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親身經歷獲得體驗并自主獲取知識、實踐運用的教學方法。近年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被廣泛運用,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如運用英語,提升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對高職英語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加以分析和研究,為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入發展提供有益思路。
關鍵詞:高職英語;英語教學;體驗式教學;運用策略
作者簡介:劉婧,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
新課改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方法不斷得到優化,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大幅度提升。那么,體驗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值得我們探討。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重點對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加以分析,以期為高職英語教師提供體驗式教學的運用思路。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法,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新型教學方法,它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注重實踐,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建構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Piaget認為,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被動的,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構建的,這與實用主義的“從做中學”理念相吻合。20世紀80年代,美國教育家David Kalb提出經驗學習圈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應從學生的經驗開始。建構主義理論、經驗學習圈理論,是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
體驗式教學法結合了情境教學理論和認知心理理論,是對傳統教學的改革,是教學方法的創新。之所以說體驗式教學結合了情境教學理論和認知心理理論,是因為體驗式教學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并且從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和學習需要出發。體驗式教學有助于高職英語教學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和運用感到不乏味、不枯燥,讓學生通過體驗式教學獲取知識,提升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如教學“表示感謝”的相關內容時,由于這部分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趣味情境的創設,將學生置于真實的情境中,激發其參與熱情。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熟練運用英語感謝他人和回應他人,從而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的特征
根據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其突出表現為突破傳統英語教學的桎梏,顛覆了傳統課堂模式,其基本特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強調英語教學的情境化
根據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情境化是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特點,只有將學生置于情境中,學生才能經歷學習和交際的過程,才能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如教學“表示感謝”的相關內容時,教師改變傳統的講讀法,而是為學生創設多元情境。如首先從具體的日期和節日實際來設計問題“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is the date today? What holiday is it today?”等,從而引出“感恩節”,再提出問題“On Thanksgiving Day, what can you say to your parents、teachers or friends?”。如此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化問題,給學生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引出課堂教學的主題。之后,為學生播放胡歌發表獲獎感言的視頻,通過特定的情境,學生找出胡歌發表獲獎感言時所使用的表示感謝的句子,通過“真實”的情境,利于學生發現新知識,為下面的運用奠定基礎。教師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抽取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情境,合作創編表示感謝的發言稿,并在組際間表演。情境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載體,推進高職英語教學的有序有效展開。
(二)突出課堂教學的主體性
體驗式教學法提倡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倡導多元活動的開展,以活動的開展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于“問路”“指路”的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主要是情境的創設。如外國友人來中國旅游,晚上游玩之后,想回賓館休息,結果忘了回賓館的路,于是向交警詢問哪一條是回賓館的路。教師再讓學生分別扮演外國人和交警,表演“問路、指路”的經過。這個活動的開展,發揮情境的作用,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從“教”向“導學”“導練”的方式轉變,學生從被動接受向積極參與轉變,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根據對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意義、運用原則的分析,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應有系統化的策略。筆者根據多年的高職英語教學實踐,對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策略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具體來說,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興趣激發,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體驗式教學注重體驗感,因此,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興趣十分重要。然而,高等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注意力容易分散,參與度不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讓學生自主、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
激發學生參與興趣,首先可以根據高職生好玩好動的身心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融入趣味游戲,通過游戲活動的參與,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不斷激發其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如根據高職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在課堂開展競賽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以英語詞匯前綴、后綴的教學為例,教學中,對于前綴有哪些、后綴有哪些,以及對應的例詞等,可以組織學生開展Brainstorming游戲,并融入競賽元素,讓學生比一比誰想出的多,想出的最多的學生可就被評為“學習明星”“英語詞匯記憶王”等。如此趣味元素的融入,有效提升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二)注重多元互動,豐富學生體驗內容
體驗式教學強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習內容等的多元互動。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除了融入游戲、競賽等之外,更需要通過設計多元互動活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首先,通過小組合作構建體驗式互動課堂。以合作促互動,可以設計討論、互問互答活動,為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創造機會,也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形成與人合作、與人共事的意識,從而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如教學有關交通工具的內容時,筆者首先讓學生以兩人一組就各種交通工具的特點以及運用的利弊等進行自主問答,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交流自己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外出的經歷和感受。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互動,將自己的經驗與課堂學習、語言知識的運用巧妙融合,讓課堂“活”起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其次,設計自主式的互動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積極互動的前提是對學習感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身心放松、積極互動。如首先為學生創設新年將至而各地出現疫情的“真實”情境,然后鼓勵學生就高風險、中風險地區的人們能否回家過年、低風險地區的人們應該怎樣做、如何看待疫情等自主交流。這類活動既體現自主性,也凸顯開放性、生活化,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互動熱情,讓課堂教學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彰顯體驗式教學的優勢,為課堂注入活力。
再者,高職英語教學應擺脫課堂教學的束縛,應引領學生走向戶外,走向生活。如結合體育課、實踐課、烘焙課等課程,實現寓教于樂。
教師也可以模擬生活實際、策劃工作場景等,給學生提供語言鍛煉的機會,也增強師生、生生的積極互動。如模擬求職、招聘等的現場情境,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自主運用英語,增強互動的熱情。如模擬公司老板到校園招聘的情境,根據不同的職位要求,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進行應聘。此時教師和幾個學生代表扮演企業老板當面試官,其他學生扮演應聘者。這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和體驗“求職”的過程,為以后找工作、面試、應聘等打下基礎,也促進學生鞏固理論知識,發展學生的口語能力。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除了注重興趣激發、注重多元互動之外,還應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回顧,深化體驗結果;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注重分層教學以及運用良好的課后評價等。上述策略都可以促進學生快樂參與,積極體驗和實踐,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成效。
四、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為了體現體驗式教學的優勢,應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一)與素質教育相符
高職英語教學必須與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學生的特點相一致。高職院校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關注學生的性格和情感,提升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擇業能力。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注重師生、生生的溝通和交流,通過任務性、合作性、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英語學習的實用和快樂。通過創設情境,拉近學生和英語、學習和運用、理論和實踐的距離,讓學生在“做”“學”“用”中感悟、構建和運用知識,強化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如上文提到的模擬“招聘”現場的活動,學生在感興趣的情境中,積極互動,體驗“招聘”“應聘”的過程,也在活動中鞏固知識、運用所學。
(二)與以人為本相符
陶行知先生強調教育的公平性,即教育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并且公正、公平地面對每一個學生,體現了以人為本。在新課改背景下,運用體驗式教學時,應設計層次性、趣味性的問題和任務,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和目標,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我。如“May I help you?”這個單元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教師首先組織學生開展group work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waiter和custom,表演在咖啡廳中發生的“一幕”。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參與自信,降低角色體驗的難度,教師可以給出對話的模板,如:
Are you ready to order?
Yes,I'd like a cup of coffee.
Cream and sugar?
No,just black is fine.
Anything else,sir/madam/...?
...
對話模板幫助英語成績較低的學生也會感受到對話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而對優秀生,教師可以鼓勵其創新對話、不拘泥于教師所提供的模板。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從而提升課堂參與率,也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英語能力有所提升。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除了踐行以人為本、與素質教育相符之外,也應與高職院校提出的“鼓勵教育”一致,與高職院校倡導的“雙師型”教育理念相一致,并且遵循趣味性、互動性、創新性等原則,讓體驗式課堂切實成為學生學習發展的舞臺。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符合高職教育發展的趨勢。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精準把握和合理定位高職院校的發展方向以及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標。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學習、交際運用的環境,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語言交際體驗,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運用有效對接,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提升和鍛煉,從而提升就業競爭力。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法,高職英語教學將不斷完善和優化,讓高職英語教學綻放精彩、獨具魅力。
參考文獻:
[1]趙紅俠,吉莉.高職院校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管理模式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1):48-49.
[2]高薇.芻議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6):61-63.
[3]楊宗琴.高職英語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校園英語,202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