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莉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深入,初中體育教學應得到進一步優化,我們要積極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課方式,以此更好地引發學生興趣,強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創新能力作為初中生的關鍵能力之一,是體現其基本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他們在當前社會獲得更完善發展的重要能力。鑒于此,本文將針對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在于發展人、培養人,助力初中生獲得更為完善發展,從而使其更好地造福社會。在體育教學時,部分教師通常會采用灌輸式的方式展開育人活動,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極為單一,授課內容也非常枯燥,缺乏必要的趣味性,很難激發初中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對其后續創新能力的培養極為不利。長此以往,初中生甚至會出現厭學、怕學等心態,這對體育教學綜合水平發展極為不利。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當前,這種育人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市場對優質人才的期待,無益于初中生綜合體育素養提升,極大壓抑了初中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阻礙了他們創造力、探究欲的形成。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從初中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從多個角度入手,發展初中生的創新能力。
一、創新能力和體育教學概述分析
(一)創新能力
簡單來說,創新能力就是創造新知識、技能、思想的能力,也是一種發現事物間本質聯系的能力。若想發展創新能力,必須要具備新思維、新想法,這樣方可實現對固有事物的創新。對于初中生來說,創新能力是指“以同一層次初中生群體為參照,有初中生發現的新聯系、新思想、新方法和創造的新事物。”在體育教學中,創新能力是指: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創設一些問題情境,為初中生打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以此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意識,訓練初中生發展出新思維、拓展新潛能。
(二)創新能力和體育教學的關系
現階段,開展創新教育已經成為發展初中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通過發展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讓體育教學的育人空間變得更為寬廣,還可深化他們對各類體育運動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助力其體育精神、思維水平觀察能力、體育技能進一步發展。和初中其他學科不同,體育課程教學在發展初中生創新能力的工作中,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體育教學依據其所擁有的特殊功能、育人價值,在課堂中極大發展了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實現了對他們智慧、思維的二次發展,這對提升其創新能力、體育綜合水平有重要意義。
二、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1.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我們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著力發展初中生的創新能力與精神,使其更好地面對未來生活、學習中的各類問題,助力其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與習慣,這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生未來發展和參與社會競爭的重要前提。
2.傳統的教育觀念不利于初中生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多以知識傳授為主要育人知識,這樣很容易導致初中生難以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在解決問題時,缺乏大膽的想象和勇敢的創新,不利于他們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為此,我們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改變固有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手段,將發展初中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實現對現有體育課堂的大膽突破,以此創設一個有利于初中生求知、探索的教學環境,讓初中生的創新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讓他們成為探究、學習的新主人。
三、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轉變固有模式,明確學生中心地位
在以往的體育授課中,通常是教師站在主導地位,初中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若想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我們應重視對以往授課模式的優化,在開展育人工作時,要善于對他們展開引導、啟發,以此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更為主動地參與到體育知識學習、探究、實踐中,提升育人效果。通過此方式,初中生將更好地體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這對其后續形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創新意識有重要促進作用。
另外,在課堂授課中,我們應給予初中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更為自主地展開體育知識學習,這樣可以大幅拓展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為其后續養成良好的運動意識、運動習慣打下堅實基礎,助力其獲得更全面發展。比如,我們可以鼓勵初中生自主編排游戲,這樣除了能豐富體育育人知識,還可有效啟發初中生思維,使其創新能力和意識獲得更全面發展,幫助初中生間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成長關系。
(二)改變以往授課方式,變被動為主動
在以往的體育授課中,教師的應試思想過于嚴重,這對初中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并無益處,對他們學習潛能的激發會造成極大的阻礙,更不要是促進其創新能力發展。為此,在之后的授課中,我們應轉變舊的育人手段,讓初中生逐漸走到課堂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引導的方式展開體育授課活動,這對提升初中生的學習主動性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講授“籃球”部分的知識時,我們可以在課上為初中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運球有幾種方式?”在初中生思考一段時間后,我們可以讓他們分享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將這些動作示范出來。依據初中生的展示,我們可以做最后的總結,并引導他們展開籃球知識的學習。通過此方式,能夠促進初中生的思維在體育課堂上變得更為活躍,這對提升育人效果,發展其創新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
(三)引入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體育課情境教學就是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發初中生學習的情景,教師在語言、情感、育人知識、連同渲染的課堂氣氛構成一個廣闊的心理場,并作用于初中生的心理,促使他們主動地、積極地投入到整個學習活動中,達到順利完成體育課的任務、達到鍛煉身心、增強體質的目的。例如:在開展“跑步”知識的講解時,我們可依據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知識儲備、興趣傾向等因素,為其創設一個趣味性、教育性兼具的情境:假設自己是斐里庇得斯,為了傳遞勝利的消息,跑過了一個個山川、一條條河流,最終到達了雅典城。在此期間,我們可以用多媒體設備,為初中生播放山川、河流的視頻和圖片,以此為他們創設一個生動的體育情境。通過此方式,能夠有效增強初中生參與到體育知識學習的興趣,還可在無形中促使其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獲得更完善發展。
(四)鼓勵敢想敢言,發展獨立思考
在開展體育授課時,部分初中生會提出一些極具思考性、獨特性的想法,這些想法或許會與我們的日常認知、科學常識相悖,但我們不能對其一棒打死,必須要深入對其展開分析,判斷其正確與否。若是正確,我們應對初中生的這種獨立思考行為鼓勵,并為其提供一些獎勵。若是不正確,我們可以幫助其分析錯誤的原因,而后幫助其拓展自身知識體系,不斷優化自身思維模式。通過鼓勵初中生發言,可以有效發揮初中生的想象力,并依據不同學生的差異化思想,對其實施及時、有效地鼓勵和認可,從而不斷提升其勇于思考的品質,為體育授課課堂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五)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信心
對于初中生來說,合作是他們學習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開展體育授課時,我們可以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鼓勵初中生針對體育知識展開更為深入的探索,從而不斷拓展他們的學習思路,這對其創新能力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通過團體的合作參與,使師生間建立一種互相尊重、信任的關系,形成一種無拘無束、自由隨意的思維空間。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它是一個成人、成才、成業所必備的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個性品質,所以我們要培養初中生的自信心。我們要積極幫助初中生積累成功經驗,形成“成功—精神愉悅—自我激勵—增強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環。每個初中生的身體條件和運動能力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體育授課中,要善于發現初中生的點滴進步和成功,而不應以成績的高低來衡量。只要初中生付出了努力就應給予肯定和支持、千萬不要老盯著初中生的不是和挑毛病,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增加初中生的自卑感。通過客觀的積極評價,幫助初中生克服膽怯和自卑,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增強自信心,培養初中生大膽創新的精神。
(六)激發好奇心,滿足學生求知欲
好奇心是初中生發展自身求知欲、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為此,我們在開展體育授課工作時,要時刻將培養初中生的好奇心放在重要位置,這樣方可幫助他們逐漸提升自身探究能力,在疑問中創新、發展。在日常的授課中,我們可以采用“內容不完全授課法”,以此引發初中生對體育知識的好奇心。在課堂中,我們應對體育還是適當保留,不能對初中生和盤托出,要有意識地為他們構建一個知識空白地帶,以此讓初中生自主完成知識的預測與驗證,這對提升他們的體育創新能力有重要作用。例如:給初中生一個排球,教一種發球的方法,然后讓初中生創設出不同的發球方法,結果初中生想出了正手發球、側面下手發球、跳發球等6種方法,其實教師在鉆研教材設計教案時,要從有利于培養初中生創造力的角度考慮,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創造因素,誘發初中生的創新思維,這樣在課堂上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授課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我們可以從轉變固有模式,明確學生中心地位;改變以往授課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引入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鼓勵敢想敢言,發展獨立思考;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信心;激發好奇心,滿足學生求知欲等層面入手分析,以此在無形中促使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助力初中生創新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孝先.“教”與“玩”的有機結合——淺析初中體育創新教學思路[J].當代體育,2021(7):0160.
[2]蘇方亮.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