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要:如今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經常提及的話題,所謂素質教育是指在培養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其對學科的喜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另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容。在小學教育中,體育教育是五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增強其免疫力,促進其健康成長。但是如何激發學生對體育這一學科的興趣是教師應該重視和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帶來幫助。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體育;終身運動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意義
(一)實現小學體育的教學目標
新課標改革對體育教育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即更加強調學習者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還要培育學習者的良好身體素質,幫助其建立健康第一的體育理想。而在小學運動課堂中使用游戲教育的方法,不僅能夠體現學生體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活躍體育課堂氣氛,使其在相對放松的環境下掌握運動的基本知識技巧。在與學生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能夠為學生滲透運動理念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進而促進了小學運動課程目標的實現成。
(二)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利用游戲開展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體育這門學科的興趣,并樹立終身運動的理念??鬃釉团d趣與學習的關系進行了論述,表達了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小學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愛玩的天性比較中,如果將游戲教學的方法融入體育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度以及專注力。在這種良好氛圍下,學生容易對運動產生濃烈的興趣并樹立終身運動的觀念,對其以后的發展有積極作用。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要點
(一)競爭性
體育游戲教學常常以個體或者小組為單位進行協作和配合,所以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可以帶有競爭性。對于勝利的一方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獎勵,失敗者會受到懲罰,激發學生贏游戲的信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體育游戲中付出更多的精力,而不是敷衍了事。此外,育運動本就包含競爭精神,所以體育游戲的競爭性能夠促使游戲順利進行并且培養學生努力拼搏的精神。
(二)趣味性
體育運動本就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且具有娛樂色彩,因此小學的體育教師在利用游戲開展體育教學時應該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因為小學尤其是一二年級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物的欲望,也正是這種好奇心激發其對學習的欲望。所以,在小學時期的體育教學中,有趣的游戲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教學和學習的欲望,而一旦這種欲望被激發,那么教學的有效性也將得到提高。
(三)多樣性
班級內的學生由于智力水平的差異,會導致其認知的不同,所以學生的愛好和興趣是不相同的。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利用游戲的方法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該確保體育游戲的多樣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和娛樂需求。對此,教師可以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創新體育教學的方法,針對學生的性格、體質以及對運動的愛好傾向設計游戲教學,提高學生對游戲的參與度,提高其體育能力。
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轉變傳統理念,創新游戲模式
把游戲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可以全面地調動學生參加運動教學的熱情,進而提高他們體育鍛煉的效果,提高其身體素質和抵抗力,促使其全面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的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游戲教學對體育這一學科的積極教學效果。想要實現游戲教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積極影響,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發揮學生這一主體對教學過程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師也應該提高自己的學科素質,鉆研不同體育項目,并積極創新游戲教學的模式。比如,在學習《跳躍與游戲》時,如果讓學生反復練習跳躍這一體育動作,不但不能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會使其在單一無聊的動作中喪失耐心。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跳繩游戲鍛煉學生的跳躍能力,如果學生覺得普通的跳繩游戲過于枯燥,教師可以將該游戲改為跳繩接力游戲,即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中選一個同學作為始跳者,該學生邊跳邊跑,跑的同時小組中的其余學生跟在其身后接著跳。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體育技能,還能提高其對體育的興趣。
(二)利用情境教學,合理展開游戲
盡管利用游戲開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教學的內容選擇使用什么樣的游戲,而唯有如此方可有效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效率。情境教學法是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游戲的教學方式之一,所以學校的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情景教育設計游戲。例如,學生在練習雙腳跳躍時,教師就可給學生創造青蛙過河的情景,讓學生模擬青蛙的動態。另外,體育教師還可按照課堂要求創造競賽情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學生在《跑與游戲》的課程中,教師就可創設接力跑的競賽,以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接力跑這一比賽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能培養其遵守規則、永不放棄的品質。
(三)創新游戲活動,提高運動技能
同一種游戲模式運用的次數多了便會喪失對學生的吸引力。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游戲活動的形式,使學生在游戲中提高運動的技能。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游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二次訓練,加深學生對體育技能的理解。比如,前文講的蛙跳運動,教師也可以完善該游戲,讓學生模仿不同的小動物,不限制于青蛙,像兔子、袋鼠等,充分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在接力跑比賽中教師可以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比如兩人三腳的接力模式,鍛煉學生身體協調度。
結語: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該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利用游戲教學吸引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從心理角度來說,興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這也是愛因斯坦曾表達的觀點,即當學生對某一學科充滿興趣時其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幫助其樹立運動的良好習慣和意識,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是最合適的。
參考文獻:
[1]傅銳.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84-85.DOI:10.16681/j.cnki.wcqe.201906047.
[2]曹秀路.淺析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22):113.
[3]王國權.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J].新課程(中),2017(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