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
摘要:色彩是美術的重要語言形式,也是豐富藝術與生活的重要手段。在小學美術中開展色彩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加深小學生對色彩表現的理解。但是,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忽視色彩教學的意義,側重于引導學生認識繪畫的線條,難以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豐富學生的藝術底蘊。小學美術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認識色彩,讓學生將對色彩的理解融入美術作品,并著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該文立足于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有效開展色彩教學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方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美術教學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承擔著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色彩是美術構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對藝術的造型、內容以及內在含義有著重要的表現意義,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美術教師應不斷革新自身的美術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轉移到色彩教學上,讓學生更好地觀察、感受并應用色彩,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基于美術的藝術特性,小學美術教師需要使用更為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辨識不同的色彩,并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
一、色彩教學的重要意義
1.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色彩的選擇會影響人的心理,很多畫家都通過使用不同的色彩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學習與辨識色彩,學生可以進入作品的內在世界。通過了解不同色彩的意義,學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進而為表達色彩打下良好的美術基礎。色彩是激發學生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如,一些學生看到紅色,就會聯想到蘋果、太陽等。為此,教師應努力豐富學生表達色彩的途徑,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2.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色彩是人認識世界的開端,每一個物品都擁有屬于自己的色彩,色彩教學能夠提升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生活。小學階段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啟蒙時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而色彩有助于他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在色彩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出于好奇心不斷地挖掘生活中的色彩,進而更好地認識世界,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的視野會不斷開闊,智力會得到有效開發,身心也會健康發展。
3.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美術中的色彩不只停留在對顏色的表面分辨上,還有對色彩的深層理解,其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審美能力體現了其對世界的綜合認知,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審美能力的提升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審美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文化與藝術有機融合,以此提升學生對藝術的鑒賞水平,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的色彩教學方式
1.提升學生辨識色彩的能力.色彩辨識屬于色彩教學中的基礎教學內容,對學生深入理解色彩有著重要的意義。美術教師需要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讓學生能夠分辨出不同色彩,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色彩并非單一的、沒有變化的,會根據環境、光源以及事物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面貌。教師需要讓學生辨識色彩,認識色彩在不同情況下的表現形式。辨識色彩是學生表達色彩的基礎,教師可以從一種顏色入手,引出其他以此為基礎而變化的色彩,以豐富學生對色彩的認識。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深入探尋色彩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 如,在部編版小學美術《色彩的對比》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知色彩在對比下展現的不同面貌。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三原色進行對比,在色彩對比的過程中體會視覺上發生的變化,理解對比色、互補色的概念。在初步感知色彩對比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對比其他顏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對比色,如黃色和紫色、橙色和藍色等。通過對比色的學習,學生可以加深對顏色的理解,為搭配色彩、運用色彩打下良好的基礎。
2.構建游戲化美術課堂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改變美術教學現狀,激發學生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動、活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游戲化的美術課堂能夠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美術水平的提升。游戲化教學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全面提升色彩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結合色彩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對色彩的理解水平。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到低年級和中高年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保證美術色彩教學內容和形式與學生心理特征的適配性。
3.發現生活中的色彩。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又運用于生活。色彩存在于學生的生活之中,將生活作為美術教學的課堂,能夠提升學生對色彩的認知效果,對學生正確審美觀的塑造有著重要意義。生活中豐富的色彩表達形式是學生感知色彩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色彩,能夠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部分美術教師將課堂局限于教室,將教學素材局限在單一的教具之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美術水平的提升。藝術是包羅萬象的,片面的美術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審美觀變得狹隘。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美術教師需要拓展色彩教學的課堂,從生活中尋找美術色彩教學的資源,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和理解。
三、結語
在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缺乏實踐訓練,難以直觀地感受到美術色彩的魅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色彩教學的效果。生活之中處處都有色彩的應用,原畫設計、服裝、裝修等行業都需要運用色彩。因此,增強學生對色彩的理解能力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幫助學生構建藝術思維體系。教師需要認識到色彩教學的重要性,改變以往過于程式化的教學課堂,利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美術課堂,挖掘學生的美術特長。
參考文獻
[1]潘汝.對高校色彩教學的思考與建議——以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的色彩教學為例.美與時代(中),2019(4).
[2]閆埔華.基于設計美學思維培養的《建筑美術色彩》雨課堂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教育現代化,2019(17).
[3]譚傳芳.地域性美術資源在高職高專美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究——以地域性民間美術的應用為例.大眾文藝,2018(21).
[4]湯斌,于淑莉.現代學徒制下如何開展好美術基礎課的教學工作——從幾堂素描、色彩專業課談起.中國校外教育,2018(23).