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剛
摘要: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探究的過程,需要不斷思考不斷提問。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意識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但目前階段,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問題意識并不強。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進行一些探討,希望能為一線的初中教師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問題意識; 培養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僅應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體現,更應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恰好是新課改理念的一種體現。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鼓勵學生進行數學上的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一、 初中生不善于提問數學問題的原因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前的初中學生普遍存在缺少提問意識的現象,這其中有很多因素。而深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模式沒有轉變
很多初中教師受中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并沒有將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作為數學教育的一部分,而是還在采用應試教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題海戰術”,以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從而提高升學率。與此同時,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因為有想考入重點高中的意愿的驅動,也默認了這樣的數學教學方式。而不少學校為了能趕超其他學校的升學率,不惜加快教學進度,加大教學力度和難度。學生在這樣高密度、高難度的教學中由主動學習變成了機械性的學習,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跟上教師的進度和完成繁重的作業上,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提出問題,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提問的興趣和意識。
2.教學觀念沒有轉變
中國長期堅守“尊師重道”的古老傳統,這樣的傳統雖然有其優點,但也有其缺點。優點是重視了教師的地位和知識的重要性,缺點則是因為過分地強調了教師的權威性而壓制了學生提出疑問的意識。在這樣的壓制下,提出疑問則被認為是挑戰老師的權威,是不被允許的。學生的很多提問被認為是擾亂課堂紀律,或是打斷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生迫于壓力也就不敢提問了。雖然近十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出現了大量新穎的教學模式,也有引入初中數學課堂。但大多數數學教師的傳統觀念并沒有改變。
3.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傳統的教育觀念并不注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還很小的時候,向家長和老師提出好奇的問題,也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和善意的保護,學生也就沒有將小時候的好奇心保持下來,造成就算是有問題也懶得思考的不良習慣。
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法
1.激發提問的興趣
提問是從思考的開始,而想要了解是一個人主動積極提問的契機。教師意識到這一點,首先就必須要擺脫以往“有問題等同于沒能力”的思想,要認識到學生能夠做到積極提問是因其有著更高的求知欲望,這是一件好事,因此教師不但不應當斥責學生的提問,反而應當激發學生的求知心,讓學生產生質疑,產生想要了解的欲望。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相關的內容時,在最基礎的概念闡述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去發散,想出更多的問題。例如可以提問學生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各有怎樣的特征、各有怎樣的差別等。學生的思考欲望被激發,自然會有更多的問題在腦中產生,例如等腰三角形是否等于等邊三角形?反之等邊三角形是否等同于等腰三角形?這些問題延伸下去,學生的認知也會進一步拓展開來,會開始思考更多與三角形知識相關的問題,可見為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的激勵是十分必要的。
2.明確問題所在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會遇到的問題是學生提問的范圍過于寬泛,例如教師在提問學生,對哪一部分知識還有問題時,部分學生會回答哪一部分都存在問題,都沒懂,這樣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說是很難解答的,因為并沒有針對性,但卻能夠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最大的問題便是過于著急,希望盡快完成課程內容,所以以很快的速度講完,學生來不及記錄,也來不及思考,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并沒有針對性提問的空間。考慮到這樣的問題,教師應當開展翻轉教學,讓學生在課前的空余時間事先了解課堂上所要講到的內容,通過網絡平臺,學生能夠查到的相關信息很多,對于容易理解的內容便可以通過網絡去了解,將一些較難的問題收集起來,在課上與教師及同學展開討論,這樣便能夠讓學生的提問更有針對性,教師也更好解答
3.扎實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提問能力
若想提出疑問,必先對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也只有對數學知識的扎實掌握,才能幫助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提出疑問。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先做到完善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講解,讓每個學生都能對基礎知識有牢固的掌握,在掌握的基礎上再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例如在“空間與圖形”這個單元中,關于“點、線、面、角”的定理、概念和公式就是需要學生牢牢掌握的基礎知識。如“面與面相交的線,線與線相交的點”,“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再如在視圖中,要掌握“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的概念和空間構圖能力,這些都是空間幾何的基礎知識。如果這些知識無法掌握,也就無法進行接下來的學習。那么,讓學生根據空間幾何提出問題也就不可能實現了。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先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在基礎知識掌握之后,思考的空間才能夠展開,才能夠提出優質的問題。
初中教學體系當中,數學科目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而提問則是學生數學學習認知的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應當首先意識到提問的重要意義所在,并且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才能讓學生敢問會問,通過提問開啟更廣闊的數學知識學習之路,奠定更扎實的數學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棟梁.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10):90.
[2]祖建.探究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