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禹塵
摘要: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進一步學習古詩詞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于無形中提高漢語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有效促進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策略,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并繼承和保持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引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真研究考試中表達的意見,并適當地教育學生,使他們更了解其真正意義,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基本的中文能力。在進入小學之前,如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考試有所了解,那么他們對考試的興趣很可能會提高。在此基礎上,作為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更新其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切實提高小學古詩詞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古詩詞的優美之處在于它能以簡短精煉的文字中充分體現詩人的心靈感受及其豐富的思想感。但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仍處于發展階段,對很多詞句的意義難以理解,也就限制了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同時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古詩詞教學時仍然采用讓學生先朗讀課文,再由教師分析字、句,然后再講授詩詞的創作背景及意義,這種古板的教學方法也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必須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采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古詩詞教學。
二、小學實施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互聯網教學資源豐富、使用方便,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由于小學生年紀還小,理解能力有限,在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普遍只懂得詩詞的表面意思,無法感知其深層意義,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其資源豐富、圖文并茂的特點,讓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識別來學習認識詩人的感官,想像詩人的生活,就可以給學生更好的、更直觀的感覺和體驗,能進一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例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北河南》,這首詩是以安史之亂為背景寫的,作者將自己的感情隱藏在詩句中,但戰爭年代殘酷且悲涼的生活情景對現代學生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可如果教師能利用多媒體,尋找一些相關視頻供學生觀看,將有助他們了解作者當時聽聞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思想感情。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準備工作是教師和學生都要完成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在古詩詞教學方面,由于語言和歷史背景的獨特性,必須提前學習。但很多學生在面對這項任務時,并沒有認真地執行或根本就沒有去做,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無法順利進行學習。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有關的預習培訓。要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先通讀一遍課文,并在不會讀的字旁注音,在不理解的詞、句上做標記等,并能通過閱讀課文簡單闡述自己的觀點。還要讓學生在完成課文預習后有針對性地去完成一些練習,那么,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就能更好地投入學習,課堂教學效率也就可以獲得提高。
2.課堂提問。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管理者,要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習如何在課堂上發問是對學生的新挑戰,促使教師發現問題,動員學生在課堂上發言,提高他們的開放學習能力,可能有助于未來學生的發展。所以如果我們以前沒有給學生留下太多的實踐機會,應及時糾正,要改變過去直接傳授知識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的時間。例如,在教《長相思》一節內容時,學生們就會問我:“為什么‘雪’這個詞‘有特殊意義’?”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可能會考慮這類問題,他們似乎對這首詩有所理解,懂得精練地翻譯和背誦,但忽略了某些詞語的基本含義,老師應該向學生灌輸學習和認知的精神,使他們對古詩詞有更深刻的理解。
3.課后知識鞏固。學習知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不斷地重復,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和記憶。我們教師不能忽視整合階段學生習慣的形成,要讓他們加強對所學古詩詞的朗誦及背誦,及時鞏固所學知識,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對古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習技能。
(三)重視學生豐富的文化內容積累。積累是一條從量變到質變的道路,但新時代的教育積累并不是教師對學生的隱性要求,而是通過課堂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透過向學生積淀古詩詞,豐富文化內容,提高他們對古詩詞的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古詩詞教學成效的目標。例如,在教學《題臨安邸》詩歌時,這首詩是尖銳的諷刺,是對統治者的嚴厲警。我首先要讓學生熟悉作者,指出他們的名字,記住他們所學的愛國詩,再通過介紹作者的一些相關材料,幫助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意義。
(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的時代,視覺意象的產生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古詩研究領域建立生動的呈現,在課堂上樹立詩意形象,以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山居秋暝》這首詩歌時,我首先讓他們了解詩歌的藝術本質,然后進行講解,讓他們透過精煉生動的語言,了解詩人所創造的迷人藝術界限。并通過多媒體技術把詩中所寫的景象展現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注意。最后進行總結,進一步促進學生們交流閱讀和欣賞詩歌,使學生學會欣賞古詩詞,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結語:
古詩詞是一種永遠不能被忽視的文化遺產,這一概念提高了古詩詞在新課程教學中的意義。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跟進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情況,將相關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靜.部編版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小學時代(奧妙),2020(5).
[2]郝麗娟.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探討[J].才智(下旬刊),2020(4).
[3]杜春霞.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問題及策略[J].南北橋,2020(8).
[4]王治學.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9).
[5]童世慧.讓學生愛上詩,愛上經典——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