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遠
摘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基本學習能力,也應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讓學生能通過交流、溝通。認知數學問題,理解數學知識,使學生能通過合作探究,對抽象性較強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使學生能通過合作學習,認知到數學知識的深度內涵,感受數學合作學習魅力,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學好數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實現對抽象事物的形象化認知。因此,教師應從教材著手,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對現有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強化學生對教材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小組合作學習法主要指教師充分發揮指導作用,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交流,進而實現學習目標。將這種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明確教學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幫助教師設計教學任務,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方向,這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進而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發展。在以往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一些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并沒有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這使得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在實際討論的過程中也沒有教師指導,這不僅會降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還會影響整個教學的進度,無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為此,教師就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來及時改變這一現狀,要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就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有一個方向。教師可以通過課前的指導,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目標,讓學生圍繞著相應的教學目標展開學習和討論,這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也可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其中有一章是《分、秒》。在這一章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就需要向學生表明教學目標,即這一章節的主要目標是學會讀鐘表的時間。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教師就可以進行合理的分組,利用鐘表來讓學生表達出分針、秒針所代表的時間。在小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成員之間合作,一個讀時針,一個讀分針,這可以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熟悉分、秒的知識,通過這一方式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科學合理構建學習小組
科學合理的小組構建模式對于促進整個小組的順利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找出學生在數學領域的擅長技能,讓組內的所有成員都能夠實現能力上的互補,這樣才能夠提升所有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如此,教師也需要觀察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讓一些性格較為開朗的學生帶動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發表自己的數學學習觀點,切實提高每個學生的數學課堂參與度,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比如,教師在講授“分桃子”這節課的時候,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其實無法真正參與到除法課程研究中,尤其是一些性格較為內向或者注意力難以集中在課堂上的學生無法進行高效的學習,也不會和同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是教師在采用分組教學方法之后,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組內成員的帶動下投入分桃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以及口語上的交流能夠尋找到最佳的分配方案,這樣能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組內成員的熱情,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后,也可以增長學習的自信心,讓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都能夠借此機會得到提升。不僅如此,學生還能夠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所具有的趣味性,并且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利用除法解決相應的問題,切實為學生的生活帶來便利,學生也會更加重視研究數學知識要點。
3注重合作學習的時效性
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挖掘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而不是把合作學習當成一種形式,所以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一定要注意時效性。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恰當地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與內容,避免合作學習浮于表面的情況,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和討論時間,避免學生因時間不夠而互相借鑒答案。而且,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在小組學習時要根據小組成員學習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不同學習任務,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答案,面對數學基礎好的小組,教師可以提問:“一個直角三角形有兩個內角的和是135度,它的另一個內角是多少度?同時,這個直角三角形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三角形?”面對數學基礎差一點的小組教師可以提問:“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90度,底角是多少度?”通過這樣針對性的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全班學生對三角形的認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4積極總結評價,激發合作熱情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找準時機、合理設計、采用多媒體教學固然重要,但對學生積極、真誠的表揚,及時總結合作學習的成果,也是一次成功的合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每次的學習小組合作中,教師要做到全身心地參與、指導,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優秀小組以及小組組員,及時進行表揚和獎勵,以促進學習小組間的互動、借鑒和相互學習。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和小組的獎勵可以是一張漂亮的卡通畫,也可以是教師豎起的大拇指、贊許的表情、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從內心深切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愿意和別人去合作、分享。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為迎合新課改的教育指導方針,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突破自我學習的局限和桎梏,能在小組合作中學會與人交流和溝通,而這也是學生在后續學習過程中需要面對的,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習技能。這種合作式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共享性教學,學生可在小組內發表自身的數學想法,也可聽取他人的數學見地,能有效突破學生的數學認知局限,使學生可從多元角度看待數學問題,提高數學發散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馮曉碩.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探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1):191.
[2]胡金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