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而枯燥的學科。許多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只要教師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學生就能在正確的教學過程中克服許多數學難題,成功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數學學習成績。根據對小學數學數據的分析,小學數學是一個理論與生活相結合的過程。因此,“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在小學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礎上,本文研究了“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引言
數學是一門具有思維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和不斷發展,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和授課內容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讓小學生學習基本的知識理念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數學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理論,增強數學的思維,掌握數學知識。
一、小學數學教學特點
(一)學生接受能力差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會比較差,因為身心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很多知識無法及時的吸收,也無法體會到其中的道理。初學有很多抽象的問題,然而對于這些抽象問題,都屬于復雜難懂性質,所以只憑借學生自身的能力是無法解決的。另外,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比較容易溜號,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老師所繳數的知識沒有完全吸收,尤其是一些較為復雜的題型,對于學生來講,普遍都會無法接受,那么數學本身比較復雜,如果學生的接受能力差,那么就會更加困難,所以面對這一類問題,應該及時才用一些方法來加以解決[1]。
(二)缺乏抽象思維能力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主要注重分析以及分類,抽象等等,甚至還要夾雜著推理能力,所以學生對于這些綜合能力比較缺乏。因為學生的想象力還不夠高,所以難以接受一些抽象的問題。在數學學習中,需要添加數形結合,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想象力,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時候。只憑老師傳授知識是不行的,學生在自己的思維中,要充分的憑借想象,構思出一副圖形,加上綜合以及分析等等,才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并且準確的做出回答。但是目前小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是缺乏想象力,往往無法將知識點和想象結合,對于某些數學問題會出現胡亂答題,所以在考試的時候,成績不會很高,漸漸的對于學習數學就失去了信心。同時對于學習數學也缺少了熱情,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數形結合,幫助學生來提升抽象思維,并且提升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科產生一定的興趣,為學生奠定數學基礎。
二、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通過數形結合,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數學知識
小學教育初級階段是中小學生初次接觸現代數學教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對新鮮知識雖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對學生的學習力量卻不足,所以,此時老師們就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采用形象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給學生講授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對數學經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認知,就能夠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就有助于學生形成邏輯思維,進而為學生未來的數理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石[2]。因此,在數字的初級理解課程中,本課程的主要教育目標就是希望使學習者能夠對數字有最初的了解和認知,靈活的了解數字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所以計數也就成為了本節課程的核心課程,但是由于阿拉伯數字對中小學生而言非常陌生,所以老師也很難通過文字給他們講解并明白阿拉伯數字的實際用途,而此時老師就能夠給他們構建“數一數”的教學活動,比如老師就能夠在事先給他們提供了不同的建筑物、林木、人等的圖片,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給他們展示,然后需要他們數一數圖片上建筑物、林木、人等的實際數量,在數一數的教學過程中,他們將會理解阿拉伯數字在現實生活中的計數用途,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還能夠有效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把學生的主觀性思想有機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將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使學生更能體會到教學的快樂,進而促進學生越來越喜歡上數學學習,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特殊魅力。
(二)在學習新知識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當老師講授新知識點時,由于學生還處在較低層次階段,所以老師們會發覺許多學生對題意的認識不足,從而造成了解新題存在困難,特別是隨著學生年齡不斷增加,對各種形式的認知要求也越來越多,學生們將無從下手,所以“數形結合”的教學思路可以讓學生認識新問題,將由表示圖所支持的模型運用于實際生活中,使圖像、表格、數學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從而提高了對題意的認識。例如在小學數學的初三上冊,在對于混合計算的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將實物圖與直觀示意圖組合起來,學生就可以更好的認識問題,在第三單元的“加與減”,可以利用各類示意圖來了解數量關系,比如在"節余多少天"的第二個問題的課堂教學中,就是需要學生利用條條塊塊簡單的說明數量關系,然后老師就可以利用線段描述和講解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會了學生通過畫圖解決問題,提高其數學技能。
(三)將教學與實驗活動緊密結合,滲透與數形教學結合思想
數學教育是一個很抽象的學科,許多學習者都由于還沒有掌握小學數學的基本思想而對其缺乏興趣,所以唯有讓他們對小學數學形成強烈的好奇心,才可以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況,對教學過程形成旺盛的需求欲,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學習數學終極目的是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難,數學源于日常生活又運用于日常生活。小學數學的教育緊密地與數形結合,但同時又離不開將現實生活和小學數學教育緊密結合的思考方法。把課堂與實際生活融合到一起,才能使學習者真正體會到小學數學的實際距離與自己生活并不遙遠,而且息息相關;在教學實踐中掌握數學,感受數學,更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所以老師在傳授數形結合思想時,最直觀、最簡便的辦法就是把數學內容放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在數學課程中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從幾何學中感悟生活的奧妙。
總結
數學研究的是數量關系、空間關系,“數形結合”的方法可以將兩者結合,使得問題能夠進行有效的轉化,直觀的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理解數學運算的意義。小學生所處的階段從幼兒階段向學生階段發展過渡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可能會存在一些困難,這個時候教師就要積極地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形結合完全融入于課堂教學中,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侯兆輝.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58.
[2]楊貴兵.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應用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