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
摘要:與以往的情境創設不同,生活情境是以實際生活為基礎,特別是在中低年級語文教學領域中,教師結合語文課本教學知識點,再聯系實際生活,將所學內容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如此一來,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此,語文教師不斷創設不同的生活化情境,并發揮其優勢,同時鼓勵學生聯系現實生活,探究自主學習模式,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熱情,從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生活情境;
引言
當前的小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不多,他們習慣了單調的學習生活。教師將生活引入課堂能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進而也讓他們基于生活更好地獲得語文素養。學生的思維在小學階段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高階思維能力,比如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等;但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生活情境的創設能進一步推動形象思維的發展,能讓學生發現文字之外的更多奧秘;與單一的文字呈現相比,大多學生更喜歡基于生活的情境展現在他們眼前。總之,教師創設生活情境能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加深他們對教材相關內容的理解,進而促進課堂實效性提升。
一、生活情境的創設意義
對于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在實際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不僅可以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也營造了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生活情境的創設
(一)生活化語言導入
在新時期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指引和影響之下,語文教師要在轉變自身教學觀念的同時,有意識地轉變自己的語文教學方式,嘗試用生活化的、輕松、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課堂教學的開始以“唱兒歌”“猜謎語”“提問題”的形式來為學生引出本課的教學主題,在帶給學生“眼前一亮”的學習體驗的同時,能夠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在教師所創建的和諧學習氛圍感染下,愉悅地參與課上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轉變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教師的傳統認知,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促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和高質量進行。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當中開展生活化授課,教師需要結合課本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增強體會感,也能夠加強課堂環境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教學《寒號鳥》時,可以向學生講述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學生甲認真制定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計劃進行學習。第二個故事是學生乙模仿學生甲制定學習計劃,但卻從未主動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別評價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提問:“你是學生甲還是學生乙呢?”,以此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然后,教師可以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寒號鳥是學生甲還是學生乙吧。”,這樣就能導入教學中。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重復問題,并提問:“寒號鳥需要做出改變嗎?為什么?”,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并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做出改變的策略。教師這樣開展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習慣。
(三)生活真體驗
再好的教學講解都不如親身感受,如果想讓生活化教學得到充分的落實與應用,就需要讓學生真感受、真體驗。將本文中的客觀內容直接變成真實生活,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觀察與動手能力,而且還可以有更強的互動感。比如,《肥皂泡》教學內容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制作,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肥皂泡是怎樣從無到有再到消失的狀態,在不同燈光下有怎樣的顏色,都有哪些形態與味道……當學生看到文章中所提到的“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住呼吸”,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覺得描寫的就是自己的狀態,在游戲中讀懂了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也有助于后續的寫作訓練,學生就會知道將生活場景融入寫作內容中去。
(四)設計生活化作業,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作業”是所有文化學科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新時期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指引之下,可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例如:教師在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前,可以向學生介紹角色扮演活動,并鼓勵學生自由組隊準備角色扮演活動,這樣就能為學生布置趣味的課前作業,并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以此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在生活中遇到的急性子或慢性子,以此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觀察生活。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解對急性子與慢性子的了解,并設計故事續寫的開放性作業,同時可以鼓勵學生介紹續寫思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并使學生積極地進行寫作。教師以此設計作業,可以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益。
結束語
基于生活情境創設的小學語文教學是教師教學機智的充分展現,教師實行的是一種開放教學模式,他們基于對學生的了解,對教材的認知,對自身能力的挖掘,對小學語文課堂進行了有效的構建。一方面,教師對文字進行多樣的轉化,以豐富學生的視覺;另外一方面,教師又創設更多的生活體驗以解放他們的雙手。生活情境喚醒了學生去建構生活與語文的聯系,讓他們在情境的體驗中感知課堂的重難點,提升學生對新舊知識的勾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運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0).
[2]呂文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J].新課程(小學),2019(4).
[3]劉曉英.基于情境創設的小學語文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