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秀雪
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要想學好語文,首先就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準確掌握漢字規律,這樣才能為學習語文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從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基本情況來看,其整體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問題的存在不僅降低了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還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為此,語文教師務必認識到字理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字理教學改善識字教學的現狀,以便為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字理的內涵,然后結合字理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闡述了具體的應用方法,旨在實現上述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理教學;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1-0038-04
The Role and Appli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and Writing Theory Teaching in Literacy Teaching
ZHUANG Xiuxue (Shanch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anjing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f they want to learn Chinese well, they must first have a solid language foundation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ru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learning Chinese. However, from the current basic situation of Chinese literac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 overall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existence of some problems not only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iteracy teaching, but also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Therefore, Chinese teachers must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literacy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teracy teaching through literacy teaching, so as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ability, so as to maximize teaching benefi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word theory, and then combines the role of word theo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iteracy teaching, and expounds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aiming 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Word theory teaching; Literacy Teaching
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掌握漢字規律的基礎上,主動對漢字文化進行深入探究,促使學生在強化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能實現自主性發展。為此,語文教師有必要將字理教學滲透到識字教學活動當中,引導學生在字理的指導下掌握漢字的結構特點,領會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使識字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1.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基本現狀
從根本目標來看,識字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體系的組成部分,從教學內容來看,識字教學的內容是學生語言建構能力培養的主要手段,由此可見,其在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對于廣大語文教師來說,要想更好地落實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必須突出識字教學的重要地位,將其有效價值充分發揮出來。然而,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基本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識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識字教學方法單一,機械式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難度,最終影響了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據實踐調查顯示,目前有60%以上的小學生對識字都缺乏興趣,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學模式的滯后性。從實踐調查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機械記憶仍是許多語文教師的首選,這種學習方法不僅會降低學生的識字質量和效率,還會導致識字教學的趣味性不斷下降,最終將會引發學生厭煩的情緒。第二,識字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聯系不太緊密,導致識字教學的文化價值難以充分發揮出來。從本質上來說,漢字本身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核心素養要求下,廣大教師只有充分體現識字教學的文化屬性,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忽視了識字教學的文化屬性與價值,并未將其與傳統文化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會對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和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BB792AFA-131E-45C6-9843-7DCF2029D250
2.字理教學的概述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現階段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整體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對于廣大語文教師來說,要想改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基本現狀,必須引入字理教學,通過字理教學解決主要識字問題,從而為優化識字教學體系創造良好的條件。所謂字理,實際上指的就是漢字所具備的構形理據。從字形來看,每個漢字都有著各自的構形特點,不論是結構組合,還是書寫順序,都有著巨大的差異性;而從字義來看,許多漢字都與其字形、字音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掌握識字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認識漢字、理解漢字,從而體會漢字蘊含的美感。具體到字理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利用字理指導學生識字,讓學生在準確把握漢字形、音、義之間關系的基礎上進行高效識字、自主識字,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說傳統的識字教學更加注重整體性,那么字理教學則更加強調細節性,教師通過對漢字的分解來為學生明確漢字的構形理據,讓學生在了解造字規律的基礎上進行識字,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多樣性的造字方法。
3.小學語文字理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
(1)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實際上,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想在識字的過程中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濃厚的識字興趣必不可少。而傳統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更加注重漢字的整體性教學,旨在通過講解字音、字義的方式引導學生識字,同時并未將漢字的形、音、義聯系起來,這對于缺乏識字基礎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具有較大難度的。與此同時,傳統的識字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強調機械記憶,忽視了理解性識字的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識字質量和效率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最終將會影響識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而通過字理教學,教師能夠將漢字進行“細化”與“分解”,促使學生通過漢字形、音、義之間的關系認識漢字、理解漢字,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造字規律的認知和理解。與此同時,字理實際上是對造字規律的歸納和總結,將其滲透到識字教學當中,能夠引導學生對造字規律進行探索和研究。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分類”,還能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隨著識字數量的增多,學生在識字教學中的情感需求也會得到滿足,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能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最終將會激發出學生的內在潛能。
(2)有助于拓展傳統文化滲透路徑,強化學生的文化素養
從本質來看,字理本身就是漢字文化的表現形式,將其以教學的形式滲透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當中,不僅有助于拓展傳統文化的傳播渠道,還能實現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此外,字理的有效滲透為學生提供了與漢字文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激發學生漢字文化探究興趣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將這種探究興趣進行“遷移”,從而拉近傳統文化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最終為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4.小學語文字理教學的主要內容
(1)象形字教學
象形字在我國漢字體系當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其他類型的漢字多是由象形字衍生出來的。在象形字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立足于象形字的形構理據,突出漢字“形”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漢字的“外形”特點掌握字音、字義,從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系統的識字體系。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思維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以感性思維和直觀思維為主,這對象形字教學的順利開展是十分有利的。鑒于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語文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對字理進行滲透,通過創設實物情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并將實物與漢字之間的轉化過程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深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還能促進象形字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當中,許多獨體字都是象形字,如月、龜、馬、魚、日、門、木、山、手、火等,這些漢字最初使用圖形來表示的,因此其造字結構與相應的實物形狀極為相似。鑒于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識字教學,將象形字對應的實物圖片展示給學生,再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轉化功能將其“變形”,最后獲得相應的漢字。從教學效果來看,這種教學方法在滲透字理方面和培養學生識字興趣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只有準確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要點,才能將象形字教學的基本要求落到實處。
(2)指事字教學
從造字方法來看,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較于象形字,指事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也與象形字略有不同。實際上,并不是所有漢字都能夠利用具體形象表示出來的,譬如表示方位的漢字,如上、下、左、右等,這些漢字雖然無法用具體的形象表示出來,但是可以利用抽象符號來表示,而這正是指事字的形構特點。因此,在教學指事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象形字的基礎上重點講解特殊符號的含義,結合具體漢字明確特殊符合的本質內涵,以此強化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在教學“刃”字時,教師可以在象形字“刀”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在“刀”上加一點,表示刀口,從而衍生出“刃”字;而在教學“甘”字時,教師可以在“口”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在口內加一點,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進一步掌握“甘”的意思。實際上,在漢字體系當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對指事字進行歸納和總結,同時將特殊符號的本質意義予以明確,以便更好地傳授給學生,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指事字的識字規律。
(3)會意字教學
相較于象形字和指事字,會意字更加側重于漢字的“義”,會意字主要是由兩個或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組成,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成的一個具有全新意義的漢字。由于會意字屬于合體字,因此在教學上要比象形字和指事字具有更大的難度。為此,廣大語文教師可以立足于會意字的形構特點,通過將會意字進行“拆分”來幫助學生掌握,以此強化識字教學的效果。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整體—部分—整體”的識字教學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從整體掌握漢字結構,然后從組成部分的字義入手,最后通過結合明確漢字整體的意思,從而深化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會意字有很多,比如眾、淚、塵、每、寒、采、走等,以“淚”字為例,在講解改字時,教師可以將其分解為“氵”和“目”兩部分,“氵”表示水,“目”表示眼睛,眼睛里有水,即為眼淚,從而生成“淚”字。通過對各部分結構含義的講解,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漢字的整體意思,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BB792AFA-131E-45C6-9843-7DCF2029D250
(4)形聲字教學
與會意字相同的是,形聲字也屬于合體字,而與之不同的是,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義,主要表示了漢字的意義范疇;聲旁表音,主要體現了漢字的聲音類別。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于形聲字的形構特點,從形旁和聲旁兩部分入手,通過形旁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偏旁部首,掌握每種偏旁部首的內在含義;通過聲旁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正確發音,促使學生從形、音、義三方面掌握漢字,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識字規律。例如,在講解“女”這個偏旁部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漢字進行歸納總結,將表示“女性”的漢字列舉出來,如媽、姐、妹、姨、奶等,這些都是女性的代名詞。在講解“青”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添加不同的偏旁部首,以此獲得新的漢字,如請、清、情、晴、氰等,這些漢字均表示不同的意思。
5.小學語文字理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通過對小學語文字理教學的內容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每種造字方法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從本質上來看,字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其本質規律都滲透到了識字過程當中。為此,語文教師要立足于字理的本質特點,通過研究字理規律掌握造字方法,并將研究結果滲透到識字教學過程當中,這樣才能實現字理與識字教學的深度融合。那么,究竟如何將字理運用到識字教學當中呢?筆者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1)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深化學生對字理的理解
作為識字教學的主體,學生對字理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不僅關乎著字理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滲透情況,還影響著識字教學的整體質量。因此,為了將字理教學的有效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廣大語文教師首先就要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字理,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識字教學。而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任何事物的理解都來源于直觀思維,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勢,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認識字理、理解字理,從而為確保識字教學的高效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許多漢字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形成的,而象形字多數與漢字字義的形象有關,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圖片來進行情境教學,也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漢字的演變過程,以此深化學生對造字規律的理解,從而掌握字理的本質內涵。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針對本單元的漢字,教師可以將漢字展示在相應的圖片當中,然后借助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功能向學生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促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漢字由“形”變“字”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會驚嘆于漢字的演變規律,同時也會對祖先的聰明才智產生敬畏之情,進一步為增強字理的理論指導作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開展趣味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字理識字興趣
隨著趣味教學理念的提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也不例外。從字理教學本身來看,其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如果只是機械地將其滲透到識字教學當中,勢必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語文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字理識字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掌握字理、認識漢字,以此增強字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角色扮演游戲活動,讓學生扮演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將本單元的漢字隱藏在學生留下的“腳印”當中,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為學生畫出漢字對應的具體實物,讓學生進行猜想,以此將漢字教學與游戲活動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3)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字理識字整體效果
實踐證明,字理教學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字理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廣大教師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為學生提供發散思維的機會,促使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字理、記憶漢字,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和效率。為此,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集思廣益價值,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進一步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例如,在教學《鄧小平爺爺植樹》時,針對本單元的漢字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首先,教師要將學生分組,將每組人數控制在4~6名,以便實現識字方法的共享。其次,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多樣性的合作學習方法,比如兒歌學習法、討論學習法、游戲學習法等,讓每個小組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學習方法,從而分享自己的識字技巧。實際上,合作學習不僅改變了學生“孤軍奮戰”的學習狀態,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領域和空間,同時還能更好地落實教學主體要求。因此,將其引入識字教學當中,對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4)創新教學評價體系,突出字理識字的重要地位
在字理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評價作為其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于增強識字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從多個環節、多個角度入手,通過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來突出字理教學的重要地位,從而更好地實現字理教學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語文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標準,既要關注學生的識字數量,也要將學生對字理的掌握情況納入評價體系當中,并對學生的字理掌握情況進行考核與檢查,及時向學生反饋考核結果,以便引導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從而提高字理識字教學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在對學生字理識字情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入多樣性的評價方式,將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激勵性政策豐富學生的成就體驗,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字理的本質內涵,從而將字理滲透到識字過程當中。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只有不斷地完善和優化教學評價體系,才能從多個角度實現字理在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6.結語
綜上所述,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融入字理教學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通過字理教學,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識字規律,在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另一方面,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字理的融入不僅豐富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內容,還拓展了傳統文化的滲透渠道,最終為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字理教學的積極作用,結合字理規律進行識字教學,促使學生在字理的輔助下擴大自己的詞匯量,爭取在增強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萬章.字理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36).
[2]謝會杰.字理教學及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J].師者講壇,2018(21).
[3]李娟.探究語文字理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J].課堂內外,2020(03).BB792AFA-131E-45C6-9843-7DCF2029D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