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旭
摘要:新形勢下互聯網領域不斷涌現諸多問題與風險,新時代高校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既是維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的迫切需要,也是鞏固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需要。但是目前高校意識形態建設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視不夠、缺乏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缺乏吸引力等不容忽視的問題。應對當前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新問題、新挑戰,需要創新網絡宣傳工作,唱響主旋律,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工作隊伍,不斷增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感染力。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 網絡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伴隨著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已然成為連接世界溝通的橋梁,但不可忽視的是,網絡空間各種思潮魚龍混雜,許多錯誤思潮已然在互聯網領域持續發酵,滋生出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網絡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高校作為培育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國文化建設和意識形態建設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逐漸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戰場。現如今,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能否做好,關乎國家政治安全,關乎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關乎高校網絡空間和校園秩序的長期穩定。
一、新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必要性
1.維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的迫切需要
網絡時代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信息內容復雜等特點,這便于網民在現實生活之外獲取豐富的知識,拓展視野。但是同時這也不可避免地給網絡意識形態帶來安全隱患。微博、微信、短視頻等自媒體的普遍應用,使得社會思潮的影響力倍增。一方面,互聯網領域的某些公知大V或者領袖,利用其自身的影響力,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領域隱晦地發布一些與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相悖的言論,試圖去擾亂大學生的思想;另一方面,國外的一些反動勢力和反華勢力利用其在技術領域的優勢,在網絡空間展開意識形態斗爭和“顏色革命”,使一些大學生對黨、對國家的認同感降低,產生了一些其他的不良的思想。國內外意識形態挑戰不斷加劇,表明我們現今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工作,肅清網絡空間刻不容緩。
2.筑牢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必要舉措
高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未全部建立,極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和影響,一些錯誤的社會思潮和熱點話題入侵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領域,給高校的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帶來了困難。一方面,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網友,他們通過社交平臺接觸多樣的文化,部分學生還不滿足于國內的網絡信息,通過 “翻墻”進而在境外網站獲取未被監管的信息,在不斷接觸各類信息中,自身的分辨能力降低,難以辨別是非對錯。另一方面,網絡上有些信息為了迎合青年大學生的喜好,會自動給他們推薦新奇、大膽甚至是低俗的資訊,滿足大學生獵奇的心理。這些信息有些與官方所宣傳的主流意識形態不符甚至是對立,使得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降低,損害了身心健康,動搖了理想信念。
二、新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面臨的問題
1.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網絡是現如今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所面臨的一個全新的領域,很多高校還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首先,一些高校的領導隊伍仍然認為意識形態教育要以線下教育為主,忽略了網絡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意識形態的影響。其次,很多學校對網絡安全工作不夠重視,缺乏專業的人才和專項資金,這也就使得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出現資金不足、人才匱乏的狀況,給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嚴重的困境。最后,輔導員以及部分黨員、領導干部缺乏專業系統的學習,導致了他們工作能力和工作積極性缺失。
2.高校缺乏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
目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主要是由高校輔導員、各級黨政領導以及班主任組成的,他們大多都沒有接受過有關于網絡傳播、網絡意識形態的理論指導,缺乏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經驗,不知道該如何科學有效地掌握網絡空間的話語權。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課教師由于常年開展的是線下教學,在線上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過程中參與度不夠,缺乏有關的工作經驗,使得思政課在推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中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協同作用。
3.高校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缺乏吸引力
新一代的大學生能夠較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借助網絡進行學習、工作、生活,與此同時,由于他們與互聯網頻繁接觸,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被網絡“支配”,離開網絡就寸步難行。他們的行為受網絡的影響持續加深,不斷追求心理上的刺激,對那些言語犀利、畫面刺激的網絡平臺多加關注,但是對于傳播主旋律的媒體平臺缺乏興趣。這些主流媒體平臺由于對新一代大學生的現狀了解不夠透徹,他們傳播的內容雖然正確,但是卻無法有效吸引青年學生的注意力。高校在網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內容單一、缺乏更多的表現形式、與學生缺乏互動等,進而導致意識形態教育的吸引力持續減弱。
三、新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路徑
1.創新網絡宣傳工作,唱響主旋律
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1 ]面對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高校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正確的思想宣傳為導向,創新網絡宣傳的手段,引導廣大師生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一是高校要創新宣傳方式,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高校要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的優勢,全方位整合各種資源,通過網絡與師生產生互動,把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史講清楚、講透徹。二是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做好愛黨愛國精神教育。黨在一百年以來形成了偉大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抗戰精神等,高校要堅定不移地弘揚這些偉大精神,推動師生在學習歷史中汲取信念動力、恪守初心使命,旗幟鮮明地同網上的各種錯誤思潮作斗爭。三是要做好網上正能量宣傳。要結合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地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輻射力,增強其吸引力。當前應該適應師生思想活動獨立性、差異性增強的趨勢,掌握好網絡話語主動權,開展靈活多樣的正能量教育,使全體師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工作隊伍
打鐵還需自身硬,應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挑戰,需要建設一支高質量專業化的干部隊伍。各級黨委和黨員干部要把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作為守土盡責的重要使命,充分發揮制度體制優勢,堅持管用防并舉,方方面面齊動手,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 2 ]其一,要不斷優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優先挑選政治素養高、熟悉新媒體技術的教職工加入,增強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的專業性。其二,要建設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意識形態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強化教師的使命感,提升其專業素養和政治素養,同時把師風師德建設放在首位,培養一批德才兼備、具有豐富理論知識、政治敏感度高的師資隊伍。其三,要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進行培訓,加大培訓力度,熟悉互聯網媒體的傳播規律和機制,提高他們對輿情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引導能力,使其能游刃有余地應對各種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問題和狀況。
3.增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感染力
理論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永葆生命活力,才能讓新時代的大學生認同。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也是樹立政治信仰的關鍵時期。如今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應該提高意識形態領域安全防范意識,加固思想防線。第一,要豐富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的內容。新時代大學生每天都處于信息爆炸的狀態,他們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想要在這樣復雜的情景下說服大學生,增強他們的認同感,就需要始終堅持以內容為重點,根據具體情況而變,不斷增強內容的解釋力。第二,要創新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方式。新時代大學生是具有自我意識、思想獨立的個體,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教育要通過能讓他們喜聞樂見的方法,創新話語表達,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使他們主動接受意識形態教育。第三,要靈活運用新媒體技術促進意識形態內容深入人心。高校在進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過程中要發揮新媒體在傳播方式上的優勢,開設官方網站和微博,建立公眾號等,走進大學生的日常社交平臺,讓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融入大學生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N].人民日報,2019-01-26(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36.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