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賢
摘要: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育思想的滲透,教學過程的科學展開,教育目標的實現,基本都是在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中完成的。而且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要多措并舉、創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文章展開對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前言: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講解灌輸使數學教學陷入低效高耗的狀態,教師滿堂講解而學生被動學習,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學情緒,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影響數學思維的發展。因此,數學教學要以新課標作為培養原則,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將新課標強調的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要求落到實處,為學生提供主動思考探究與提高的機會,使學生潛心于數學探究活動,增強學習動機。
一、建構數學知識脈絡,實現以點概面
傳統模式下的數學教學,學生被動聽從教師講解,按課本編排順序進行學習,所學知識往往都是一個個相對孤立的點,如果學生缺乏數學思維能力也就不能將這些點連接成網,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也會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造成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適時引導,讓學生將零碎的知識點連接成線、成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二次根式”時,教師就采取了由舊知對接新知的方式,在導入環節設計問題促進學生將數學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知識網絡,把看似沒有聯系的數學知識通過學生思考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教師設置問題串促進學生思考:寫出我們已 經學過的,并且是你喜歡的幾個數;運用學過的計算方法把這幾個數兩兩組合,如何組合?對于組合得到的這些式子,你如何分類?對于帶根號的這類數,你可以給它命名嗎?這些問題都是根據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串聯成一體,引導學生從學過的知識基礎點入手,并且具有一定的思維價值。這樣,學生在列舉數的過程中復習了實數、整式及運算概念等,又將其與新知“二次根式”聯系起來,使學生由舊知到新知,以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提升學習自信。
二、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確保學生主體地位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給學生布置一些探究性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完成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角色中心是學生,而并不是教師;學習的依據是任務,而并不是課本;學習過程是任務的完整實踐過程,而并不是課堂學習過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更有效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優勢,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學生自主實踐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鍛煉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因此,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促進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如下探究性任務:“在一個邊長a的大正方形A中扣掉一個邊長b的小正方形B,用兩種思路和方法計算A剩余部分的面積?!睂W生經過自主畫圖、思考及分析后,得出兩種解題思路和方法為∶①用A的面積a2減去B的面積b2,即S=a2-b2;②先將A的剩余部分拼接成一個兩邊長分別為a+b和a=b的新長方形C,再計算C的面積,即S=(a+b)(a-b)。基于此,即可論證平方差公式a2-b2=(a+b)(a-b)。
三、開展小組合作,創設高效課堂
社會的現代化程度越高,其分工就越是精細。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就越是頻繁,所以合作交流能力就成為現代人才的必備素養。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就是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互動交流,從而讓學生共同經歷知識的構建過程。
例如、整式乘除部分的多項式乘以多項式,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學生共同探索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計算法則。教師可以呈現相應的練習題目,要求每一個小組學生都展開相應的計算練習,具體題目可以是(3x+1)(x-2);(x-8y)(x-y);(4xy)(2x+3y-1)等。當學生做好自主練習后,教師要讓學生運用相應的語言描述計算過程,從而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練習中總結出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計算法則。每一個小組學生都要做出相應的總結描述,然后小組學生對各自總結出的計算法則進行優化整理。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展開思考與總結,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
四、優化問題設計,實現高效課堂
學貴在思,而思起源干疑、所以恰當提問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方式之一。雖然數學課堂上并不缺少提問,然而并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能促使學生展開深入思考。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優化問題設計,從而讓學生在問題分析與解答中高效構建知識體系。
首先、教師要設計啟發性的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探索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計算法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的計算法則,引導學生思考單項式乘以多項式的計算法則,從而讓學生在類比遷移中摸索出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計算法則。
其次,教師要設計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學生學習過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過已知直線AB及其外的一點P、畫出過點P且與AB平行的線段。關于這一問題的解答方式有多種,學生可以通過同旁內角互補的方式作出平行線,可以通過同位角相等的方式作出平行線,還可以通過內錯角相等的方式作出平行線等。當然,學生可以另辟新徑,做出其他方面的實踐探索等。只要學生作答正確,那么教師就要對其進行一定的鼓勵與肯定。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又比較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分析、對比、判斷與總結。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運用導學案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優化問題設計等教學方法來創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為了適應時代需求,滿足國家振興對人才的需要,教育勢必要進行改革。新課程改革中核心素養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與要求,它滲透到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更加具體地闡述了如何培養學生綜合文化素養,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目的上做出試探性的探索與改革,不斷研究、總結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方式;多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映蘭.基于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新課程,2020(23):178.
[2]龔建忠.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下旬,2019(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