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夢瑤?李小栓
摘要:不論歷史如何發展,文化體系如何更新,傳統文化都是歷史發展中的瑰寶,其因哲理豐富,語言精煉為優勢,在簡短的文化語句中無不飽含著受益無窮的智慧。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提出以“生活即教育”為理論的教育學家,在探索傳統文化教育與生活化教育思想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陶行知思想指導為理論依據,踐行生活化傳統文化教育。
關鍵詞:陶行知思想;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西方文化的滲透,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要能夠重視傳統文化傳承,對于幼兒實施傳統文化教學,這將對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帶來新的亮點,有利于實現良好的素質培養,以此更好塑造幼兒的行為規范以及品德修養,使其在更大的志向上,可以形成強烈的民族榮譽感與愛國意識。
一、理論依據
關于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這對于很多教師而言,好像是一個很重要,但又不知如何入手的事情,所幸,在教育工作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教師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建議,也為幼兒教育工作的發展帶來了一條特色化的道路。在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他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當堅持自身特色化教學,不能忽而學德國、忽而學日本,那樣只會導致邯鄲學步,最終一無所成。因此,關于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需要從中國的本土文化特點開展教學,將教育與生活聯系起來,展開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以滲透式的教學法,讓幼兒們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夠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全面提升幼兒的素質,讓幼兒可以成為一個知書達禮、愛學習、懂禮儀的好幼兒。
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的必要性
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長久以來,被眾多的教育家、學者一種推崇,發揚與傳播。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是著力于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的理念下,宣揚文化精神,弘揚國學理念,讓更多的中國少兒在前進的路上,不忘經典文化知識,成為知識的傳承者。而教師更要站好教育這班崗,可以將傳統文化教育的工作使命踐行好。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在工作崗位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作為幼兒教師不僅應當宣教好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對優秀的民族文化知識進行宣教,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幼兒從小塑造出堅毅、果敢、誠實、守信、友善、和諧等優良品質,讓幼兒可以在社會主義的接班中,可以更好地作為精神的傳承者,代代相傳。
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開展教學
(一)核心辦學理念體現特色
在開展園本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園應當樹立“和諧發展,以人為本,享受教育,快樂生活”的教育理念,讓教師能夠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夠做到尊重中華傳統文化,遵循中國的教育發展,同時又能夠將陶行知教育理念與傳統文化教育理念結合起來開展教學,讓幼兒在教育活動中,可以受到傳統文化氣息的熏陶,并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非常難得。
例如,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我會適當地帶領幼兒去接觸花草,親近自然,在與草木的接觸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生命觀,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同時,我在引領幼兒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會經常帶領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活動,諸如詩歌會、三字經等,讓幼兒在愉悅的學習活動中,更好的去接受教育。
(二)校園文化彰顯特色
任何人都會依賴于環境,同時環境也會作用于個體。教師在對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應當能夠做到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周圍的環境創設相融合。在理論層面,管理者要提出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要求,在教師層面,要積極的執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要在環境創設中突出傳統文化元素,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悠適的學習環境。基于此,教師還需要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能夠適當的選擇適合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將其運用到課程中,對于幼兒進行思想啟蒙,讓幼兒在行為上可以更加的聰慧,在意識上更加地認可與接納傳統文化。
例如,教師可以在學校環境創設的主色調上,選擇中國的“青綠”色作為環境創設的主色,在室內的環境布置插圖上,選擇可以體現文化底蘊的古代生活與學習場景的插圖,在墻壁的標語上,選擇傳統文化相關的句子,讓整個學校的氛圍,都能體現出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辦學特色。
(三)常規辦學活動展示
教師在對幼兒開展班本課程與校本課程時,應當在課程的編排上,能夠增設五氣、六運,12節氣,傳統節日等教學內容,讓學生從經典的傳統文化知識方面去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接著在授課內容上應當選擇一些經典的傳統文化讀物,進行思想啟蒙,讓幼兒在思想上接受道德教育,可以將這些讀物順利地背誦出來,并可以說出其中的含義,讓傳統文化讀物學習更加的深入人。不僅如此,為了豐富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教師還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吟唱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歌曲,在美術課中,加入傳統文化繪圖教育方式。讓幼兒們更豐富全面的去了解傳統文化知識。
(四)加大生活化與傳統文化教學教研
在對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學時,為了讓幼兒教育活動開展得更顯示學習成果,教師要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重視教研活動,通過加大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加強對傳統文化教育思想的融合,能夠在教學思路上有所突破,以教研工作來推動課堂開展。筆者認為在教研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著眼于我國傳統優秀的民族文化精神精髓,可以在從特色化傳統文化校園氛圍創設,特色化傳統文化環境創設,特色化校本課程構建,以教研的思路創新,帶動學習活動的創新。
(五)加大家長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支持
為了讓幼兒園的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開展得更加深入人心,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可以在家庭對幼兒的學習成果進行傾聽,讓幼兒主動去匯報學習成果。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家長就自己所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對幼兒進行傳輸,讓幼兒的思想可以在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合力下,更加地尊崇傳統文化,在“仁、義、禮、智、信”等方面,都可以體現出出色的學習成果,讓幼兒園的立德樹人教育工作開展得更加出色。
總結
教育工作的發展,本身就是在傳承中積淀,在積淀中成長,在成長中創新,教師在對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學時,應當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能夠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追求優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可以堅持不懈,勇于創新,也能夠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參考文獻
[1]馮曉婷.陶行知思想指導下的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J].讀與寫(教師),2020:0027-0027.
[2]孫詩雨.淺談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幼兒園生態教育[J].才智,201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