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
【摘要】? ?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課前預習然后做好標注筆記,課上老師再逐一講授理論知識并答疑解惑,然后配套習題去發現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翻轉課堂則是在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重新建構起來的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以及學生學習配套用具水平的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逐步走近學生身邊,讓學生學習更加高效,學習興趣更加濃烈。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強調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想象創新能力,所以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個較大的挑戰,同時也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載體或者切入點,讓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學習更加得心應手,學習效果也更加顯著。
【關鍵詞】? ? 翻轉課堂? ? 小學信息技術? ? 應用
引言:
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教學,走向更加創新化更有意思的平臺,重新定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課前以視頻的方式教授學生理論基礎知識。視頻的主要特點就是精簡,因為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其實相對有限,所以視頻雖然精簡卻可以盡可能地在視頻課堂中抓住學生的興趣,也就是提高效率。學生也可以自我檢測學習情況更加了解自己對于本次課堂所講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課后習題情況及時匯總到老師那里,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解決學習問題,達到高效的目的。
學生也會化被動為主動學習,也可以隨時隨地的利用互聯網接觸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某種程度上突破地域和空間的限制。這意味著不僅僅在課堂上才能學習理論知識,而是可以用現代技術讓課堂知識觸手可及,甚至是以更加有趣新穎,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活躍程度,以精簡的視頻形式輔助孩子學習。
所以視頻制作需要控制時長,同時兼顧到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長的問題,相對傳統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可以回看的視頻也解決了學生遇到不會的點不敢去跟老師溝通的問題,便于學生及時復習,方便快捷又高效,視頻后也會緊跟四五個小問題及時檢驗學生聽課的效果。
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本身對于現階段的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學習的內容較為深奧,所以需要課前以視頻形式輔助學生理解,課上重在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兩者相結合,共同助推學生學好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如今,互聯網的興起,讓這一想法變為現實,成為可能。
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優越性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特征
原則上來說,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考慮到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長問題,視頻制作以短小精悍為主,但是要直奔主題,減去冗雜的部分,也就是短小精悍但是都是精華部分,大多數的視頻可能就是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可能稍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鐘。但是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也就是說要有較強的針對性,這樣學生下次遇到問題想要復習或者是輔助理解,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快捷。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視頻的時間長度應該控制在學生注意力相對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再者,視頻具有暫?;胤诺裙δ埽热缒骋粋€知識點,學生聽一遍可能不是很明白,那可以選擇再回過頭再聽一遍甚至知道聽明白為止。或者也可以在課堂上讓老師去面對面的講解,這樣的話,就掩蓋了班級里學生水平基礎參差不齊導致聽課效果不一的問題。很多學生在傳統課堂上可能聽得不是很明白,但是也不敢去主動問老師,或者主動課下找老師去溝通,這個問題下次還是存在,考試的時候還是會成為丟分項,那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就是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去學習知識點。
同樣,互聯網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同樣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為我們的教學工作增添色彩,更加富有創新性,重新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的定義,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重新認識老師這一身份,不再是之前的傳統式填鴨式教學,讓學生重新感受學習的意義和課堂的魅力,以課前精簡的視頻直觀展現知識點本身的價值。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反復觀看視頻,而不是像傳統教學,老師一堂課講完就是完了每個學生可能心中都會有各種各樣自己沒有理解透的問題,導致在做題中各種出錯。而以現階段的學生心理特征來說,大多數學生遇到問題不愿意主動去問老師,問題遺留下來就會出現在考試卷上,展現在分數上,然后打擊學生自信心。
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真心地喜歡課堂教學,喜歡上學習,感知信息技術這門科學本身的魅力所在,化被動為主動學習,視頻輔助學生反復攻克重難點,課堂上老師帶動學生動手實踐操作,一方面針對性的給學生答疑解惑,一方面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甚至是創新能力,很多新點子的產生可能就在一瞬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也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甚至是增強整個班級的凝聚力,本次所探討的論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論點。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薩爾曼·汗的教學視頻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視頻中唯一能夠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斷地書寫一些數學的符號,并緩慢地填滿整個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書寫進行講解的畫外音。用薩爾曼·汗的話語來說:“這種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講臺上為你講課,它讓人感到貼心,就像我們同坐在一張桌子面前,一起學習,并把內容寫在一張紙上。”這也正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
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課堂上導致學生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其實很多,比如跟同學交頭接耳,比如教室里用品的擺放陳列等等,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視頻里,盡量刪減這些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物品,就僅僅是學習,而視頻的視角看上去,并沒有突出老師這一身份,更多的是相互學習相互成就的姿態,讓學生以不一樣的態度和心得體會在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上自由的學習。
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就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統一的一個過程,其中少不了的就是信息傳遞這一過程,老師把信息傳遞出去,學生再去接收然后消化吸收成為自己掌握的知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課后消化吸收這一過程更多的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主動去承擔,那么這一過程可能由于缺乏動力而導致學生自主完成度不高,這也是導致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的很多大一部分原因。
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以上基礎上對于教學這一過程進行重新建構,在課前以教學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視頻對于知識點的針對性不僅很強,而且生動講述,讓孩子注意力盡可能地集中,老師去提供線上輔導。這樣原本在課后讓學生完成對于知識點的消化吸收這時就放到了課上來完成,此時的不同就在于老師提前了解了學生的薄弱點,可以針對性地去攻克,同時課上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極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消化知識點,類似于傳統課堂上的課后習題。
此外,為了及時檢驗學生本次課上的學習成果,視頻后面也會緊跟四到五個小問題,學生自己也可以通過問題完成情況及時了解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點掌握不是很牢固需要老師在課上針對性的講解的,可以及時做好筆記,或者是通過視頻回看的方式去弄懂知識點。學生的答題情況也可以通過云平臺快速匯總交到老師手里,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呈現學生的完成情況,輔助老師調整信息技術課上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比如說課上的講解側重點是什么,具體哪些學生的哪些知識點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本身的特點就是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以視頻的形式在課前給孩子上課,打破人們對于傳統課堂教學的概念,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著課本,板書之類,導致一些知識點很難理解,甚至感覺枯燥乏味,視頻講解就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填鴨式教學,一味地幫助學生應付考試,失去了課程本身的意義和實踐課程的魅力所在,同時也忽略了學生的主觀創造性和對于課程本該有的興趣,翻轉課堂模式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學生的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通過合理設置題目,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中添加符合學生現階段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富有啟發意義的教學問題,巧妙地將學生代入到特定情境中,讓學生明確本章課程需要探究的目標,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活躍性,也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和富有趣味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化被動為主動地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知識感知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動手實踐中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明白合作求雙贏的意義,但是注意設計問題的難度應該略高于學生本身的現階段的能力,就是在基礎之上適當拔高,這樣讓學生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維拔高去努力夠到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如果難度太高,只有少數甚至沒有學生能打出來,那問題本身的意義就不大,而且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缺乏成就感,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于學習的主動性。
二、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精簡視頻內容,助力高效學習
信息技術影響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結合當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培養技術性應用人才勢在必行。信息技術是一門實操性極強且講究思維邏輯的一門學科,必須從小學抓起,從小對孩子們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教學培養,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相結合,課前讓學生觀看視頻的方式,所以考慮到現階段的學生學習特點,一定要注意合理把握視頻時長,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所以視頻時長控制在十幾分鐘左右即可,且視頻只需要出現跟學習有關的事物,其他任何多余的事物都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在學習效率不理想。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視頻制作尤其應注重創新,激發孩子參與課堂的活躍度,并引導學生得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二)及時安排相關學習視頻,鞏固課上所學
在學生觀看完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視頻之后,根據學習基礎的差異性,視頻后緊跟四到五個習題,習題緊扣課上重難點,也是為了檢驗學生課上的學習成果,明確本次課程的學習效果,及時反饋問題。這樣做不僅是讓學生自身明確問題所在,便于再次回看視頻時有重點的留意,把握自己未掌握牢固的知識點,也便于及時將問題總結反饋給老師,老師對于全體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線下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的點對點的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以此幫助學生樹立攻克學生難題的成就感,并且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相比傳統教學模式,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翻轉課堂更加貼合學生需求,高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所在,老師此時更多的是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也就是與學生并肩攻克難題的搭檔,也達到了高效的教學目標。
(三)課上注重實踐,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重在考查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除了視頻中教給學生的理論知識之外,也需要課上進行實踐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直觀地去理解。
比如我們走進小學信息技術的課本教材,以魯教版為例,在第一單元的第八課中,《時鐘轉動巧設計》這一知識點,視頻中應先引入時鐘概念,再到規律特征、日常應用等等。結合視頻思路,課堂上老師應先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理論知識,再去幫助學生動手實踐觀察時鐘的秒針、分針、時針的轉動規律和特點,再擴展到生活中的見聞,以達到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上來說對于新奇的事物是滿懷著好奇心的,所以實踐課本身對于學生就是可以激發學習興趣的,實踐課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可以檢驗視頻中的所學,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感知能力,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閉環,符合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學生的心理特征。
同理例如指揮機器人行動這一章節中的《燈光閃爍有規律》,視頻中以代入概念講述原理為主,線下的課堂上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更加直觀的學習。也可以在課堂上重新定義傳統的教學設計,小學信息技術所學內容其實貼合生活貼合實際,也就是生活中很常見,但是需要學生進一步去學習其中的規律和道理。
(四)化難為易,雙向提高課堂效率
對于傳統教學而言,教材和傳統教具是師生們授課的主要工具,對于一般的課程,老師授課的難度不會太大,學生理解也不會有太大障礙,而對于比較抽象或者空間性、立體性比較強的內容,則對于師生雙方可能都會有一定的難度。
比如在《體驗圖形化編程》這一章節中,該章節的第三課涉及幾何圖形,注重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圖形建構能力,同時對于傳統教學的老師去板書的話,具有很大的難度和挑戰性,畫圖也很耽誤時間,甚至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故這時展現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該章節結合的必要性。制作教學視頻,視頻里添加動態的旋轉圖形,省去老師畫圖的時間,降低對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挑戰高度,以便于圖形可以直觀展現。旋轉出來得到的立體的圖形便于學生理解,傳統課堂中學生很難去想象,如果老師的節奏帶的很快學生更加難以接受。而翻轉課堂這一雙重課堂講解模式則輕松化解了這一難題,助力學生對于本章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學生更加愿意去主動學習。
三、結束語
得益于現代高新技術的應用擴展到了學習領域,讓我們可以構建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原來學習也可以這么有趣。課前視頻學習,視頻后配套習題檢測的方式讓學生牢固復習和掌握知識點,可以帶著疑問進入線下課堂,老師也可以更有針對性的給學生答疑解惑,高效解決學生的問題。
翻轉課堂和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相結合的形式,課上老師是以“合作伙伴”的關系陪伴學生動手做實踐,課堂上不僅有空洞的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學,也更加注重學習方式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多的享受學習的過程,學生只要愿意去學,對于沒有聽得很明白的知識點,都可以采用回看視頻的方式反復琢磨,反復研究,直到內化吸收這個知識點為止,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的薄弱點把握也會更精準,方便于有重點的指導和鞏固。與此同時,翻轉課堂的模式能夠直觀地讓同學們感知科技的力量和美妙之處,從而激發孩子們對于科技的興趣,為培養科技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傅海倫,于洋.對當前“翻轉課堂”教學的理性思考與問題分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1(12):68-72.
[1]童蕊,孫思露,鐘紅月,等.基于質性-量性混合方法學研究的翻轉課堂學生學情分析[J].循證護理,2021,7(18):2509-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