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春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形式,鼓勵個性化教育,給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在發展學生科學思維的大背景下,教師通過讓學生共同進行自主學習活動,進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發展,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作為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形式,鼓勵個性化教育,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基礎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對初中生物這門課程來說,有很多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解有效的記憶方法,讓學生進行概念學習,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科學思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需要不斷給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善于以實際題目為例舉一反三,讓學生多加思考,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對生物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徹充分。
關鍵詞: 發展學生科學思維;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10-0106-04
一、 引言
對生物學這門課程來說,它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優化,教師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從多個角度多方面對課堂活動以及教學任務進行了優化以及改進,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完成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對生物概念較多的這一現象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及分層教學等多種形式來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應該學習的知識,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這也符合當下減負的課程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分享對概念的理解,教師給學生進行指正和引導,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進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強。
二、 利用小組合作進行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在課堂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思維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由于學生之間的思維是比較相似的,因此他們往往能夠理解彼此之間的思維方式以及解題方法,而對生物學概念這一部分來說,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夠使彼此之間分享記憶方法以及理解內容,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彼此之間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進而提高對概念的理解。但是在這個階段,只通過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合作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觀察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并給他們適當的幫助,使他們能夠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當然,在新課改的不斷改革下,學校也逐漸提倡讓學生以自主學習為目標進行思維能力的拓展,學生在老師講解過后,需要通過獨立思考來進行對概念的理解以及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同時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更為深刻,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生物水平。
例如: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教師只通過課件給學生進行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講解,使學生很難對概念學習引起濃厚的興趣,往往會導致他們的記憶力較差,對概念無法完全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現象進行優化與改進。在PPT的放映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件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同時,教師在進行PPT制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在里面引入一些有趣的圖片以及視頻等,使學生對生物概念的理解更為深刻,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同時也能夠為班級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教師講解血液循環的時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猜測小魚的靜脈和動脈走向,然后進行觀察,分析紅細胞是怎樣在毛細血管中運行的?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以及思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每個學生可以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及看法,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為班級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理解,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對血液循環這一概念,教師也給出了定義:血液在心臟和全身的血管所組成的密閉的管道系統內循環的流動叫作血液循環。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進行交流與討論。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教師進行詢問。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為深刻。
三、 利用分層教學進行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在新課改的不斷改革下,我們發現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基礎程度以及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概念學講解的過程中,會以學生理解程度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對理解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課后的延伸以及拓展,并給他們布置一些創新性的題目,使他們能夠提高創新能力。而對一些理解程度較差的學生,教師則通過一些較為基礎的方式給他們進行講解,使他們能夠將這個基本的概念點應用到日常的題目中即可。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當然,分層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除了按照學生群體進行分層外,還可以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分層,依據教材的難易程度以及重難點情況進行有效分層劃分,能夠使學生有重點地進行概念學習,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通過這樣的形式,使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進而提高班級的整體教學效率。生物學這門課程有很多零散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分組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每一個課時的整合,使學生能夠將零散的知識點連貫起來,一定程度上能夠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點的印象,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
例如:在講解激素調節的時候,教師以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為例來說明激素的調節作用,教師出示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對這個實驗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學生的分析來看,教師發現每個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有所偏差,對概念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會針對學生理解程度的不同來進行分層教學,給學生進行課前任務的設置。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會讓學生在課堂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使他們能夠進一步的深入討論,而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僅需要他們理解課堂上教師所講解的概念即可,通過這樣的形式,教師以分層教學為主進行生物學的概念教學,能夠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
四、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對生物這門學科來說,很多概念比較零散,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給學生進行整理歸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能夠掌握歸納與總結推理等多種方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質的提升。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講解概念知識,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同時又不能很好地將零散的知識點連貫起來,因此教師將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科學教育的核心在于對學生科學思維水平的培養,而科學思維作為生物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教師在開展生物概念學教學的同時,應該在備課階段通過互聯網不斷搜集相關的素材,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教師采用興趣化教學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知識體系較為零散,使學生無法整合知識點進行理解,因此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地歸納與整理,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給學生進行課堂講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同時也使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概念教學不能是對著教材照搬照念,那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將整個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調動班級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思維導圖這個學習方法,無論是對生物學這門課程來說,還是對其他課程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會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每個單元的重點羅列出來,并給它們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進行連貫的學習,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水平。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性思維的一種形式,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概念知識點的時候,還可以給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拓展,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給學生進行生物概念學講解的過程中,同時還應該注重與教材的緊密聯系,深度挖掘教材,抓住關鍵點幫助學生進行深度的拓展延伸,鼓勵學生從教材出發,多動手參與小實驗,多思考問題,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講解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的時候,教師給學生講解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具有雙向性,興奮以電流的方式沿著神經纖維迅速向前傳導,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是單向的。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將這些零散的概念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對學生理解概念有很好的幫助。無論是對哪個學科來說,思維導圖的制作對學生概念的理解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所學知識的整理,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歸納以及整理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也會給學生講解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以每一單元為單位,教師可以將其中的重點以及學生掌握得比較薄弱的地方進行分類整理,在每學期期末的時候,讓學生將這些所整理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復習,能夠及時的檢驗薄弱的地方并加強練習。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為了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師采用課后習題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將不懂的題目進行總結歸納,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羅列出來,能夠使整個邏輯更加清晰,對培養學生的科學邏輯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五、 利用微課進行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逐漸引入信息化的形式進行教學,因此對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這一板塊,教師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進行動畫以及視頻的播放,使學生對一些較為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微課教學,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為了使學生的科學思維有更好的發展,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進行舉例引入,使學生能夠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在選擇微課視頻的時候,首先會找一些較為明顯的例子給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的理解能夠更加深入,教師挑選的內容一定是符合教材內容的,這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同時,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通過互聯網不斷搜集相關的教學案例以及實驗操作,豐富對概念的講解,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內容,進而使學生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更為深入。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監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作業情況,通過完善評價以及獎勵機制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一些生物概念的理解,學生往往會沒有清晰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進行具體實驗的觀看,使他們能夠通過實驗來深入理解概念。同時生物學這門課程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邏輯以及分析能力,使他們能夠通過實驗操作來分析其中具體的步驟以及概念,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進而使學生的生物水平有質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食物中能量的釋放的時候,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進行實驗的播放,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來了解食物中能量是如何釋放的。食物中所儲存的能量在體外可以通過燃燒釋放出來,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教師在互聯網中找出有關的動畫給學生進行播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進行相關實驗的播放,能夠使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看到整個實驗的過程,以便于學生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更高,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的生物能力有更好的提升。對微課這一教學形式,目前很多學科都在使用,對生物學的概念教學來說也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講解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多進行獨立思考,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通過實驗的播放來進行自主分析,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將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在初中教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進行實踐,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概念講解得出自己的思考,然后在課堂上多和同學以及老師進行互動,采用發散思維的方式進行思考,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六、 結語
在素質化教育的不斷發展下,初中生物學的概念教學也逐漸在采用新的教學形式,教師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基礎程度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不僅將學生群體進行劃分教學,也將教材內容采取有效劃分,使學生能夠高效地掌握教材的重難點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信息化的發展下,教師利用微課等形式給學生進行概念的講解,讓學生通過觀看實驗視頻的播放,深入理解每個概念,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將所學會的概念以及不理解的內容進行整理,并鼓勵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每個概念進行歸納整合,不僅能夠使學生養成歸納整理的良好習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的生物水平有質的提升。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不僅是體現在教學課堂上,對課下的作業布置也是如此,教師在課堂上以互動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將學生薄弱的地方進行記錄,在課下作業布置的時候讓學生進行重點回顧,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于學生的學習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不給學生過多的壓力,使學生的學習更加主動。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也和學生進行積極互動,讓學生對一些發散題目進行練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歐陽榮金.基于發展學生科學思維的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J].中學生物學,2021(5):25-26.
[2]林艾芳.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中的科學思維培養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7):69-72.
[3]于轍.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中科學思維的培養[J].中學生物教學,2019(5):52-53.
[4]吳文清.例談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中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物學,2019(9):95-97.
[5]柯順德.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J].中學生物教學,2020(20):81-82.
[6]張向華.關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現狀與有效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7):96-98.
[7]鮑世穎.初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現狀與有效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