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翠青
摘要:網絡環境下,班主任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對現有的德育工作進行創新改進,提高互聯網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助力于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就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班級德育工作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班級管理;德育
實施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道德觀念等方面具有積極影響,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知識學習的同時實現身心健康成長[1]。以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所采取的德育方式較為固定,不利于學生真正理解體會教育的目的,再加上互聯網發展也會給學生的身心帶來一定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網絡環境下,既要有效利用利用網絡資源及信息技術,開展相應的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同時也要重視網絡對學生身心方面的影響,促進學生能夠正確認知網絡,有效借助網絡推動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一、運用網絡資源,有效講解德育知識
以往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主要通過口頭講解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德育知識,或利用日常觀察教導促進學生思想行為的轉變,但這種德育教育方法并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和運用[2]。而運用網絡資源,根據德育要求開展相應的知識講解和思想引導,可降低學習難度,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比如針對“疫情”防護主題班會來說,不僅需要學生能夠掌握一些自護方法,提高安全意識,還需要學生能夠通過班會學習交流能夠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不為他人及社會添麻煩,并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實現身心健康成長。在班會開展前,班主任可通過上網搜集下載與“疫情”相關的圖片視頻,以及了解有關“新冠肺炎”的知識,將其整理制作成PPT課件或短視頻。在開班會時,班主任可通過在多媒體上展示制作或鏈接的短視頻,讓學生觀看并談談感受。通過學生的發言,能夠了解學生感受到疫情的可怕、危險,也能感受到疫情期間家人、陌生人以及社會的溫情,尤其是學生在看到疫情工作人員舍己為人,堅持奮斗在一線等場景后都十分感動。相比教師口述來說,視頻更能激發學生的感官體驗,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引發學生共鳴的情況下,班主任可順勢對新冠疫情等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并加以引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態度,從而懂得在日常既要自我防護,也要積極配合家長、社區等工作開展。除此,班主任還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在疫情期間,自己能為他人或國家做哪些小事情?通過討論表達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并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知識道理和情感體驗。班主任還可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一些地區小學生在疫情期間的突出表現,以達到激勵班級學生、有效落實德育的效果,真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品德。
二、建立班級網站,共建和諧班級環境
班主任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設班級網站,或依托學校所建立的校園網站開展相應的德育工作,以構建和諧友愛的班級環境,進一步引導和教育學生[3]。針對網站來說,班主任主要需加強做好對以下幾點內容。①班主任可將一些關于“德育”的文章、真實事件等以圖文結合或視頻的方式上傳至網站,鼓勵學生瀏覽觀看,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引導。②班主任可將一些新聞事件或具有意義的學生生活事件發布在網站上,既能幫助學生了解常識、關心社會,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③班主任可將學校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或通知發布在網站上,提高學生了解的實效性和集中性,且設置互動功能,學生可通過留言討論等方式發表自己的想法,以便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④利用網站開設心理咨詢室功能板塊,學生可匿名投遞自己在生活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享自己的情緒,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也應通過匿名的方式給予學生相應的安慰和解答,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習與生活。⑤在線下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設置班級學習目標、好人好事專欄、優秀之星評比等,并將這些轉化為數字資源上傳至網站公告欄板塊中,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班級和同學,學會向優秀的同學學習,同時激勵自身不斷努力,以實現班級學生學習發展的良性競爭。
三、借助網絡資源,拓寬德育教育途徑
課本所涉及的德育知識及班主任所了解的德育知識存在一定局限性,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應借助網絡資源進一步拓展德育知識,并在網絡環境下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上網意識,以更好地落實德育,提高班級管理水平。首先,班主任可根據德育工作要求,收集網絡資源,制作成相關微課視頻,在課前或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時較短,可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針對性理解,進一步促進學生思想觀念得到轉變提升[4]。其次,班主任也應針對網絡安全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如以“網絡利弊”開展主題辯論賽、以“網絡安全”結合學生所學的信息技術課程聯合開展網絡安全操作比賽等,將德育知識有機融入各類活動,讓學生既能通過活動學習知識技能,提高能力水平,又能在活動中了解德育知識,增強網絡安全意識,能夠更好地保護自身和他人。
四、利用網絡載體,優化家校合作效果
班級管理及德育實施過程中,班主任應與家長建立溝通機制,提高合作力度,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推力和保障。第一,班主任可利用微信等社交軟件,以建立家長群、創建公眾號等方式促進家校合作,班主任能夠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針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展開討論分析,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更合適的教育方案。第二,班主任也可利用微信等社交軟件,及時將班級或學校開展的活動情況、相關教育信息等內容或圖片發送給家長,便于家長實時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相關情況,提高家校的互動性。這樣,不僅可促進家長在日常多與學生溝通,配合學校開展相關德育活動,優化家校合作效果,還更利于班主任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加強對德育的重視度,并基于網絡環境,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及網絡資源,對現有的德育工作進行改進、完善和創新,促進學生能夠實現身心健康發展,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紅晨.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班級德育工作途徑的探究與實踐[J]. 神州,2019(25):143.
[2] 伍尚林.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班級德育工作途徑的探究與實踐[J]. 師道·教研,2020(6):141.
[3] 李金婷. 探討如何拓展小學德育網絡新陣地[J]. 讀與寫,2021,18(19):53.
[4] 肖美玲. 網絡環境下的班級德育工作途徑的探究與實踐[J]. 文淵(小學版),202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