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興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推行,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采用問題情境的方式鍛煉大家的思維意識。在不斷的探究中強化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調動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文章從以下幾點針對問題情境的創設途徑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途徑
引言:在新課標背景下,教育在持續發展,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涌現,其中問題情境創設就是物理課堂中的全新授課形式。物理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一門較為抽象且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導致學生對它的興趣不高。所以,教師應積極采納問題情境創設法展開教學,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以此保證課堂效率。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原則
物理教學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并且利用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在問題情境創設時要根據教學目標有任務有計劃的構建,保證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更加突顯出創設問題的教育意義,幫助大家深入理解物理內容,這是目標性原則。此外,課堂中的主體是學生,在創設問題時也要注意它的適用性。必須在符合大家的基本學習情況和發展需求的基礎之上創設,保證每個人都能積極主動參與進課堂活動,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如果設置問題時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實際情況,過于簡單會沒有鉆研興趣,過于困難又起不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反而會打擊大家的積極性,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問題創設時要注意貼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是適用性原則。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
(一)利用物理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多是以教師為主體,用單一的方式向學生傳輸知識點,先行講授理論知識,讓大家在反復的朗讀中夯實記憶。將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限制了想象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照本宣科式教學不利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導致在遇到習題時不能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加以解決。而且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只有經過親自操作才能理解其中內涵。所以,教師可以借助物理實驗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讓大家在操作中自行尋找答案,加深知識的記憶,從而收獲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
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物理教材中《讓電燈發光》一課,教學目標是掌握電路的組成部分,對它形成基本的概念,知道通路、開路、短路的區別,并且了解短路的具體危害;通過實物認識電路中的各個元件。教師提前準備好電源、電燈、開關以及導線這些基本的實驗道具,在講述完理論知識后自己先進行搭建,而后提出問題:按照這樣的連接方式當開關閉合時點燈能亮嗎?認為可以,講一下其中原理,認為不可以就要指出其中的錯誤。隨后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展開小組討論,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待所有人發言完畢后進行總結,統一出答案后派一名代表做最后的陳述。最后,讓他們依據教材插圖連接實物,通過操作通路、開路和短路的不同情況進一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教師借助實驗給大家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并且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有利于物理綜合素養的提高[1]。
(二)結合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
物理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授專業知識,而是讓學生能夠運用它們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的較大的中考壓力,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考試成績的提高,一切課堂設計都以考試大綱為基礎,忽略了物理與生活的關聯性,不進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不能保證課堂的效率。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育理念,結合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選擇大家熟悉的內容作為問題設置的一句,突破了課堂上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對于生活的渴望。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物理教材中《熔化和凝固》一課,教學目標是能夠正確區分物質的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狀態,并且說出它們的基本特征,同時明確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的轉換原理。教師在課前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家里媽媽買回來的海鮮要放入冰塊保持新鮮呢?為什么夏天吃雪糕會感覺到很涼爽?引導學生仔細回想生活中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強化思維意識,促進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通過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意識到物理與現實也是緊密相連的,學習它不僅是為了考試成績,更是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激發她們對物理的學習熱情[2]。
(三)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尤其是處在時代前沿的教育行業,多媒體的出現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腳步,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成為了主流模式。有效突破了傳統教學中資源的匱乏和形式的單調,所以,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感,讓大家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物理現象的變化,從而更深刻的感受專業知識。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物理教材中《材料的開發和利用》一課,教學目標是初步認識納米材料的高科技應用,了解綠色能源的種類,知道記憶合金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教師在大屏幕上播放博覽會上金屬花的視頻,在感受它奇特之處的同時,教師提出問題,它是什么原理制成的呢?讓大家結合教材以及所學知識解釋它的產生。經過小組討論得出最后的結論,它的花瓣就是關鍵所在,由特殊的金屬片,也就是記憶合金制作而成,原本是開放的,被完成合攏的狀態后,把燈泡加熱到一定溫度便會自動恢復原樣,這就是它超強的記憶功能。最后再展示納米材料的應用,利用投影展示洗衣機、領帶等常見的物品,都是和納米有關,它的產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了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提高鉆研興趣的同時也保證了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運用策略不僅體現在實驗、生活經驗以及信息技術這三個方面的創設途徑,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教師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為基礎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以此提高大家的物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光濤,孫義琛.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0):13-14.
[2]馮靜.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2):98-99.
[3]趙子雋.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