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力峰
摘要:分層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實施,起到了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學生們數學思維的充分活躍,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整體提高教學質量,避免教學低效化問題的頻發。進行分層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徹底打破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來為初中學生提供優質教學服務,是數學教師的職責所在,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拉近生生間的距離,幫助他們走上個性化發展之路,將成功培育大批高素質人才,使得數學教育特色盡顯。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分層教學策略;實踐;探索
引言:
分層教學指的是將教學對象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以針對性的輔助教學方式,有序推進教學指導工作,加深所有學生的知識印象,方便他們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得以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分層教學的策略應用,充分挖掘班級學生的內在潛能,幫助他們順利實現個性化發展的目標,并在成熟化發展道路上走得一帆風順,數學教學獨具特色,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滲透指日可待。下面,筆者就憑借多年實踐經驗,對此闡述了一些想法。
1、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分層教學,顯得非常必要且關鍵,具體原因如下:首先,數學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結合不同學生實際的發展情況,并且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發展規律、能力水平等,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同時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高漲,學科成績將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明顯進步。其次,為了優質完成教學任務,分層教學的有效實踐尤為重要。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下不同難度的任務,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生生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多,個體差異越來越小,積累下的知識經驗,都可以轉化為自學動力。最后,實現教學資源的融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快初中數學教育的長遠規劃進程,才能培育出大批高素質人才,使他們充分發揮主體優勢,為了社會建設做出很大的貢獻。分層教學就是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最好體現,就是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影響力等得以穩步提升的關鍵所在。
2、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分層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
2.1目標分層
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可行的目標,主要包括共同目標和層次目標。教師備課環節也要遵從分層原則,不同層次學生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體現出差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共同目標是根據教學內容而設定的教學任務總目標,層次目標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所設計的不同數學問題,教學進度快慢有別,基礎組的學生設計問題簡單化,能夠引起這一層次學生的興趣,培養起基本數學知識和數學基本能力;中階組的學生設計問題要體現出難度,養成其數學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強其理解能力和抽象能力;高階組的學生對其拔高,設計靈活性和難度性較大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造性能力。
2.2內容分層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就要對現階段的數學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規律,具有針對性的為學生設置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如學習“函數”時,對于基礎組的學生,可以加深其對函數定義與性質的理解,并且為其具體分析函數在數軸中的表示。而對于中階組的學生,則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靈活性的教學,在加強其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一些復雜的題型,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對于高階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收集一些新穎,并且具有挑戰性的題型,從而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激發。由此可見,分層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保障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還能夠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2.3過程分層
當完成不同階段的小組劃分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相應的體現,要根據不同的小組劃分而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高階組的學生不但有著良好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還有著較強的學習主動性。針對這一特征,教師要發揮教學引導的作用,使其數學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中階組學生的數學水平低于高階組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給予該組學生更多的提問機會,要指導學生合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加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機會,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使其能夠和高階組的學生做良性的競爭;基礎組的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常常依賴于教師的教導,不能自主地進行數學的學習。教師要先從數學基礎開始,要求基礎組的學生要按時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并鼓勵其他兩組的學生幫助他們學習,從而發掘基礎組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其能夠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提高數學學習的成績。
2.4作業分層
基礎組學生的布置作業,分量要少,難度要低,可以模仿性和基礎性為主,還可以把例題做為作業,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中階組學生應以課后自主練習題為主,選擇做一些稍有提高的練習題目,主要訓練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對高階組來說可以要求一題多解,增強數學作業的開放性,在尋找最優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復合思維能力。這樣不僅避免學生由于作業多而帶來的不堪重負,被逼抄襲的現象;同時還能鼓勵中階組學生做較高層次的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都能夠體驗到挑戰成功的愉快感。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合理應用,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著充分發揮的空間,這不但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提升了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一舉數得。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做出不斷改進和完善,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來做出調整,并通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海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0(26)127-128.
[2]張曉濤.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20(05)34-35.
[3]楊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新課程·中,2019(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