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程
摘 要: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英語教育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整個英語教育體系中,小學英語教育為學生英語啟蒙打開了大門,奠定了基礎,是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有效策略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生展開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逐漸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對于英語這一學科來說,核心素養的形成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具備強烈的英語學習意識,在進行知識學習時往往處于被動狀態,所以說,要想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必須要完成教學模式的轉變,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設置遞進問題,滲透思維品質培養
問題教學法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散思維、想象思維、推理思維、創新思維等多種思維能力發展。教師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善于設置層層遞進式問題,引發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以小學英語五下Unit 4《Seeing the doctor》為例,教師在拓展教學環節可以引入與本單元主題密切關聯的課外繪本內容。如,教師引入上海英語教材中的A toothless tiger繪本故事,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繪本,圍繞繪本故事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具體問題包括:Who has a toothache?Why does Mr Tiger have a toothache?Who gives him a lot of sweets?Can you make an ending for the story?教師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回答上述問題,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說說從這個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進一步深化對本單元主題Good habit,healthy body的認識。英語課堂教學要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適當引入課外繪本輔助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料,并在課外繪本閱讀中設置一系列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多元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指出學習能力是指進一步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保持英語學習興趣,能夠多渠道的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與方法。由此可見,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習資源的獲得,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習方法的總結與歸納都是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著眼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資源也越來越多,為英語學科的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資源,為教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將枯燥、抽象的英語知識,用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通過信息技術將英語教學內容通過圖片、文字、聲音或者是虛擬的動畫實景過程多維度展示,學生能夠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學習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特別是對于聽障的學生讓抽象的語言能夠可視化,讓他們能夠更好的加深對語言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
在教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It’s Sunny Today”這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通過手機、互聯網、APP等信息技術查找本周7天的天氣狀況。讓家長共同協助孩子完成,這一課前任務不僅體現了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協同育人,更為學生提供了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獲取資源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通過廣州英語學習平臺APP預習內容,在預習過程中將不熟悉、不理解的詞圈出來,通過第二天的課堂,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及時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及發現問題自我反思的能力。課堂上的新授環節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選用可愛的小豬佩奇根據天氣預報選擇不一樣的服裝搭配的視頻。這個視聽媒體情境化地呈現了:It’s hot and sunny.Put on your sunglasses.It’s cold and windy.Put on your scarf.It’s snowing hard.Put on your boots.It’s raining hard.Put on your umbrella.通過視頻的看、聽、解讀,學生在這生動的場景中,多維度信息中激活了他們的語言思維,使其更好地感知語言、理解語言從而學以致用。在操練鞏固環節利用希沃一體機的課堂配對小游戲讓學生能根據天氣搭配不一樣的物品,讓語言的學習從感知、理解順利的過渡到觀察運用。接著通過多媒體的聽讀、指讀到自由讀,讓學生能夠自我操練以及自我覺知其語言輸出的方法;最后的拓展環節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昨天查找的天氣預報仿寫一句小詩,最后小組上臺匯報。這一過程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能夠進行實際的運用。
三、情境演繹,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想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就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多應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在溝通、交流中有效鍛煉學生聽與說的能力以及語言思維。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開展情境演繹的教學活動,即讓小學生針對某一情境進行課堂演繹,充分應用英語去溝通、交流。而這樣一種教學形式還具有生動、有趣的特點,符合學生活潑、好動的成長個性,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構建起靈動課堂、高效課堂。
以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Happy birthday”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一場有關生日派對的情境演繹活動。即假設今天是某一位同學的生日,而教室是這位同學的家,這位同學邀請了全班學生來他家開生日派對……以這樣一個情境為背景,讓學生自由發揮,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在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派對的組織者,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派對活動與派對交流。如此,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可以積極融入其中進行英語的溝通、交流,這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界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加重視,它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最終的發展為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佳佳.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措施研究[J].新課程,2020(51):39.
[2]韓國女.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小學時代,2019(32):29-30.
[3]鮑旭萍.淺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校園英語,2018(4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