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萍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開展而言,語文作業時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語文作業不僅是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回顧總結,還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內容的一個反思思考。語文作業與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語文課外活動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教師可以通過語文作業來了解掌握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內容學習的掌握程度,而且語文作業對于學生來說還可以起到一個學習導向的作用。那么,教師應當如何通過語文作業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作業;教學質量;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布置可以幫助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生質量進行一個檢驗,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對于現在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還仍舊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說,教師對學生所布置的作業比較的機械化、或者說對于學生所布置的作業只重視數量而不重視質量等等,這樣的作業布置并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而且影響著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就應當創新自己的教學思維,從而改善小學語文的作業布置,優化小學語文的作業布置,以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
1.作業現成內容較多
實踐上,縱觀現在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大多數都是教師讓學生來對課本中的生字詞或者重點段落等來進行書寫背誦,或者是將書本中的練習題來完成,從而來構成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業的主要內容,而很少會涉及到發散學生思維的一些內容,但是,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實際上并不符合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所以,教師應當編擬一些適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業來對學生進行布置,從而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2.理論內容大于實踐內容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處于抽象視思維發展的階段,如果向他們傳授大量的理論知識內容的話,則很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因為語文本身就是比較偏向于文科性質的一門科目,其實踐性本身就比較缺乏,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仍舊是向學生布置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內容,則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性,從而就使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無法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
3.以考試為目的,違背教育目標
雖然我們現在的教學更加提倡的是要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不要為了應試教育而展開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活動,但是,仍舊有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革新,還處于一種傳統的教學思維中。這樣一來,就會有很多教師在向學生布置作業時仍舊是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而有重點的來進行作業布置。但是,實際上這種作業布置的設計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就會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開展。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的策略
1.合理的語文作業量
對于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布置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教師應當要意識到不是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而布置作業,作業的布置在于精而不在于數量之多少。教師要想優化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首先就應當從學生的作業量上出發,應當合理布置語文作業量,布置有意義的語文作業,從而來對學生的思維認知進行培養,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發展。這樣一來,就能夠在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基礎上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2. 積極豐富作業的表現形式
傳統的語文作業設計形式主要以抄寫為主,較為單一,反復的閱讀抄寫進行記憶常常讓學生感到疲憊、厭煩,慢慢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留下語文科目枯燥乏味的不良印象。教師應當立足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根據其活潑好動的特點、喜歡新穎有趣的特點,在進行小作業設計時轉變一成不變的思路,大膽采用更靈活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優化學生的作業體驗。
例如教師在上完《將相和》(五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的課堂內容后,不僅應完成正確認讀生字詞的基本教學目標,還應指導學生在進行課外時學習運用"聯讀法",在聯讀中把握閱讀課外文學作品的技巧,提升語文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可在課后進行作業布置時,引導學生進行適度地拓展與延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將相和》中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廉頗,請同學們利用課后時間,嘗試使用我們今天課上學習的"聯讀"法,了解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相關歷史故事之后,在心中建立起更加完整的廉頗形象。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閱讀歷史原著的好奇心,還能利用學生探尋背景知識的興趣,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當重視對于小學語文作業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減少作業布置數量的同時加強作業的質量,在布置的作業中能夠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提升,從而在優化作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蘇湘泉,嚴紅山.探究如何利用小學語文作業來提高教學質量[J].學周刊,2021(10):45-4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