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明


摘要:中職學校體育教育的培養為社會提供了較多的職業性人才,但是分析具體的人才特點后,卻發現了較多的問題,很多學生都是專業技術過硬,而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修養卻是有限,這不僅不利于下一代的教育建設工作,也不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因此,為了實現科學教育,實現專業與文化課的完美結合,相關單位必須做好管理措施,提高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變革措施
體育教育學院重視教育學生的技能操作,在課堂上講述的具體實際應用較多,對于理論基礎和素質教育,教師和學校并沒有進行大量的關注。雖然給社會提供了專業性較強的職業性人才,但是在日后的工作中,由于教育的不完善,導致了員工的工作適應能力并不是很強,完成工作的效率也有限。因此,結合具體的工作性質,有關院校在加強學生技能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文化課的培養。
一、結合職業特色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選編和搭配
中職學生畢業后將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進入不同的工作崗位,因此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要根據這一特點,根據不同專業的職業勞動者身體活動特征,確定針對各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目標和內容。比如將來從事電腦、文秘、財務、家電維修等職業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強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協調能力,因此中職學校體育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籃球等運動項目。結合專業選編和搭配體育教學內容有助于各專業的中職學生發展從事職業所必需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師有意識地根據專業特點設置運動項目,有助于學生適應本專業工種的要求,提高對職業的適應力,能夠很好地就業工作,讓學生終身受益。
二、根據中職學生學情,開展多元化的教學組織形式
筆者認為所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要依據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進行改革。由于中職學生個性比較突出,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轉變角色,放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自主、愉悅地進行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中職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根據中職學生崇尚新潮的心態,體育教師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新穎的、多變的、獨具風格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如在球類教學中,可進行“傳球”、“接力”、“繞物”、“對抗賽”等游戲練習;在短跑教學中,可采用“接力”、“跑城”、“你追我趕”等游戲練習。課堂中插入游戲可以使學生“樂學”、“愛練”,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確立科學合理的新課程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的多樣化是中職體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從教育學角度講,沒有評價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主要采取統一的評定方式給學生評分。這種評定方式沒有充分兼顧到學生的先天體質差異、興趣愛好等因素,容易使學生喪失體育興趣。因此,為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評價一定要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就要求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與評價,加大平時成績和技能成績考核的比重。在具體實踐中,“教學過程考核”的內容應包括出勤、作業、課堂訓練參與性、學習態度等多方面.考核的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教師評定、學生評定、學生互評。階段考核、個別考核、開卷考試、操作技能考試等等。考核的過程化、多樣化和靈活化,才能適應所有學生的實際,從而做到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以形成學生參加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激勵約束機制。
四、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教師是整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核心,一個教師的職業素養直接關系著學生們的未來。教師們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在培養文化課的同時,更應該順應當代的教育形式和特點進行指導,根據同學們的差異性進行特殊的體能訓練。經常以學生為教育的中心,和學生多互動多培養感情,以便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家庭情況等因人施教,運用現代教學的理論和健身方法提升學生的體魄和技術水平。
五、變被動為主動,夯實體育基礎性教學
目前職業學校體育經費投入少、體育場地建設重視力度不夠,只有加強基礎性教育,變被動為主動,把學生求知向上的積極性引到走、跑、跳、投和隊列隊形等基本素質和基礎理論的學習和鍛煉上來,以較多的精力,以較多的時間,來夯實基礎教學這一課,從而較好地解決體育教學與資金短缺,場地建設不足產生的矛盾。
六、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
現代體育教學中,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應該是導演,教師所有的編導與制作都應圍繞學生而展開,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與練習中去,積極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要真正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讓學生主動學習成為習慣,徹底擺脫那種教師為主的填灌式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組織與引導學生學習,調控學生,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幫助學生疏理學習思路,處理學生中產生的各種信息,與學生交流。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做好一個導演,才能真正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把學生當成課堂真正的主人。
七、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應該是最積極的一員,應與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教師把學生當做朋友,真心相待,開誠布公,易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感,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學習自然就會事半功倍。所以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師引導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堂人際關系要做到疏而不遠、嚴而不板、活而不亂。課堂上,教師要學會自我調整,要善于利用課堂上所有的活動內容、形式等創設平等、民主、公平、和諧的人際關系。師生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穩固的師生感情,那么,教師的教學計劃與策略、教師的組織活動就會易于開展,學生的學練就會變得十分容易,課堂上就會產生和諧共鳴的氣氛,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任重道遠,要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專業實用性,進一步優化考核評價方法,要創造適合本校實際的體育教學方法,使每一節課都能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逐步提高學生體育意識,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性。
參考文獻:
[1] 韋毅華.關于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03).
[2] 許玲麗.在中職學校實施主體性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