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階段,為了能夠更好地通過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和實施來促進幼兒成長,那么就需要“看見兒童”,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去進行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創設,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區域活動效果的提升。本文首先針對學前教育的概念進行闡述,然后分析學前教育區域活動現狀,最后提出“看見兒童”幼兒園活動區創設與實施策略,包括體現幼兒主體性、激發幼兒主動性、尊重幼兒差異性、重視幼兒階段性以及關注幼兒持續性。旨在能夠更加科學地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促進對幼兒的培養。
關鍵詞:學前教育;看見兒童;活動區域創設
引言: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創設工作十分重要,不但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還需要對具體的實施策略進行重點規劃,有效促進對幼兒全方位素質的培養。那么就應該“看見兒童”,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和實施,科學進行幼兒培養。那么如何在兒童視角下進行活動區域的創設呢?下面讓我們共同來進行探究和分析。
一、學前教育概述
學前教育指的是3-6歲之間兒童的教育培養,對于學前教育來講,不僅需要對幼兒的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還應該對幼兒的全方位素養的培育,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展。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那么就需要對幼兒園活動區域進行創設,有效進行活動材料的布置,促進幼兒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更加需要關注幼兒的發展規律,通過科學的方法促進幼兒成長,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幼兒園活動區域創設的科學性和實施的有效性[1]。
二、學前教育區域活動現狀
現階段的學前教育區域活動創設和實施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在進行活動區域的創設中,并沒有針對幼兒的情況去進行材料的投放,而且根據活動目標來進行材料的開發和運用。這樣的區域創設方式沒有體現出幼兒的主體性,幼兒的參與感很差。與此同時,教師所采用的材料十分單一,沒有關注到幼兒所具有的差異性,不利于不同幼兒的成長。而且區域活動材料投放沒有體現出幼兒發展的持續性,活動效果不佳。
三、“看見兒童”幼兒園活動區創設與實施
(一)體現幼兒主體性
在進行幼兒園活動區域創設與實施的過程中,應該體現出幼兒的主體性。因為區域活動的培養對象是幼兒,區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幼兒。那么就應該在活動區域的創設中讓幼兒參與其中,這樣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具有非常好的作用。比如在幼兒園沙水游戲中,教師在進行材料投放時,應該詢問幼兒的意見。這樣能夠對幼兒喜歡的活動材料進行明晰,并且能夠根據幼兒的要求去進行材料的開發和投放,讓幼兒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去進行游戲,這樣會提升活動效果。在進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更加需要體現出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可以進行自主選擇,有效提升幼兒園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二)激發幼兒主動性
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創設與開展中,更加需要注重對幼兒參與的主動性進行激發,只有讓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區域的創設與游戲的活動的開展,才能夠讓活動變得更加具有效果。比如在進行語言區域活動的開展時,教師應該采用一定的方法對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進行激發。在進行繪本內容的選擇時,教師可以通過與幼兒的互動來詢問幼兒到底喜歡什么樣的繪本內容,教師可以為小朋友們進行材料投放,這樣能夠讓幼兒閱讀自己喜歡的繪本,可以讓幼兒在語言區域活動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教師還可以在繪本閱讀的同時進行游戲環節的創設,讓幼兒更加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體現出區域活動的有效性。
(三)尊重幼兒差異性
教師在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時,更加應該注重幼兒之間所具有的差異性。每個幼兒所生長的環境不同,性格、愛好、智力等都不盡相同。那么在材料投放的過程中進行應該注重幼兒的差異性,可以將不同層次的材料進行投放。比如可以進行成品材料的投放,可以讓幼兒進行直接使用,滿足了一部分幼兒的活動需求。還可以進行半成品的材料投放,可以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進行基礎材料投放,需要幼兒進行活動材料的制作,體現出幼兒的創新能力。在活動的開展中,也應該體現幼兒的差異性,能夠對不同幼兒的情況進行分層游戲,促進所有幼兒的成長。
(四)重視幼兒階段性
幼兒園活動區域創設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對幼兒成長的階段性進行分析。幼兒園可以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對于不同階段的幼兒,他們所具有的智力、知識面、動手操作能力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更加應該在不同階段的幼兒區域好活動中進行不同的選擇。小班的幼兒更加需要進行比較簡單的活動材料投放,也需要加強活動材料的趣味性,讓幼兒可以積極參與。中班的幼兒可以豐富材料的內容,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的思考。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講,更加需要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讓幼兒可以實現全方位發展[2]。
(五)關注幼兒持續性
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活動區域創設和活動開展中,需要對幼兒發展的持續性進行關注。所有的幼兒園活動區域主題應該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逐步進行深化,這樣才能夠開發出幼兒的無限潛能。還應該打破區域之間和班級之間的界限,讓幼兒的學習能夠實現橫向聯動,體現出幼兒的快速成長。更加需要在活動中進行多種環節的體現,促進幼兒實現,認真觀察兒童表現,不斷進行活動優化,實現幼兒的持續性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學前教育效果的提升,那么就應該“看見兒童”,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進行活動區域的科學創設,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真正地成長。不僅需要體現出幼兒在活動區域創設和實施的主體性,還應該保證幼兒可以積極主動去進行活動的參與,體現出幼兒之間的差異,這樣才能夠讓活動區域材料的投放變得更加科學與豐富。并且需要對幼兒的階段性成長進行關注,也需要保證幼兒的持續發展。總之,需要通過對幼兒的關注去進行活動區域的創設,實現對幼兒全方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倩.讓“看得見兒童”的區域支持兒童的學習--兒童視角下幼兒園活動區創設與實施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9(12):6.
[2]吳雙,邵小佩.論教育質量視角下的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J].2021(2016-10):38-42.
[3]謝玉華. 幼兒園建構區游戲材料及其投放方式[D].湖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