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孝紅 江濤
摘要??? 本文針對新時代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學院精準發力、綜合施策,以構建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目標體系、隊伍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評價體系為著力點,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有序推進,推動新時代衛生高職院校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關鍵詞??? 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4.020
Research on the Reform,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ake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E Xiaohong,JIANG Tao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u,Sichuan 61000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the college makes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measures,and focuses on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target system,team system,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material system,teaching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ensure the orderly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mote the high-qualit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form and innovation
衛生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衛生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勇擔健康中國建設大任的新時代衛生健康人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決策部署,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首位,立足新時代所面臨的新矛盾新機遇新挑戰,整合資源,匯聚力量,守好思政課堂教學”主渠道”,積極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為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邁出了堅實步伐。
1??? 新時代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困境
為摸清當前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等方式進行了廣泛調研,收回有效問卷1357份,調查對象覆蓋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學生、四川省衛生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西南地區醫務工作者等群體。調查發現,衛生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改進和完善,主要體現為以下三方面:
1.1???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供需失衡
學生需求方面,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應當改善衛生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79.37%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緊密結合醫學教育”,74.05%的學生認為應加強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環節。教育供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調動學生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不足(52.85%),教學方式方法單一(50.19%),與專業契合度低(47.91%)。不難看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與學之間矛盾突出,改革創新衛生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學生的普遍需要。學生需求與教育供給兩端的不匹配現象集中體現為: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專業的契合度不夠,教學模式統一性與個性化培養相矛盾,以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不協調等。要解決這種供需失衡,必須強化頂層設計,加大傾斜力度,彰顯職業特色。
1.2??? 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短板明顯
“思政課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中承擔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中堅力量。”[1]抓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關系到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調查數據顯示,78.95%的思政課教師認為目前師資隊伍發展不夠,人員數量有待完善;78.95%的思政課老師從未有過半年以上的進修或訪學經歷;71.05%的思政課教師主要通過網絡資源及教學指南進行學習,外出實踐及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的機會不足。同時,對思政課教師深度訪談的結果也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上述情況,衛生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目前仍存在明顯短板:師資力量較為短缺、教學任務重、壓力較大;師資結構不盡合理,年齡梯隊難以形成;師資力量亟待提升,人才培養培訓力度不足;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仍需完善,保障管理工作有待改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內生動力強勁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是改革創新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1.3??? 推進協同育人仍需打破壁壘
要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衛生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調查顯示,從事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及學校黨團組織,而積極開展思政教育的專業課教師占比不足一半,臨床實踐教師低至12.36%;通過學生社團活動積極活躍開展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高校,所占比例僅為27.19%;32.96%的醫務工作者認為醫學畢業生職業道德意識不強,并且38.58%的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無法定期接受醫德醫風教育。因此,衛生高職院校必須構建全方位協同育人機制,凝聚合力,破壁除盲,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和責任體系,推動思政課程與日常思政教育同心同力、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學校—企業(醫院)”雙方聯動、同頻共振,畫好協同育人同心圓。
2??? 新時代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實施路徑
為有效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瓶頸問題,學院探尋根源、精準施策,詳細制定和落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從體制機制、培養目標、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和評價體系等不同方面著力,積極推動新時代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與質量提升。
2.1??? 健全體制機制,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體系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學院成立以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為雙組長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保證黨對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領導。二是壓實部門責任。發揮整體功能,“全面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2]完善多部門合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機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調參與的閉環責任體系。三是貫穿“三全育人”。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育人質量提升體系,并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各部門和教職工的首要考核指標,全力確保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新時代衛生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實踐教育等辦學治校各環節,逐步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2.2??? 修訂培養目標,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體系
根據新時代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面向行業發展與基層需要,結合工作實際與學生特點,學院逐步修訂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藥學等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醫藥衛生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在培養目標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教育學生在擔當奉獻中修醫德、正醫風、強醫技、鑄醫魂,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凸顯衛生職業教育的育人特色。
2.3 ? ?錘煉過硬師資,建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體系
一是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學院制定并落實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學院衛生教育事業發展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二是嚴格思政課教師的選聘配備。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任職準入制度,以“四有”“六要”作為標準,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并通過內培外引、多措并舉,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同時,加強后備人才儲備,支持教師提升學歷學位。制定符合思政課教師崗位特點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標準,提高教學成果和教學研究在評聘條件中的占比。三是實施“教師鑄魂提能工程”。對標思政課教師的“六要”素養,分級分類加強教師培訓培養,推進綜合能力提升,助力青年教師成長。積極推薦思政課教師參加省培、國培項目;選派優秀思政課教師到高水平本科院校開展教學研修;支持思政課教師到地方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等開展實踐鍛煉。四是組建全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加強領導干部隊伍、黨務工作隊伍、思政課教師隊伍、輔導員隊伍、非思政課教師隊伍、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六支隊伍”差異化的功能與作用,構建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共同體”,全力織密織牢意識形態責任網。
2.4??? 凸顯職業特色,重構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體系
在原有必修課基礎上,開設“中國共產黨史”“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等選修課、實踐課,邀請思政名師大家、衛生行業模范做“思政大講堂”的專題講座,創新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理論課和實踐課相補充的衛生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建設體系。
同時,充分發揮其他課程的協同育人價值。挖掘和運用人文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遴選一批“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最終,構建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綜合素養課程為主干、專業課程為支撐的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為重點培養學生的醫德醫風、人文素養提供有效途徑。
2.5??? 推進教材改革,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體系
思政課必修課必須用好國家統編教材,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點》,及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并且,組織和鼓勵其他課程教師編寫活頁式教材,支持教材出版。以活頁式教材為重要紐帶,實現課程革命、學生地位革命、課堂革命、教師角色革命、課堂評價革命,并將思想政治引領、理想價值引導、愛國情懷培養、醫德醫風修養、憲法法治意識等重點內容融入教材編寫與課堂教學,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對接。
2.6??? 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體系
一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一方面,立足專業實際,服務人才培養,構建具有學院特色的思政課”三課融通”實踐教學新模式。以立德修身、家國認同、職業擔當“三個目標”為導向,以正心課堂、立信課堂、篤行課堂的“三個模塊”為抓手,運用課堂實踐、校園實踐、社會實踐、網絡實踐“四種形式”,打造“四橫三縱”的思政課實踐育人立交橋。另一方面,積極拓展第二課堂,強化協同育人效果。整合學校、附屬醫院、社區機構、醫藥企業、結對幫扶村等育人資源,培養建設一批實踐育人基地。突出體驗式教育,通過校內實訓、見習實習、社團活動、技能競賽、社區服務、公益活動、社會調查等,實現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有效銜接,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偉大成就,弘揚偉大精神,并深刻認識我國衛生健康行業發展的現狀和方向,增強職業情懷,擔當偉大使命。
二是充分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融入小組討論、課堂匯報、翻轉課堂等探究式、啟發式教學方法,并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與思政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鼓勵并指導思政課教師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例如,“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瞄準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教學方式方法和場景單一等難題,構建了“網絡平臺導學一課堂專題研學一實踐體驗探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促進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相互支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
三是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根據課程特點,各有側重地開展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教學創新,在培養精湛醫術的同時,注重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并且充分利用學院的附屬醫院、臨床實踐基地及多樣化的聯盟與協作關系,收集、整理、編寫體現醫學人文精神和職業道德素養的生動案例,豐富課程思政的教學資源庫。
四是加強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加大課題支持力度,鼓勵教師直面問題、總結經驗,使實踐創新更好地上升為理論成果,并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實現科研反哺教學,推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向縱深發展。
2.7??? 加強督導考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
從各部門、教職工、學生三方面,建立衛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維考評體系,創新評價方式方法。制定各部門、教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細則、規范和評價標準,把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建立教師的師德師風評價機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考評機制,評價結果與績效、考核、職稱晉升等掛鉤。改革學生評價方式,突出思想政治素質和醫德醫風等德育方面的考核評價,構建多維全程的醫學生德育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網站.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EB/0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2]教育部網站.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EB/0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