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摘要: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多因襲舊法,側重于字詞句、篇章結構等方面的修飾。本篇教學設計將逆向思維引入小學作文教學,從概念引出、實例解讀、方法應用以及方法總結等四個板塊進行引導,幫助學生了解并嘗試應用逆向思維進行寫作。
關鍵詞:作文教學;寫作方法;逆向思維
作文是語文學科當中綜合性最強的板塊,既要求學生對字詞句的熟練運用,同時還體現著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程度。一篇好的習作,一定要“表里”俱佳。所謂“表”,就是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所謂“里”,則是指文章的選材、立意以及體現出的作者的思考深度,這就需要學生在寫作時主動地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那么更為深入的思考從何而來呢?就是把作文題目或者話題的對立面作為切入點進行思考,這本身就是對某一問題更為全面的思考,其背后的哲學原理就是辯證法。“逆向思維寫作”也就是從話題或命題的新角度出發,展開寫作,最終使習作呈現出立意新穎、思考深入的特點。下面以《你所不知道的——逆向思維寫作》教學設計為例具體說明。
在教學時,筆者采用了板塊式教學模式,以“初步了解‘逆向思維’及‘逆向思維寫作’的概念”以及“能結合例文,進一步感知逆向思維寫作的基本方法”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嘗試運用逆向思維進行寫作。
板塊一 :談話引路,明晰概念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你覺得你的習作有與眾不同之處嗎?你想寫出有新意、有深度、有思考、或具有獨特個人風格的作文嗎?
預設: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寫作沒有新意,素材單一、貧乏
2.實例介入,發掘秘秒
(1)逆向思維在數學題中的運用
①師:出示數學題目,并讓學生思考如何作答
預設:大部分學生都能解答,但或許用時較長,個別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解題。
②師:因此,正確的思考方式是從后向前倒推答案,由于要求填寫加減號,使用逆向思維將變得十分簡單。
(2)逆向思維在生活中的運用
①師:在數學課上,使用逆向思維有時可以讓看起來復雜的問題,變得十分簡單。而生活中逆向思維的運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甚至能夠救命!
②師出示“司馬光砸缸”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這一故事中是否蘊含“逆向思維”的思考方式。
預設: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觀點
③師明確:當伙伴落水時,按照一般思維方式,肯定是想辦法把他從缸里拉出來,顯然幾個孩童沒有這樣的能力,于是司馬光考慮到解決危機的辦法是“讓水和伙伴分離”,既然不能讓伙伴離開水,那就讓水離開伙伴,于是他勇敢而機智地舉起了石頭。
(2)明確概念,獲得啟示
①你覺得什么是“逆向思維”?
師明確:逆向思維是指打破固有思維模式,突破常態的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
②你覺得當逆向思維撞上寫作,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
師明確:“逆向思維寫作”即從話題或命題的新角度出發,展開寫作,最終使習作呈現出立意新穎、思考深入的特點。
板塊二 解讀示例,分析立意
1.出示范例,解讀思路
①師出示習作要求,并詢問學生看到這個題目會寫什么內容。
預設:寫旅游勝地,寫去過的景點,寫家鄉的小溪
②師出示關于此題目所寫內容的統計數據,在40個學生中,有39個學生寫的是有關“贊美自然風光”的,有1個學生寫的是“上學路上的的好人好事”,如果你是評閱作文的老師,你可能會對哪篇作文感興趣呢?為什么呢?
預設:多數學生更傾向于閱讀“上學路上的好人好事”,認為風景類作文內容可預見,沒有吸引力。
③師明確:有新意的、角度新穎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習作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④除了與眾不同之外,以“上學路上的好人好事”為題材展開寫作和寫“贊美大自然風光”的還有什么不同?
預設:“贊美大自然風光”寫的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景色、美景,而“上學路上的好人好事”是看到的一種好現象,一種別樣的風景。
師明確:將“放學路上的好人好事”視為“風景”去寫,就使得文章變成了記敘文,其中可包含深刻的道理和啟發,使得“風景”一詞更為深刻化、更有內涵,文章主題也得以升華。而“贊美大自然風光”的習作只是單純的寫景文,內容也只是對景物的描寫,抒發對景色的喜愛和贊美,沒有深度,浮于表面。
⑤師繼續出示關于此題目所寫內容的統計數據,在39個寫有關“贊美自然風光”的作文中,有38個學生寫的是著名的風景名勝,但有1個學生寫的是“老家的土院子”,如果你是評閱作文的老師,你可能會對哪篇作文感興趣呢?為什么呢?
預設:多數學生更傾向于閱讀“老家的土院子”,他們會非常好奇土院子到底有多美。
⑥師出示習作相關段落,學生自行閱讀
童年的記憶是美好的,對于我來說,老家的土院子,則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記憶中,奶奶在土院子里鋪了一張廢棄的床單,每當我玩累時,總會躺上去美美的睡上一覺。今年清明,爸爸媽媽到我回老家祭祖,使我又見到了那日思夜想的土院子。
……
我們全家老少都齊聚在土院子,吃著奶奶做的酥餅,喝著奶奶泡的果茶,聊著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奶奶一句話也不說,只是看著我們笑。
老家,帶給我的美,當然不只在于土院子,更在于,帶給我們幸福的奶奶!
⑦學生交流感受,為何“老家的土院子”是作者眼中最美的風景?
預設:這里有作者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有與作者感情深厚的奶奶,所以,這里最美的風景不是真正的景色,而是寶貴的回憶和情感。
⑧師明確:是的,所以“最美的風景”不一定只是著名的風景區、旅游景點,也可以是你心中最愛的某個地方,承載你美好的回憶和感情的地方。
⑨小結:因此,同一個題目,可寫的內容非常多,角度也有很多,如果你想讓你的習作不千篇一律、別出心裁的花,可以嘗試發掘新的角度去寫。
2.遷移運用,明確“立意”
①師出示習作要求,學生根據要求和所給模板,思考寫作角度和題材并整理思路。
習作要求:請以“珍貴的禮物”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選取典型的事例,把內容寫具體,感情真實。
模板內容:“通過思考,我的寫作思路和選材是這樣的:題目中的“禮物”指的是 ? ? ? ?,關于這個禮物,有這樣一個故事: ? ? ? ? ? ? ? ? ? ? ? ? ? ,因為它 ? ? ? ? ? ? ? ? ? ? ? ? ? ? ,所以對我而言,它十分珍貴。”
②學生根據所填內容在班級進行交流,教師相機點評。
③教師啟發學生嘗試從逆向思維思考其他選材或寫作思路。如分析“禮物”一詞的范圍,樂高、毛絨玩具、生日禮物等都屬于有形的禮物,除了指具體的物品之外,還可以是什么?
預設:學生自由交流發言
師明確:別人教給我的某種方法、從某件事中學到的的啟示、道理,這些是無形的禮物。
④師:請你根據老師剛才的提示,回想自己是否有相關的經歷,如果有的話,請你重新填寫模板中的內容。
⑤指生回答,其他學生對比前后所填內容交流感受。
⑥打開思路,再想一想,“珍貴的禮物”一題還可以從哪個角度去寫?
板塊三 寫作實踐,運用方法
1.遷移運用,寫作實踐
從以下題目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并按要求進行逆向思維寫作嘗試
題目1:《珍貴的禮物》
題目2:《我真想________》
題目3:《我想對 ? ? ? ? 說》
題目4:“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樹立環境意識要從小做起。請以“保護環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喚起自己內心的危機感,呼吁大家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2.下筆成文,教師巡視指導
板塊四 回顧梳理,明確方法
1.回顧寫法,分享心得
回顧這節課學過的范例以及自己寫作文的過程,想一想:如何運用逆向思維確定選材并立意?
要點:①分析題目中的關鍵詞②多角度思考題目③確定更為吸引人的內容進行寫作。
2.布置作業
將習作讀給父母聽,讓父母進行評價。
大量的實踐證明,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工程,寫作能力對學生而言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因此,在學生能較熟練運用語言的基礎上,通過進行逆向思維寫作這一創新性嘗試,引導并開拓學生的寫作立意與寫作思路,盡量避免千篇一律和毫無新意,從而真正達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水根.新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柯孔標.作文教學創新與創新能力培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趙東陽.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12).
[4]王修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命題策略[J].寫作(上旬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