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瀅瑾 嚴明喜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注重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培養,并運用一些方法和手段讓大自然走進課堂、走進幼兒的世界;培養幼兒對于大自然的喜愛和向往,鼓勵他們在游戲和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和探索自然的奧妙,同時將自然的力量融入教學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關鍵詞:幼兒;親自然情感;策略研究
親自然情感指的是一種愿意親近自然、接觸自然并能自覺保護自然的一種情感意識,幼兒通過親近大自然來獲取環境知識、生物知識、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對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健全人格的形成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讓幼兒產生親自然情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然走進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多接觸、多感受自然,由此和大自然建立一種親近的關系。在大自然中各種事物在幼兒面前都充滿著新鮮和未知,這激勵他們去發現和探索,最后獲得相應的知識,
一、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的重要意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新時期的幼兒教育要“經常帶幼兒接觸自然,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為了更好的落實這一要求、更好地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我們要把大自然當作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發揮它的作用。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敢于發現新鮮事物、勤于思考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現象,保持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幼兒良好情感的發展,為幼兒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二、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具體策略
通過創設自然環境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
在瑞吉歐的課堂中,他提出“環境是第三位老師”。良好的環境創設是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的有效途徑。做為幼兒教師,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綠色、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幫助幼兒認識大自然、擁抱大自然。讓他們在美的環境中得到熏陶,不僅促進其認知的發展,也形成對美的獨特感受和審美體驗。
1、外部自然環境創設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城市中的綠化面積逐漸縮小,這也減少了幼兒與自然接觸的機會。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我們要利用有限的資源盡可能多地展現大自然的一面。利用花草樹木作為裝飾,以不同的植物種類來體現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用石頭、泥土、水展示大自然的基本構成要素,相比起精致、整齊的園內設施,孩子們也更喜歡那些未經人工雕琢、自然呈現的純天然事物。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著不同的生命,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有條件的園所可以飼養可愛的動物與之相映成趣,無時無刻給予孩子美的感受、美的熏陶,使幼兒置身其中,產生感受美、熱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意識。
2、內部自然環境創設
在幼兒學習的區域中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無聲地體現著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圖。所以無論是墻面布置、走廊、區角創設等公共區域都可以將“自然”的元素融入進來,體現“自然”的理念。我們可以通過讓幼兒養植物的方式既增加園內生物種類,又可以培養幼兒對自然的認識。將這些植物作為區角;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種類作為墻面裝飾。專門設置一個自然區域供幼兒使用等。將這些自然中的萬事萬物無形的融入幼兒生活,給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中,幼兒會自然流露出對于自然的親近感。
利用繪本設計展示自然的美好以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
對于孩子而言,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著神奇,他們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而繪本可以將自然的一切完美與文字、圖畫的方式融合,讓幼兒在閱讀的同時掌握知識、積累經驗、萌發對自然的親近感。在與繪本的互動中,幼兒積累關于自然的認識,書本中的五顏六色也更加激發他對自然的向往和好奇。將自然界中復雜的自然現象以童趣生動的方式自然的展現在幼兒面前,符合幼兒直觀的形象思維。
(三)將“親自然”滲透于幼兒的各種學習活動
1、開展“親自然”主題活動
教師從幼兒經驗出發,捕捉幼兒生活中的自然現象,以“親自然”作為主題展開系列活動。該主題活動應設計不同學習領域,但都要與自然有密切的聯系。盡可能得使幼兒通過此主題活動獲得對自然較為全面的認識。比如開展科學觀察類主題活動:以“四季”作為素材,在春天到來時,組織幼兒觀察自然界中的萬物,做相關的記錄;利用環保宣傳日、植物節等開展保護自然的主題活動,組織幼兒種樹、撿垃圾等,開展系列主題講座邀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
2、利用各學科活動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
在集體教學中的“親自然”教育,通過集體活動的方式得以實現。我們通過挖掘蘊含在各學科中的教育機會,使之促進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培養。比如開展體育類活動“挖寶藏”,在這種充滿挑戰和刺激的活動中,幼兒需要自己去探索,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與自然進行互動從而發現大自然的奧妙;以“春天”為主題的美術活動,通過色彩、線條的運用、創造性地使用美術工具的展現幼兒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時也鍛煉了幼兒思維的靈活度;在語言活動領域,教師用美好的詩歌歌頌大自然,鼓勵幼兒表達對自然的認識、展開對自然現象的激烈討論等,這些都是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的方法。
發揮家園共育的教育力量 ,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
家園共育促進親自然活動更加深入,是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擴展。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的方式宣傳“親自然‘理念,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要求家長配合我們的工作,注重生活中的言傳身教。通過這樣的方式家長可以了解親自然的內涵,并且親自參與親自然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他們的參與對于幼兒認識自然、親近自然是一種強大的助力,保證幼兒園親自然理念的貫徹,為幼兒探索自然提供支持與幫助,家長的指引對幼兒來說也是對他們親自然情感的一種肯定。
幼兒“親自然”情感培養需要不同的教育力量共同努力,教師要學會利用自然資源喚醒幼兒心中對自然的感受,以及對美的追求。在環境創設、主題和學科活動、以及繪本設計中體現自然的美好,激發幼兒對自然的探索興趣和欲望,讓每一個幼兒都能用一顆童心去認識、擁抱、熱愛大自然,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共同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世界。
參考文獻:
[1] 殷滔. 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和行為的策略研究[J]. 生活教育,2015(7):3.
[3]馬文晶. 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實踐研究[J]. 明日, 2021(24):0377-0377.
課題項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專業認證背景下學前教育美術課程體系改革研究(HNJG-2021-0200)”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