,中職院校藥物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引導學生形成職業觀念。讓學生知道學歷和文憑雖然重要,但只是進入職場的“敲門磚”,中職院校是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的結合,在中職院校學習也可以學習到社會中需要的知識,部分知識在所有行業都適用。教師在教學時還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讓學生知道藥物學課程的重要。這門課程可以讓學生學會專業知識,還會關系到以后接觸的病患的健康,讓學生擁有正確的職業觀念。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藥物學教學模式根本不符合藥物學教學質量的要求,中職學校藥物學教師在課程教學時應該采取創新的藥物學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藥物學課程教學質量,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中職院校藥物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有許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應用合適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孔艷娥,段坤元,蘇麗娜.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實用藥物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 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6):32-33.
[2]王芳,郭曉慧,周長文. 天然藥物學教學改革及課程思政的建立[J]. 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4):50-51.
[3]陳超志,林勤,盧碧燕,等. “虛實結合”理念下的天然藥物學課程改革探索[J]. 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