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勛
摘要: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學校信息化課程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教師們著重研究的問題。本文以初學的信息技術教學為探討焦點,分析了教師如何利用優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進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創新精神以及社會責任心、安全意識。
關鍵詞:教育核心素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
前言:信息技術教育作為初中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進行教學。信息化教學的編排,以及課程的選擇都需要從初中學生的實際特點考慮。基于此,以下簡要分析了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教學現狀,并給出了具體實施對策。
一、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初中的信息技術教育概念過于傳統
在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不足和問題亟待解決。第一,過于傳統和牢固的教學理念,信息技術暫時沒有被列為高中入學考試的范疇,這也讓不少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忽視了向學生講授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學生們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會產生錯誤的認知:"我們只要好好學習,能夠順利的完成中考的目標,就可以了,其他的沒有那么重要"。然而,學生一旦有了這樣的學習心態,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熱情也必然會遭到嚴重影響,更談不上對課程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和提升了,學科學習成效是差強人意的。
2.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階段,"灌輸式"和"填鴨式"兩個傳統的應試教育思維模式,仍然在初中教育課堂中普遍存在,并未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改革調整。受類似教學模式的危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根本無法獲得保證。當學生處在機械化的"被動學習"狀況時,他們不愿意積極的思考、缺乏探索意識,整個課堂教學氛圍只會讓人感到十分沉悶,課堂教學質量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情況下,談提高初中生的生物核心素養難倒不是“一紙空談”嗎。
3.老師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不重視
盡管新課程的教學思想已經在我國大部分學校推進,可是還有不少老師還在保留著一些陳舊的傳統教育思維,未能把和改革的腳步同時跟上,從而導致老師在實施信息化教育中,只重視向學生傳遞知識點,而忽視了學生對信息的理解,以及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從而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無法受到很好的培養訓練,也使得信息化的教育達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必須提升老師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度。
二、依托學科核心素養,實施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
1.老師要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實際教育過程中,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根據學生核心素養開展信息化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們營造愉悅、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加入初中技術教育的課堂與教學活動當中,為進一步培育學生的專業與核心素養打下了基礎。因此,學生在學習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初中《信息技術》中的《信息的特征》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對信息的認識和獲取信息的特點。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進一步被激活,從而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專業核心素養的形成,也就為提高中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實效性奠定了基礎。
2.建立情景模式,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在信息技術課程素養中,是學生所必須掌握的最基礎的信息素養,特別在初中學階段,不僅僅是學生對學校教育認識的進一步升華,同時也可以通過對學校其它教學加以輔助互促從而提升學校教育。所以,在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對信息意識的訓練,以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敏感性,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判斷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設置情境模式,聯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與學生認知水平相符合,以充實學生認識范圍的復習素材,并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在熟悉的生活情景指導下學生逐步分析實際問題,并解決具體問題。
比如可以設計"登山計劃書",在進行這一任務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信息概念與含義的認識,進而學習運用信息手段收集有關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獲取信息意識。為引發學生興趣,老師可以使用《攀登者》的片段作為教學導入,進而提煉課題,使學生以小隊為單元,在經過對信息的收集、篩選、分類和整合后,考慮時間、氣候、旅行裝備、食宿條件等各種因素,制定出詳盡的攀登規劃,從而培養學生對資訊的敏感度以及需求和分類能力。
3.老師要把技術教育和課外活動緊密結合
在當下信息技術教育實踐中,老師往往受到中國傳統教育觀點的影響,極少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而由于信息技術教學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同時學生也需要通過實踐才能逐步形成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所以,老師要把信息技術教學和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給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比如,學生在學習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初中《信息技術》中的《數據計算》時,如果老師在教學上總是強調SUM、AVERAGE、MAX等常見函數,學生就會缺乏學習興趣,掌握也不夠深入,而老師給學生進行的實踐性作業,學生反而很容易激起其學習興趣。這能為培育中小學生核心素養創造條件,又可推動中學信息化教育發展。
4.老師要在信息技術教育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水平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要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創造培養信息技術專業技能的平臺,賦予他們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多角度的對信息技術知識內容全面地進行探究實踐,以促進學生形成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例如,學生在學習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初中《信息技術》中的《計算機網絡及應用》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在掌握了教材知識點后在學生的機械室實驗過程中,使學生得到實際使用電腦與互聯網技術的感受,從具體的作業中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從而掌握專業核心素養。
結語:初中信息化課程承載著培養現代化信息素養的使命,所以我們作為一線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一步探討更多、更合理的教學模式,推動學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為中學信息化課程效率的提高以及學校今后的工作、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志東.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J]. 課堂內外:老師版(中等教育), 2021(1):1.
[2]卞倩倩. 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教學[J]. ?2021.
[3]王育欣, 陳金華, 李歡,等.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