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霞妹
摘要: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處于創新研究的關鍵時期,要更加重視學生本體的綜合發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聚焦學情,關注學情,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數學教學工作。在不同教學階段,教師都需要關注學生學情變化,了解最新學情,觀察學生的課堂反饋,進行相應的學情總結與評價,總結學情變化規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以關注學情為研究出發點,探索如何不斷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學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性學科,傳授基礎數理知識,重視方法引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關注學情,是培育數學核心素養能力的具體要求。關注學情,最終目的是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充分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增強數學課堂的自主性、靈活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收集學情信息
學情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情況,因個體差異性,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各有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每個班級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水平各有差異,出現了不同的學情。教師要重視收集學情信息,制作學情分析檔案,并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學情是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變化特點,教師要將學情進行細致劃分,設置不同維度的考評標準,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階段性總結【1】。收集學情信息,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建議在新學期開始前進行第一次的學情信息收集,通過線下家訪、線上交流平臺,收集相關學情信息。面對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側重于線下家訪,要準確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特征、學習習慣等。面對升入新年級的學生,不僅要向學生家長了解相關信息,也要向上一年級的數學教師了解學生信息,根據學生在上一年級的整體表現情況,初步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完成學期前的學情信息收集工作,制定學情分析檔案。按照學期課時安排,劃分學情信息收集時間段,在不同階段及時了解最新學情,補充新的學情信息,不斷完善學情分析檔案。教師在關注學情的同時,要結合學生學情變化來采取對應的教學策略,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基于對學生個人情況的了解,逐步推進深度教學。
二、優化課堂教學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要充分意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課堂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的重要環境,教師要把握數學教學課堂,樹立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觀察學情、反饋學情、分析學情,對應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適時調整教學方法,把控整體教學節奏。增強師生互動,獲取更多的學情信息。關注學情,最基礎的方法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有效溝通。例如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引入畫面多彩、內容豐富自己的動畫教學視頻,創設問題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準確回答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將教學視頻作為課前導入,組織學生思考:“乘法與除法之間有什么關系?”“乘除法計算書寫形式是什么?”等。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充分了解學生學情,將教學重點集中在“算法”方面,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技巧,充分理解“商”的含義,能夠正確書寫“商”的位置。比如“某學校共有754名學生,13名學生為一組進行植樹活動,請問可以分成多少個組?”引導學生閱讀題目,回答哪個數字是除數,哪個數字是被除數,正確認識“除數是兩位數”。如果部分學生回答錯誤,則說明學生尚未理解除數的含義,這是教師從學生的問題回答中了解到的學情信息,教師需要及時進行教學鞏固,圍繞除數概念展開復習教學。如果學生都能夠正確回答題目,就可以進入到下一階段教學中。如果出現個別學生回答錯誤的現象,教師要及時記錄相關信息,進行課后一對一教學指導,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接下來組織學生進行列豎式計算,“75大于13,13除75個十,請問商幾個十?5應該寫在哪一位的上面?”第一次商后余5,小余13,余5是5個十。然后再完成個位數的計算,得出正確答案是58。結合教學問題,將學生分成互動小組,設置問題討論:“這道題目的商是幾位數?為什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回顧,并總結學情。讓學生看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問題,也能夠看到自身的優勢所在。結合知識回顧,針對學生的優秀表現予以獎勵,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修正指導,及時解決現存問題。進行學情總結與反思,總結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不同變化,有利于確定下一步的教學起點,構建大面積增強數學教學質量的良性循環機制【3】。
結語
關注學情是有序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教師要持續關注學情動態,及時掌握關鍵信息,推進精準化教學。了解學情,找準數學課堂教學定位,分析學情,不斷優化頂層教學設計,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以學定教。關注學情,充分尊重學生個體,明確學生問題,不斷完善教學計劃。同時教師要堅持學習,增強自身專業素質,積累優秀教學經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取得長足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郝俊穎.關注學情引發需求 促進學生深入學習——以"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為例[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 2021(6):3.
[2]張延璽.如何充分掌握學情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1(30):158-159.
[3]鮑純婷.關注學情有效提高各層次學生學習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