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珊
摘要:體驗式學習方式是一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學生主體的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們要研究體驗式學習的應用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征后指導其體驗式學習。以此方式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優化其過程與方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
所謂體驗式學習指的是一改以往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為課堂客體的教學現狀,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新型學習模式。數學是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理應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們要創新方式,研究體驗式學習,將課堂主體還給學生后,指導其在理論知識課程和實踐活動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加強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一、提倡情境教學明確課堂問題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該階段的學生對知識理論并沒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如果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數學知識教學中沒有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更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學知識,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在這樣的情形下,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們要注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其應用體驗式學習方式。在學生們應用體驗式學習方式時,教師要注意對情境的創設,指導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問題,通過問題學習知識,對理論知識中蘊含的真正含義進行理解。教師要通過情境方式對學生的各種感官能力進行激發,讓其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后,舉一反三預習其他相關的知識點。
比如,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章節知識時,要指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在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生活中不同場地的圖片視頻進行展示,如學校田徑場、操場、籃球場等。利用這些圖片和視頻對相關的情境進行創設,讓學生們在觀看中思考如何求出這些場地的面積。在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際的場地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并在感受后利用所學知識繼續探索,如花園的面積、公園的面積、動物園的面積等等。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體驗式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性,在深化知識記憶后鍛煉學以致用能力。
二、實施探究教學提升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直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們來說,興趣是學習知識最為原始的動力,如果學生們缺乏學習興趣,就不會深刻投入課程學習。但如果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就會調動自己的感官,全身心投入學習。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精神很難長時間的高度集中,為此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指導其應用體驗式學習方式學習知識時,要注意對學生的指導,利用探究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章節知識時,可以先利用課前時間,以學生之前的知識學習情況為依據,以百分數的教學要求為前提,制定出簡單的探究題目。在正式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展示出自己所制定的題目,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們解答問題。學生們需要以體驗式的學習方式自己研究,不會的就和同學合作研究,還是不行再由教師指導幫助學生。一旦學生解答出問題,教師要以不同的方式選取學生,讓學生們上臺在黑板上書寫出自己計算的過程和答案,教師則依據實際情況評價學生的計算。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要以鼓勵為主,讓其明白自己出錯的原因,改正錯誤,并思考本節課所講解的知識重點和難點。這種探究引導的方式,因為將課堂主體徹底交還給學生,所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驗式學習時提升學習效率,保證課堂的生機活力。
三、加強實踐操作輔助數學教學
體驗式學習方式是一種需要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方式,只有學生們實際動手操作,才會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理解,才會在理解知識后發揮學生的數學能力。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發現在學生的學習中,效率的提高、思維能力的開發都與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有著直接聯系。新課改更是要求教師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一系列情形下,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指引學生應用體驗式學習方式學習知識以后,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讓其在實踐活動中以實踐操作提升數學能力,建立數學思維。
譬如,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實施《長方體和正方體》章節知識的系列教學過程中,首先指導學生利用課前時間預習知識,在預習中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點進行了解,對相應的長方體、正方體模型進行制作。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出自己制作的各種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以自己預習的書本知識內容為依據,說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點,聯系不同點說出自己的預習和制作感受。接著,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感受,說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明兩種圖形的表面積計算方式。必要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出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品,測量該物品長寬高的數值,利用表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出此物品的表面積。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有何不同、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是否存在關聯等。此種方式可以落實下對學生的實踐教學,學生們可以在該課堂教學中增強自己的體驗式學習,更深層次的理解數學知識,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后形成對應的實踐意識和習慣,為其以后的學習實踐奠定基礎和提供保障。
結語
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來說,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驗式學習方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觸的媒質為道具,使學習者完完全全參與學習過程的方式。此方式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優化學生的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們應該想方設法指導學生應用體驗式學習方式,讓其在知識的學習中,技能的培養中,鍛煉數學知識學習思維,形成數學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吳鳳芹. 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教育科學:引文版, 2022(1).
[2]馬俊. 淺談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 2020(2):1.
[3]陳淑蓉. "四體"并駕,領航"數"中人——淺談"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妙用[J]. 時代教育:中旬, 2021(5):2.
[4]楊秀杰. 體驗式學習方法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J]. 今天, 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