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超
摘要:無論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還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都強調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依托日常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政治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學科,依托日常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能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政治;自主學習;意義;對策
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快速發展的時期,是學生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高中政治的教學目標是學習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主線,依托邏輯性、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設計,在完成知識傳授的同時發掘學生的潛力,倡導自主學習,進而使學生能客觀地分析問題,在避免思想極端的前提下樹立正確的三觀。
一、自主學習內涵
自主學習是相對被動學習而言的,是在積極動機驅動下調整學習方法,并主動參與到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能力。自主學習是對自己學習的引導和監控,是正確學習方法的掌握,是知識擴大化的吸收。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課、課后復習的習慣;學生能發揮主動性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能實現對知識最快捷、最大化的吸收。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1.助力教育改革
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明確提出要培養有創造力、創新力的人才,而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自主發展的機會。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后,能認真思考應該學什么、怎么學、效果如何等,進而成為一個能主動思考,且能解決問題的人。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助力創新人才的培養,能推進教育改革的進程。
2.發展綜合素養
自主學習符合現代學生的思維特點,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新時代的學生,對社會有強烈的探索欲,且思維活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驅動其學習的動力,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通過主動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并在延續樂趣的過程中發展綜合素養。
3.提高課堂效率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有效提升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教材改革的要求,對高中政治教學來說,能激發學生對其中基礎知識的興趣,能喚醒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使學生主動了解不同知識點的基礎上增強記憶效果,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1.依托啟發誘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政治屬于文科性質的學科,其內容抽象、復雜,不易理解。傳統的教學理念是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并依托題海戰術讓學生背,進而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無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新教學理念后,教師要以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并依托對學生的啟發誘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在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教師可以先播放與住房消費、旅游消費相關的新聞,之后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提問,在消費房屋和旅游這類產品時,要注意什么因素?消費又分為哪幾類?不同的消費品種涉及的問題有哪些?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和誘導,能主動參與到知識學習過程中,并通過時事新聞資料的分析與整理,在拓展知識面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和實踐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又如在學習“神奇的貨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收集我國不同時期的紙幣的圖片或實物,并整理出我國紙幣產生的過程。之后教師讓學生搜集其他國家的紙幣,如歐元,美元等,并進行外匯匯率的分析,目的是為貨幣信用工具的學習做準備。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制定課前學習計劃,并依托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了解課堂重點內容,進而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有效拓展了知識面,同時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
2.依托情境創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政治因理論性強,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學生提不起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容易對政治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將自己的生活與政治知識連接。如在講授“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片段為學生創設情境,通過“南海閱兵”視頻片段的播放,讓學生了解我國海軍建設的成就。學生通過視頻了解,中國在面對外國勢力的侵犯時,表明了維護國土主權的決心,這是對外國侵犯勢力的震懾,也能有效感染中華的兒女,使其樹立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中國改革開放后人們物質生活的變化,學生通過網上資料收集,通過父輩的講述,在信息整理的情況下談自己的感受,能有效集中注意力,能增強學習的欲望,進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3.依托探究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實際教學時,不能一味地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授課,而是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平臺,目的是依托探究平臺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心理認知被擴大,進而依托材料分析在鞏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如在講授“我們的民族精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復興之路》《紅海行動》等視頻資料,之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總結出視頻突出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在視頻觀看和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學生能了解民族精神,并將民族精神內化,最終感受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又如在講授“生活與哲學”的量變到質變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授“月圓則虧”“蝴蝶效應”等實例,之后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哲理。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探究平臺,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進而理解高中政治知識,并形成知識體系,發展了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只有學生熱愛學習,并能自主學習,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思辨,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通過探究平臺、啟發誘導、創設情境等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進而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興趣,最終發展其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艾方輝. 談高中政治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6):27-28.
[2] 饒蓉蓉.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指導策略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5):43.
[3] 李艷平. 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探討[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