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桂
摘 要:中職學考在當前全國范圍內的推進使得英語課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職學校中英語課程教學狀況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當從策略和方法角度來圍繞實際學情展開具體分析。本文從當前中職英語教學實際出發,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中職英語;學考;方法;提高;有效性
當前大環境下,中職學生的學業考核也日趨專業化,受社會對于綜合性、專業性人才的渴求所致,中職生也在文化水平提高上邁出了一大步。加之當前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對于轉變中職生重技能輕文化的現象付出了很大的心力,中職文化課得到了極大程度的重視,不再是邊緣化的課程。
一、詞匯與語法教學的針對性復習
1、詞匯
考試大綱對于中職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給出的標準詞匯量是1700個,其中具體又分為不同的等級,但主要的考核方向是針對的單詞的活用,包括詞組含義及固定搭配等內容。考察目的是對于學生在特定語境下對于詞匯及相關內容的使用和區別的辨別。明確考試的方向和標準后,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也有了方向,從基礎的音標到單詞記憶,教師可以嘗試從考試大綱中給出的幾個層級入手,先引導學生從最低層級詞匯入手,以關聯詞匯的形式來讓學生認識和掌握目標詞匯及與其相近的詞匯,在此基礎上通過及時的詞匯匹配聯系、單項選擇、填空以及英譯漢等方式進行小測驗,以一周達成一個目標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鞏固強化。后續來到高層級的單詞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原基礎上來進行靈活地變動,使學生能夠在循序漸進中獲得提高且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壓力。
2、語法方面
考試大綱中給出的考察內容以及要求包括各種類型的詞匯,如名詞、代詞、介詞(短語)、冠詞、形容詞、副詞等,以及句子、被動語態、時態,其中又包括主從復合句、并列句、倒裝句等等。語法可以說是學生比較難熟練掌握的一項內容,相較于詞匯的直接記憶,語法會受到母語先入為主的影響所形成認知障礙。對此,教師要采用滲透式教學,通過帶有故事性情境的文本或題目來進行穿插介紹,使學生在無意識中接觸到語法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從而再定期去進行整理回顧,這樣學生不僅會留有印象,而且會在教師再次提及時加深印象。
二、語境支持下的閱讀與寫作訓練
1、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要求學生能夠把握較快地把握文本中心,確定其主旨,結合大意與問題來對文中的細節進行搜尋和梳理。一般地,考察的多為一些實用性和生活性較強的應用文,比如個人、家庭、學校、休閑、娛樂、健康、節日、出行、科技等。閱讀理解需要建立在學生牢固的基礎上,基于對詞匯和語法的熟練掌握,還要能夠感知和把握文章中的語境,而且在試卷給出的文本中避免不了所遇生詞數量超過自己目前掌握詞匯量的情況。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減輕思想上的負擔,抓住主要矛盾來進行合理解決。一般來說,文章的首句或首段往往會點明中心思想,理清這里的內容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接下來內容的方向。例如,在Enjoy the wonderful campus life!的單元話題中,本課的主要內容是“there be”句型和主-系-表的結構,教師在warm-up環節可以讓學生伴隨著老師的口語來閱讀一篇某人的自我介紹,閱讀環節結束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幾個問題,比如“What is his name?”“Where is he from?”等等,通過聽老師剛才的口述,結合文本找出關鍵信息,以“His……is……”的方式來進行回答,以針對性的回答來使學生心中有底,減輕心理負擔,認識到只要冷靜分析,就沒有無法攻破的閱讀理解。
2、 應用寫作
關于寫作方面,仍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已掌握基礎之上,寫作考察的就是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和語法,以及對于它們靈活運用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針對學生的書寫是否規范,用詞用語是否準確,觀點表達是否明確等方面來進行訓練。其次,教師仍然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它們將寫作看成是閱讀理解的一種變式,而且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寫作要比閱讀理解簡單的多。總的來說,緊扣大綱,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提高效率。
綜上,基于考試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已經從新授課向復習進行了轉變,所以教師需要更加側重于學生在過程中的實際感受,明確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多方面因素,從而針對性地開展專項訓練,緊緊圍繞大綱要求來做到有的放矢,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領會到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對自身查漏補缺。
參考文獻
[1]陳霞.淺析學考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以南京交通技師學院為例[J].校園英語,2021(39):49-50.
[2]王愛黨.中職英語學考復習有效性初探[J].英語廣場,2020(24):116-118.DOI:10.16723/j.cnki.yygc.2020.24.036.
[3]顧文婷.淺析“翻轉課堂”模式對中職英語學困生的教學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