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旻螢
摘要:教育為百年計劃的全面落實奠定基礎,教育的核心任務是立德樹人。思想政治學科素養指出了新時代教育工作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樣的目標充分彰顯出“以人為核心”的教育觀念。高中思想政治具有濃厚的德育教育色彩,同時開展思想政治課程也是高中學校培養學生德育素質的主要方式。本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探究如何創新教學策略,在根本上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水平。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
新時代,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需要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極融入思想政治意志,培養學生正確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們打造有利于終身發展的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們的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識以及公共參與意識,應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們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實踐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整理和歸納相關元素,開展具有系統化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與其他單一學科課程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將培養學生政治素養作為核心,其中綜合著經濟、政治、文化、法律、哲學等多個學科的原理和思想,是學生開始社會化成長的必要準備[1]。思想政治學科的特殊性體現在它的綜合性方面,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凸顯出系統化教學特點,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們整理和歸納知識點,將具有綜合性的思想政治學習內容作為主要載體,利用自主、合作或探究等方式帶領學生們獲取知識,鍛煉學生們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出問題或介紹一個社會現象,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們的探究積極性,讓學生們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發現各個問題之間的關聯性,最后將碎片知識組合為一體,形成完整化的知識體系,然后逐漸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的第一課“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為例,首先教師確立一個課題,那就是: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出幾個問題,例如“怎樣理解封建社會?”“什么是資本主義社會?”“現階段我國推行的社會制度是什么?”等等,讓學生們帶著疑問開始學習。由于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比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分別開展講解,最后再將各個分散的知識點綜合在一起,從而降低理解難度,便于學生掌握。例如利用劃分不同時代的方法,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的社會制度分別是什么?亦或是聯系古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分析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和劣勢,從而讓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為什么封建制度終將被摒棄。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們將一個個分離開來的元素和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形成完善化的知識體系,從而夯實學生們的知識根基,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二、促進教學方式的豐富與改革,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核心素養中十分關鍵的一部分,想要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首先需要教師及時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啟迪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科學引導,教師確立好教學目標后,讓學生們自主選擇學習方法[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們創造更多能夠開展自主學習的時間,為學生們營造適合自主探究學習的氛圍,給學生們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合理解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明確意義。例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堂課,教師首先讓學生們明確這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并指導學生們自學方法,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自學,并標記好難點,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出來,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們提出幾個問題,比如“中國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如何確立的?”等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組成小組,共同討論這個問題,辨析邏輯關系,并在課后給學生們布置適量的作業任務,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成果。
三、根據爭議問題,開展實踐教學
隨著教育法的改革與創新,實踐活動的開展逐漸成為新型教學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存在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們一同開展探究活動,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探索積極性,同時教師組織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獲得問題答案能夠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但是教師在選擇爭議課題時需要保證課題符合探究性與生活化的標準,保證課題具有研究和探討的價值,并且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3]。以“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這堂課為例,說到收入分配就不得不提到消費,隨著當前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與進步,人民群眾的收入增加,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社會大眾的消費觀和消費意識越來越豐富多樣,但是這些消費觀也存在著積極和消極的差別,在多種消費觀中有一種消費觀的定義存在著爭議,那就是購買奢侈品到底算不算消極消費觀念,因此教師可以以此作為議題,引導學生們進行探究和實踐,讓學生們融入社會當中,對社會大眾展開實際調查,詢問他們是否有著購買奢侈品的習慣?購買奢侈品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等等,根據調查結果,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繼續與學生展開討論,教師讓學生們自行選擇所持意見,然后將所持不同意見的學生劃分為兩組,展開辯論比賽活動,豐富課堂形式,同時也能夠通過辯論和講解帶給學生們更多的思考方向,有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課程是高中階段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思想政治教學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基于此,現階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及時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樹立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豐富多樣的生活元素和實踐元素,讓課堂氛圍活躍生動起來,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思想政治課程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推動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喜. 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2021,(4):33-33
[2]康繼榮. 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20,(20):73-73
[3]徐穎冰. 高中思想政治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分析[J]. 考試與評價,2020,(4):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