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瓊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教育領域迎來了新一階段的改革,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生們生理上與心理上的學業壓力都獲得了有效地緩解,這對于他們的成長而言,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含義。但是,教師在教育課堂上的新的困境也隨之形成,如何在不違背雙減政策理念的前提之下,完成對學生們作業的科學布置,成為廣大數學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诖?,本文將進行雙減政策之下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作業;雙減政策
引言
數學是小學階段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于提高學生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維而言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讓教師們長久以來的預感成為了現實,小學數學教師沉浸在亢奮和不安的情緒之中,于亢奮而言,數學教師可以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于不安而言,顯然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并沒有為雙減政策做好充足的準備,如何保證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的科學性,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成為困擾數學教師的老大難問題,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的重要性
1、目前小學數學作業的現狀
因為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數學教育基本技巧等發展條件的限制,各個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都會顯示出不同的數學水平。具備迅速接受信息技能的學生可以迅速處理數學教育中的所有現象,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會更易跟上教師的課堂效率,但思想遲緩的學生往往趕不上老師的課堂效率,降低此類學生數學的學習效果。同時,由于小學教育數學過程中數學師生缺乏溝通,數學課后作業設計的一致性,容易使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斷失去學習提升的機會,而具有良好數學學習能力的學生無法提高其快速學習能力,說明小學數學教育中缺乏針對性的教學。
2、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通過借助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可以看出,對小學數的基本概念與主要功能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相關例子來掌握數知識。在實踐教育過程中,老師們為達到教育目標,往往忽略了課堂教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他們都具有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和積極活潑的個性,因此可以促使學生們利用生活環境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從而全面發掘他們的學習潛能。但是,在進行國小數學作業布置作業時,老師們常常忽略了和現實生活中的聯系,完全集中在教材內容上。這樣使學生的數學思路受到限制,也很難訓練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3、小學數學作業優化的重要性
在實施雙減政策的同時,也要針對小學作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減負、提高效率要求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良好學習效果。在素質教育領域,教師教育應該通過改變只考慮考試結果的思維來積極改變。同時,我們應該重視作業的功能和價值,但是,應該放棄機械刷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將課堂學習和課后作業視為一個密切相關的過程。因此,他們應該更好地利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保證學生參加到每節課之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為提高學生的課后作業質量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基于雙減背景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相關策略
1、作業分層、分類管理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一些教師習慣于為所有學生指定內容相同、難度統一、要求統一的作業,進行統一管理。教師應該知道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智力水平和學習方式上有很大差異。是否按照統一要求給學生布置作業。如果內容簡明、基本,能夠適應中、后進生的教學需要,但對優等生影響不大;如果指定的作業非常復雜和困難,成績最好的學生在思考一段時間后得到答案。雖然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加大學生的學業壓力,挫傷學生對落后學校的信心。從雙減政策的角度,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學校在分配作業時,應該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力求將全體學生的能力分門別類,并將不同內容、不同難度、不同特點的作業指定給各個階段的學生,并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完成作業,有效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
2、融入生活,緊抓教育的核心
因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是要讓學生打好數理基礎知識,從而了解到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所以老師們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要關注數學知識中的日常生活問題,將日常生活與數學加以融為一體,在學生得到基礎知識積累和掌握基本概念的時候,又能夠訓練學生的生活能力,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發展,而且也對數學的學習形成了更高的興趣愛好。例如:當學到了《元角分》一課以后,簡單的錢幣單位轉換或者加減作業就很難讓學生真正了解錢幣的定義,于是老師就通過布置去超市購物的作業,讓學生自行付款并且看收銀員的找零,并且也對學生付款的錢數、貨品的價值或者找零的錢數加以記憶,讓學生在實踐中直接了解到錢幣的單位轉換或者增減情況,使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進而進行思想上的擴展。
3、教師預做,把控作業總量
對于數學來說,提高學生作業量并不僅是提高復習質量的有效途徑,而且對于要形成良好學科思維的數學來說,讓學生重復多次地進行數學作業,也有可能會事與愿違,教師需要在為學生準備作業題目的時候,提前做好題目篩選,避免出現“完成數學課本第××頁,到第××頁的××題”這樣的情況。其次,教師在做好題目的選擇以后,需要對數學題目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做好設計,并以班級內處于中等水平的這些學生為模擬對象,完成對數學題目的書寫,掌握大概的完成時間,確保該時間能夠符合雙減政策的標準要求。最后,將作業布置下去,并在收作業時,做好對學生做題所用時間的了解,為以后的作業布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是對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一個減負政策,有助于學生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對學科知識的高質量學習,讓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為了更好地發揮出雙減政策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提前進行作業時長的估算,發揮出家長的作用,確保作業時長不影響學生的休息和娛樂,同時,教師需要從數學的文化價值和生活實際性角度入手,進行作業設計,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趙娜娜.淺談小學數學作業的功能與設計[J].甘肅教育研究.2021-07-28
[2]肖蘇珂.數學作業的新樣態設計[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3-09
[3]白紅麗.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