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軍
摘 要:語文是整個教學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習科目,也是學生探究各科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帶來非常大的幫助。在高中語文閱讀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發展目標,不僅要為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還要在啟發學生智慧的同時,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全面推動高中生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能夠順應社會發展潮流,促進自身發展的能力。本文重點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以及發展現狀著手,總結出了具體教學發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0-0023-03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LI Fengjun (No.2 Middle School of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Chinese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whole teaching system,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of various subjects, which brings great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s educators to develop students' core literacy, not only to accumulate rich literary knowledge for students, but al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ility while inspiring students' wisdom ,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knowledg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gradually help students to form the ability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s specific teach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ore literacy; Training strategies
1.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語文科目是非常重要的母語學習科目,具有豐富的人文性和語言性特征,高中語文學習,能夠強化內心的情感意識,教師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語文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特別是在自學過程中,促使學生不斷擴大知識面、豐富社會閱歷,強化學生的認知水平,真正培養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核心素養水平,教師在對閱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堅持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到閱讀問題的探討過程中來,在深入閱讀以及問題思考中強化學生的思維水平、增強學生的情感能力,促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運用核心素養的理念,以這一思想作為指導方式,改革創新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發揮出核心素養的真正價值,幫助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目標,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意識,進一步提高閱讀綜合水平,意識到閱讀學習所帶來的改變,幫助學生獲得快速進步。在核心素養的教學引導下,語文閱讀教學要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創新拓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逐步塑造出學生良好的自學意識,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
2.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較落后
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沿用著落后的教學理念,這些老舊的教學理念無法充分滿足需要,也不能良好地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指導,讓總體閱讀教學效率并不理想。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假設教師僅僅只是單純地用口頭介紹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在整體的學習過程中將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盲目的閱讀教學課程使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獨立閱讀學習能力,學生的整體閱讀學習積極性無法獲得進一步提升,僅僅是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展開學習,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師生互動缺乏
在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存在一種畏懼感。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閱讀指導技巧,運用合理的交流分析方法,經過給學生嚴密的觀察來選擇有效的互動形式,以平易近人的態度與學生進行溝通。如果發現教師非常嚴厲,那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就會缺少互動交流,不利于師生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關系。如果教師不能掌握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也就無法為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閱讀學習指導,導致學生的一些困惑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對接下來的閱讀學習產生負面影響。B3922894-F160-4F1A-92E8-866A8A55058C
(3)缺乏興趣引導
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屬于一大比較大的學習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閱讀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先綜合掌握學生的具體閱讀偏好,還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助力學生提高自學水平。可是在實際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很多的教師由于教學精力有限,再加上簡短的教學時間很難對學生進行興趣引導,部分教師應用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閱讀探究興趣,很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還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依賴教師或抵觸閱讀學習的心理,這對教師后期的教學計劃也將造成一定的影響。
(4)教學方式單調
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通常所使用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致使閱讀教學沒有形成良好的系統框架,甚至讓一部分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了排斥心理,閱讀學習積極性嚴重不足。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許多教師都不能結合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來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進一步滿足。再加上高中生的基礎學習素質具有一定的差異化表現,許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沒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學情開展針對性的指導,造成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根本不能獲得全面提升。
(5)教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不足
在我國,素質教育推行的時間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在實際情況下,語文教師并未在閱讀教學當中良好地貫徹落實教學目標。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和提高學生能力沒有結合起來,只管自己教,不管學生學的效果,造成教學達不到既定的計劃目標,學生也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效不明顯。
3.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1)結合語言文字,培養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
語言的構建和應用能夠揭示語言學習的內在規律,高中語文在閱讀教學中要全面注重學生語言水平的發展情況,探究閱讀文本內涵,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抓住重點字詞,通過對重點字詞的深入剖析來把握語言結構特點,總結出文本表達的內涵思想。絕大部分的閱讀文本都是通過字、詞、句組合而成的,只有掌握對這些關鍵點的剖析解讀能力,才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教師要抓住文本題材的特點,指導學生展開分析和理解。如《荷塘月色》作為一篇著名的散文作品,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就用了許多優美的詞匯來進行描寫,為學生構建了一種如夢似幻的畫面和意境,如“瀉”“浮”“洗”“籠”等。通過對這些關鍵字詞的解讀,學生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字能力。此外,教師要帶著學生通過誦讀加強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口、心、耳、目展開誦讀,對學生展開語言理解和節奏把握,在誦讀過程中把握節奏韻律,理清人物關系和故事發展。例如,在閱讀《短歌行》的過程中,詩中描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作者宴席之中的飲酒是有感而發的,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展開誦讀的過程中把握詩歌內涵,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心情感,在品讀關鍵詞句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語言素養的有效培養。
(2)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在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與核心素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實現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激發,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分組閱讀學習,引導學生在互幫互助的狀態下共同學習新的閱讀文本,在針對同一文本的探究過程中實現思維碰撞,對自身的思維發展進行查漏補缺,從而推動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提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率,教師應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多媒體閱讀情境,助力閱讀教學的形象性,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性,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我們同樣以《荷塘月色》這一課文為例,如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以國畫形式呈現文本描繪的美景,就可以使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提高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深度。在學生完成閱讀后,教師要指引學生結合文本知識點,分析主旨內涵,助力學生對文本進行有效的總結,通過答疑設問的方式推動學生閱讀思維的拓展與延伸,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感知文本思想內涵。這不僅將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乃至綜合素質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只有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展開獨立自主的思考與學習規劃,為他們提供更自主和廣闊的學習空間,才能真正幫助學生獲得核心素養的提高。
(3)重視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素養
高中生思維理解能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深度,很多學生都掌握了自主閱讀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對閱讀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教師僅僅依靠課本教材當中的文章對學生展開閱讀指導,很難滿足學生日益拓展的閱讀學習需求。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開展合適的課外閱讀指導方案,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深入理解文章閱讀內涵,全方位地展開研究。而語文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選擇課外閱讀資源,并為學生進行推薦,在適合學生閱讀能力的內容學習中,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成就感。例如,在閱讀《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文章的過程中,這篇文章主要圍繞林沖被逼上梁山后進行的一些打斗場景,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刺激的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了有效拓展學生對這篇課文的深入理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水滸傳》這部古典名著,同時為學生設置閱讀學習任務,每天在閱讀水滸傳的過程中對了解到的新知識進行總結,同時定期地在班級當中展開閱讀分享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在閱讀這部名著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分享出來。教師通過為學生答疑設問來提高他們的閱讀學習積極性,能使學生對《水滸傳》這部古典名著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結合整篇文章的理解來分析人物的形象特點,根據當時的時代發展背景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分析林沖被逼上梁山落草起義的一系列故事。教師要做好及時的引導工作,提高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促使學生經過閱讀學習這些傳統名著來獲得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的提升。
(4)融入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傳承和理解素養
由于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師要結合他們的認知基礎,為他們融入傳統文化,在語文閱讀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傳承意識與理解素養。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擁有嚴謹的語言結構和齊整的句式規律,不同的形式與內容能幫助學生深化思想,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出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當中蘊涵著非常多的富有深意的傳統文化,教師應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核心素養,保證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例如,在學習《蘇武傳》的過程中,教師要簡單了解其中的知識內容,為學生積累豐富的文言文字詞句式,逐漸幫助學生培養出總結知識的習慣,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學習掌握表現人物形象的方式和不同的描寫方法。在學生充分了解文章內容后,引導學生思考蘇武被匈奴拘禁,與官宦展開激烈斗爭的頑強品質,堅毅不屈的品格體現出捍衛國家利益的崇高道德情操。教師通過幫助學生梳理故事情節,在句子與詞語當中品鑒歷史文學的審美價值,可以真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全面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在滲透傳統文化與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真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以核心素養作為基礎,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便是在高考教學背景下,依然要將核心素養納入考查范圍當中,從不同的閱讀教學環節來滲透核心素養發展的必要性。因此,語文教師要通過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來提升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成效,逐步構建高效的閱讀學習課堂。
參考文獻
[1]劉芳芳.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J].學周刊,2021(07).B3922894-F160-4F1A-92E8-866A8A5505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